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近半男女找對象首選相親 “90後”加入相親大潮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7日 13: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參加活動的白領們互相交換信息。 丁玎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靜 通訊員/田禾 張瑩璇)“90後”男女生已加入相親大潮!昨日,廣州乞巧文化節組委會與世紀佳緣網站在天河珠村舉辦的“白領情緣會”活動上,前來參加相親的近200人中有十多位是“90後”,最小的才20歲。據世紀佳緣網站三季度的“男女婚戀觀”調查顯示:51%的男性及44%的女性找對象會首選相親。

  沿海城市“三高”剩女比例高

  近年來,網絡上流行的“隨手拍解救剩男剩女”行動大受歡迎,而且似乎總是剩女多過剩男。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據世紀佳緣網站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網站註冊會員累計達到6800多萬人,近幾年來每年都呈近1000萬人次的遞增,其中六成以上是男性會員,女性會員只佔三成多。

  該負責人還表示,人們之所以會有“剩女多過剩男”的錯覺,主要是由於地域分佈以及宣傳誇大所導致的。比如在沿海城市,剩女的比例確實高於內地,且她們多是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三高”女性,備受社會關注,且對結婚對象的要求也不低。而沿海地區條件好的男性可能早已有對象,沒有對象的也未必青睞女強人。

  網站成第二大找對象媒介

  調查還顯示,相親已成為年輕男女最主要的找對象方式。在接受調查的10000多人中,51%的男性和44%的女性找對象會首選相親;2/3的單身人群都接受相親這種交友方式。“我本人以及身邊的姐妹幾乎都有去相過親,有幾個還真相成了,所以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好。”前來參加活動深圳女孩小雪説。

  在尋找對象的渠道方面,目前交友網站已成為僅次於親友介紹的第二大媒介。不管男女都是年紀越大越傾向於依靠婚戀網站尋找對象,“70前”人群選此比例更是位居榜首,男女分別達到89%、87%。

  至於首次相親的年齡,調查結果顯示:79%的女性在20—26歲間進行了第一次相親,79%的男性在22—28歲間首次參與相親。24歲之前,女性首次相親的比例高於男性;24歲之後,男性反超女性。在廣州,19歲就進行首次相親的男性比例達到3.3%,位於全國各城市首位。

  昨天的交友活動上,記者還看到幾名學生模樣的參與者在其中。剛過20歲的姍姍告訴記者,她是自己主動報名的,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交友活動,目的是想“讓自己膽子大一些”。據活動主辦方登記,昨天近200名參與者中,有十幾名是“90後”。

  77對單身男女11對成功牽手

  現場特寫

  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參與者都表現得很真誠,特別是一些女生,顯然是經過細心打扮前來參加活動的。從事會計工作的李小姐説:“我是第一次參加相親活動,是自己報名的,因為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機會去邂逅一個異性再慢慢培養感情,參加相親活動既高效且選擇餘地大,相親不成還能拓展社交圈,所以我願意嘗試一下。”

  林先生今年30歲,從事房地産行業。記者看著他和24歲的崔小姐搭檔,一起完成穿針乞巧、投壺等游戲,十多分鐘下來,兩人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在游戲結束後的告白環節,林先生非常大方地向崔小姐表達了愛慕,並得到了肯定的回應。昨天共有77對單身男女參與了所有游戲環節,其中11對最終牽手成功。

  情感專家龔海燕表示:“參與相親並不意味着你是‘困難戶',社會應摒棄成見,單身年輕人士應該帶着積極的心態去結識對象。”

熱詞:

  • 相親
  • 剩女
  • 90後
  • 三高
  • 佳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