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重慶六名失蹤驢友脫險 警方派二百餘人搜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3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日上午9點多,六人被困在貴州道真大磏鎮一處叫野人谷的河灘上。渝黔兩地兩三百人的搜救隊伍兵分幾路進行搜尋,于昨天上午9點半左右發現六人。他們因為手機沒電、沒信號,與外界失去聯絡。被困的一整天時間內,兩名女驢友每人只吃了一塊蛋糕充饑,而四名男驢友只有喝水充饑。

  六驢友南川後河露營遇洪水

  後續

  昨日上午,貴州道真大磏鎮後河一處河灘上,搜救人員找到6驢友。

  本報昨天報道了主城區6名驢友在南川後河露營遭遇暴雨和洪水,4月30日中午後再無音信,重慶和貴州兩地政府、警方聯合展開搜救的消息。而據南川相關部門昨天上午10點26分發佈的通報,6名被困驢友已被貴州地區的搜救人員發現,成功脫險。

  南川派出200余人搜救

  昨天中午,重慶晨報記者電話聯絡了南川區應急辦公室主任劉偉,從他那裏了解了南川方面的搜救全過程。

  “我們從5月1日上午9點多接到南川警方傳來的消息。由於報警人只是稱6名驢友通訊中斷聯絡不上,並不知道他們的確切情況。所以我們先聯絡了該轄區即三泉鎮派出所進行核實。”根據報警人提供的情況,警方通過對最後一次通話的手機信號跟蹤定位,查到6名驢友4月30日下午1點左右在大有鎮石梁村二組附近。隨後,根據驢友提供的計劃路線,確定6名驢友可能所在的區域,然後由三泉鎮派出所與當地村社聯絡查找。

  由於1號晚上一直聯絡不上6名驢友,派出所通過了解也並沒有發現蹤跡,於是區長召集專題會議,部署搜救事宜。根據形勢決定加派人員。隨後,共派出機關幹部、村社幹部,在部分群眾的配合下進行查找,先後動用了200多人。查找人員按區域分為三組分頭搜救,第一組負責三泉鎮區域,第二組負責大有鎮區域,第三組負責魚泉鄉區域,三個組都分別有公安民警參與。

  與此同時,與貴州省道真縣政府取得聯絡,沿驢行路線,我們向貴州方向搜救,他們向南川方向搜救。南川方面的三個區域,都是在漲水的河溝附近,搜救人員一直堅持搜救直到5月2日上午貴州方面傳來好消息為止,中途只能在搜救現場的艱難條件下稍作休息。

  6驢友昨天已返回重慶

  重慶晨報記者昨天下午1點半趕到了貴州省道真縣大磏鎮政府,而據鎮長張國興介紹,6名驢友脫險後,在他們的安排下稍作吃飯、休整,但已于1點鐘左右由三泉鎮、大磏鎮派出所的兩輛警車送回南川,之後在南川長途汽車站乘坐大巴返回重慶主城。

  在驅車趕往道真的途中,記者曾撥通其中一位驢友的電話,對方只簡單説了幾句報平安的話就匆匆挂斷。張鎮長説,6名驢友並不願意接受媒體採訪。

  據張鎮長介紹,他是5月1日晚上9點30分接到道真縣應急辦電話的,隨後他們立即組織人手向當地村民摸清情況,初步確定6名驢友處於橋溪河至黃泥洞老王家的路段。

  從前晚10點開始,大磏鎮迅速組織人員,道真縣消防官兵10名、鎮上幹部和派出所民警25名,在近20位當地村民的指引配合下分兩組冒雨展開搜救。"第一組為水路,由副鎮長張小立帶隊沿河道進行搜救;第二組為陸路,由鎮武裝部長雷坤沿山勢重新開闢一條山路進行搜救。"張鎮長説,最終由陸路搜救人員在昨天上午10點左右發現了6名驢友。

  淩晨5點沿水路搜救

  大磏鎮派出所所長熊賢均首先講述了水路搜救過程。這一組的12名搜救人員在5月1日晚11點準備從橋溪河出發時,發現上漲的河水致使河面最寬處達到了20多米,稍窄的地方水流湍急,平時平均水深只在膝蓋以下,此時已經漫過身高1米7的官兵胸口。

  熟悉地形的村民分析,水流較大的河段只在2公里左右的範圍,而6名驢友並不在此區域。但這2公里的河段卻讓水路搜救的隊伍寸步難行。“一來夜裏能見度低,加上仍然下著大雨,即使拿著電筒照射,河面上也是什麼也看不清;二來只聽得見水流的嘩嘩聲,再大聲的呼喊,河對岸也聽不清楚;三來即使當地熟悉水性的老百姓,也都不敢下水。”熊賢均説,他們想過各種辦法,但都被否決,為保證自身安全,他們一直待到昨日淩晨3點,才返回稍作休息。

  昨天淩晨5點天剛亮,水路搜救組還是下水了,最前邊的一名消防官兵將繩索拴在腰間,大半個身子沒在水中過河,後面一個個拉著繩索,一字排開前行,個子稍矮的官兵,腳在河水中無法觸底,只能吊在繩索上滑過去。

  陸路用刀砍出搜救路

  參與陸路搜救的王繼紅,白色的運動鞋和深藍色的長褲上全是泥巴,這位大磏鎮義務聯防隊副隊長告訴重慶晨報記者,他們帶著手電、消防器材、繩索、乾糧、礦泉水,驅車到了大磏鎮石人村平星組,從山上往山下搜尋。

  “説實話,那裏根本沒有路,人行走起來都非常困難。”王繼紅説,在前面開路的四五個人硬是拿著彎刀,一刀刀地將兩旁大大小小的樹枝劈斷,才“砍”出一條新路。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困難伴隨著他們:從山上往下,全是懸崖或陡坡;雨一直在下,山路很滑,不少人常滑倒;此外,山裏天氣很冷,汗水夾雜著雨水將他們的衣褲、鞋襪全部濕透。

  陸路搜救隊一邊走,一邊往山崖下方呼喊幾個驢友的名字。雖然一路走來雙腳發酸,但他們也沒時間休息,渴了就一邊走,一邊喝水,雙腳一夜沒停止前行。昨天上午9點半左右,在野人谷附近、靠近河邊的一個山崖處,搜救隊員的呼喊聲終於有了回應。

  困在野人谷餓了一天

  王繼紅説,6名驢友最開始聽到呼喊,還以為是其他驢友。直到看見他們身上的警服、救生衣,才高興地喊了句:“警察啊!”隨後,搜救隊員與驢友核對了人數、來自哪、姓名,最終確認他們就是被困的6名驢友。

  王繼紅還記得,6名驢友被困之處是一個河灘,距離河面有1米高,驢友們搭了2個帳篷,2個女生待在帳篷裏,幾個男生的衣服都淋濕了,顯得很憔悴。從交談中,搜救人員得知,驢友們在4月30日與親人最後一次通話後,仍在繼續前進,在5月1日上午9點多返回時路過這裡,遇到上漲的洪水,在兩段河溝之間進退兩難,只好在河灘邊搭起帳篷保存體力等待,這一等就是24個小時。

  “他們本來預計5月1日返回重慶主城的,所以沒帶足食物和水,差不多一天都沒有進食,頭一天只有兩個女生各吃了一塊蛋糕,男生們則只喝了幾杯水。”王繼紅説,搜救人員立即將乾糧和水分發給驢友們充饑,一邊派人到半山腰有信號的地方電話通報,一邊幫驢友們背拿行李,把驢友們接到石人村一農家樂吃飯休整。

  張國興鎮長告訴重慶晨報記者,6名驢友在等待的24小時中並沒有出現意外,只是有些驢友的手機沒電,有電的手機又搜索不到信號,所以失去了聯絡。不過,如果暴雨繼續下,河水繼續上漲,那還是相當危險的。重慶晨報記者 盧雨 實習生 王鑫

  南川宣傳部通報

  4月29日,6名驢友到南川區三泉鎮與貴州道真縣交界處小地名"後河"處野營失去聯絡。我區接報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區政府區長曹清堯賡即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搜救工作,派出大量民警、民兵應急分隊、機關村社幹部連夜全力查找。同時,通報貴州省道真縣政府協同查找。道真縣隨即也派出大量人員查找。經過多方努力,5月2日9時30分,道真縣搜救人員在道真縣大磏鎮石人村一半山腰處找到4月30日失去聯絡的6名重慶驢友。經了解,驢友沒有發生意外,身體狀況良好。

  暴走別選陌生線路 最好有嚮導

  最近幾天,重慶市各大驢友論壇和驢友群裏,討論最多的都是“6驢友南川失去聯絡”事件。雖然這幾名驢友最終安全脫險。但出遊安全問題,依然不容小覷。

  不少驢友建議,雨季的時候不要驢行,如果出行,儘量避開峽谷河流。

  2007年9月,第一次驢行的“袖舞天香”,背著帳篷睡袋,跟著16個驢友去了華鎣山,從此愛上驢行。“袖舞天香”説,她最難忘的一次,是在2007年年底穿越畢棚溝(四姑娘山)。“12個人,老中青都有,4000多米的海拔,強烈的高原反應。”在雪山上暴走了16個小時之後,他們成功穿越。

  但“袖舞天香”承認,這次成功穿越的關鍵是他們請了嚮導和背夫。“我們都會儘量選擇別人走過的、有攻略的線路。有嚮導是最好不過的。”

  驢行還可找專業戶外旅遊公司

  跟團旅遊走馬觀花,驢行又面臨一些難以預測的危險,那麼有沒有一種介於旅遊和驢行之間的出遊方式呢?

  今年的五一,市民劉某去了廣西的潿洲島遊玩,他們在海邊扎帳篷宿營,在島上自由玩耍,跟以前驢行沒什麼兩樣。但有人專門給他們訂機票,找客車接送。

  “我們一共去了80多個人。”到了潿洲島,劉某跟一群驢友在海灘上打沙灘排球,還烤起了扇貝,到了晚上紮起帳篷聽海浪數星星。

  潘某是一家戶外旅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一名資深驢友。2009年7月的潭獐峽事件之後,驢行的安全問題越發引人關注。“我們也是考慮到驢行的隨意性,幾個朋友就一起成立個公司,帶驢友們專業出遊。”

  潘某做過一個初步調查。在20-30歲的年輕人當中,有20%的人選擇驢行。而這些愛好驢行的年輕人當中,有相當部分人開始在網上尋找專業的戶外旅行公司。

  本組文/重慶晨報首席記者 肖慶華

熱詞:

  • 重慶
  • 驢友
  • 脫險
  • 警方
  • 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