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九旬老人堅守承諾47年補還醫療費:做人須講誠信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0日 2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楊為之老人近照。張中攝

  “哎,老人到底還是把錢給匯過來了。”2009年6月5日,在成都肛腸專科醫院,工作人員聶啟萍發現醫院賬戶裏多了5000元錢,她疾步向院長辦公室走去……

  這是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聶啟萍口中的老人就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楊為之。

  8月12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月潭街,92歲高齡的楊為之從枕頭下摸出一張2009年的匯款單,向來訪的記者講述了一樁發生在47年前的往事。

  上世紀60年代,楊為之在鹽邊老縣城靠打零工為生。一天,在替人送牛回灌縣(今都江堰市)的途中,楊為之突然痔瘡發作。疼痛難忍的他來到當時的黃濟川痔瘺醫院求助。看著滿腿是血的楊為之,醫生立即將他推進手術室。

  做完手術,楊為之難為情地告訴醫生,自己身上只有50元錢,交不起診療手術費。“沒關係,治病要緊,這錢留作路費吧,等回去後再把錢寄過來。”醫生這樣回答。“謝謝你,我保證一定會把醫療費全都寄過來的。”出院前一天,楊為之拉著主治醫生的手這樣承諾。

  令楊為之沒有想到的是,為了兌現這個承諾,他整整等了47年。

  回到攀枝花後,楊為之為儘快還上這筆醫藥費,拼命打工賺錢。但由於當時收入低微,一直有心無力,這筆醫療費就拖了下來。“醫院對我那麼信任,我卻一直沒有兌現承諾。”每當想起這事,楊為之就面有愧色。後來,當楊為之終於湊齊了醫藥費,滿懷欣喜地去匯款時,卻又被告知已經沒有這家醫院了,這可把他急壞了。

  “做人必須講誠信。”幾十年來,楊為之為了“還錢”到處奔波。看著老人如此執著,他的兒女們也紛紛託人打聽這家醫院。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6月2日,楊為之的三女兒鐘躍林終於在網上搜索到關於黃濟川痔瘺醫院的一些資料。原來,這家醫院曾經毀於火災,後改為公立醫院並已更名。

  這個結果讓楊為之激動不已,他趕緊撥通了醫院的電話,表示要將40多年前所欠的醫療費補寄過去。儘管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老人,這筆費用不用還了,可倔強的楊為之卻一直堅持。“既然大家都不知道當年的具體費用,那我就寄5000元過去,也算了卻心願。”

  三天后的早晨,已經89歲的楊為之來到郵政儲蓄櫃臺前,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寫著地址的紙條和一疊百元大鈔遞給櫃臺的工作人員。“這是我幾十年前欠下的醫藥費,我一定得還回去。小同志,你幫幫忙!”在櫃臺前,老人有些激動。

  不久,楊為之就接到了醫院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老先生,這筆錢我們已經收到了。您這種恪守承諾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工作人員告訴老人,醫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徵集幾名家庭困難的肛腸疾病患者,用老人還的5000元錢為他們做治療。

  “幾十年壓在心頭的那塊石頭終於搬開了,現在我感覺很輕鬆。”在有生之年兌現了承諾,楊為之老人開心地笑了。本報記者 危兆蓋

熱詞:

  • 楊為之
  • 堅守承諾
  • 醫療費
  • 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