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道德圖]青年法官厲莉:有大愛的“傻”姑娘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3日 23: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畫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救她的人,你説,我能不救嗎?” 説到與不幸的白血病女孩桑桑的那一段往事,厲莉語速漸漸放緩,淚盈于睫。為了救助這位本不相識的女孩,厲莉三年內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也讓這位北京市房山區法院的法官走進了公眾的視野。

  2011 年9月,31 歲的厲莉當選全國道德模範。 “ 在我們這代人的價值觀裏,捐獻造血幹細胞就是我願意做的事,我就做了,就像我看上一件衣服就買了、我想去旅遊就去了一樣 ……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給社會一個向前的加速度。” 厲莉這樣告訴本刊記 者。

  厲莉的同事都説她有點 “ 傻” ,但她卻説,有時 “ 傻 ” 是一種包容、豁達、執著與坦然,這些品質也是一位法官所要具備的。 2011 年,厲莉參加北京法院網直播,主持人讓她説説自己的夢想。厲莉説: “ 第一是當一個好法官,幫別人實現公平正義。第二要堅持做好公益。 ” 説到第三個夢想時,她停住了,轉臉問領導,經領導首肯後,她脫口而出, “ 想見蘇有朋! ”

  厲莉説,自己性格很多樣。她出生在鋼鐵城市鞍山,大學學習數學,後來研究生讀法律,如今成為一位法官 …… 身上挂滿理性的符號。但是,她經常會傷春悲秋,看電視劇也會淚眼婆娑,説起那個曾經救過但還是離開人世的女孩,她更是感傷中帶著難言的遺憾。據她的同事説,平時愛説愛笑、古靈精怪的厲莉,一到法庭上便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不怒而威。

  厲莉愛笑,笑聲爽朗,很有穿透力與感染力。她笑著説,有一次參加聚會,一群美女在説自己身上的衣服出自哪家名牌店,她心中暗忖,千萬別問我,我的衣服是淘寶 45 元包郵的。臨別時,厲莉笑著對記者説: “ 我沒有顛覆你們心中法官莊嚴的形象吧? ”

  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和桑桑的一張闔影,是厲莉最珍惜的照片之一。照片中,兩人手牽手,桑桑頭靠在厲莉肩頭,親如姐妹。

  其實,厲莉 2007 年第一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桑桑時,丈夫李慧涌是不同意的。 “ 因為當時我身體也不太好,以前有胃病,大學畢業時還做過兩次手術。 ” 丈夫甚至質問厲莉: “ 你都辭了工作去遼寧讀書了,他們怎麼還能找到你? ” 厲莉為何不顧家人反對執意要去捐獻?故事的緣起要從厲莉的一位遠房表姐説起。

  厲莉 5 歲那年,一位 12 歲的遠房表姐得白血病去世了。因為表姐的名字叫周莉莉,和厲莉的名字很像,於是每次表姨看到厲莉就會落淚,一直到厲莉 20 多歲了還是這樣。因此,在厲莉內心深處,白血病這種殘忍的 “ 絕症 ” 一直是一種陰霾,揮之不去。

  上學時,厲莉看到校園的角落有人為白血病病人募捐,她的心總會為之一緊。上班後,接觸到了互聯網,厲莉便開始在網上尋找關於白血病的信息。當她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根治白血病時,她高興異常,“這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啊!”當她通過各方途徑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對身體有傷害的時候,她主動聯絡了中華骨髓庫。2001年,厲莉向中華骨髓庫提供了造血幹細胞樣本。 2005年,厲莉考上碩士研究生並把新的電話留給了中華骨髓庫。她笑著對記者説:“要是大家都像我這樣主動找上門就好了。”

  留下血液樣本的前幾週,厲莉一直在念叨,“怎麼還沒給我打電話呀?”後來,她才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確實非常小。直到2007年4月,厲莉意外地接到中華骨髓庫的電話,得知造血幹細胞與一名上海女孩配型成功,這個女孩兒就是桑桑。

  “當時我跟老公説,第一,我查了這對身體沒有影響。第二,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可以挽救一個生命,而且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願望。第三,這是我的一個承諾。當時,我可以不去中華骨髓庫成為志願者,因為每個人奉獻社會的方式不只有這一種,但是既然我選擇了,那我就不能忽悠人家,這是不道德的。” 厲莉記得,李慧涌只扔下一句“我説不過你” ,就陪她去了。

  “連續兩個早晨,醫生都會在我左右手臂各插入一根細管。血液通過抽取、循環,最後分離出幹細胞成分。” 厲莉説,“聽起來很嚇人吧,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因為你只看到幾根管子,看不到血液流動的過程。” 兩天內,厲莉接受的血液循環總量相當於她體內總血量的4 倍。

  2008年,厲莉在上海見到了桑桑。靦腆的小女孩在飯桌上拿起酒杯説:“姐,我敬你一杯,謝謝你救了我一命。”“説完,她還特別不好意思,一坐下就幹了。” 晚上回到賓館,李慧涌對厲莉説:“厲莉,你這輩子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以前感受不是很深,今天看見桑桑坐在這,我才有這個感覺,當初如果你不捐 …… 等咱倆生完孩子,我也去當志願者。

  然而命運無常,2009年桑桑病情復發,發短信向厲莉求救。

  在醫學上,同一個人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案例極為罕見,醫生也無法估量反復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於身體的不良影響。而這次捐獻也會讓厲莉和李慧涌生育“寶寶” 的計劃推遲。

  厲莉百感交集,哭著給出差在外的李慧涌打電話。厲莉記得丈夫在得知情況後,在電話中沉默了一會,然後説: “別哭了,訂機票吧,看看能不能訂上明天去上海的飛機。”

  “真的沒有經過什麼心理鬥爭,因為桑桑已經接受過一次捐獻,別的供者提供也不能用了,只能用我的了。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救她的人,而且只用我一點點的血。我還經歷過一次捐獻,就躺在那抽血就行了,你説,我能不救她嗎?” 厲莉這樣説道。

  厲莉第二次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第 53 天,桑桑不幸還是離開了人世。

  2009 年,厲莉經常做一個夢,夢中的桑桑説:“我要去大連,要去看海,姐姐的家就在那邊,看完海,我就去看姐姐……”

  如今,厲莉很少聯絡桑桑的家人,因為她發現桑桑的母親看見她也總是哭。這讓她的內心充滿了負面的情緒,“我因為一個母親的眼淚而選擇去做這件事,換來的卻是另外一個母親的眼淚 …… 這是一種難以言語的挫敗感。”

  如今,向記者説起與桑桑的這段往事,平時愛笑的厲莉會變得比較沉默,眼圈泛紅 …… 時過境遷,厲莉還是感動於李慧涌的理解與支持,“道德的東西,不是講來的,是一種影響,有時是無心插柳的東西。” 如今,她參加公益活動,她並不會刻意地去號召大家成為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她會理性地告訴大家: “請謹慎考慮,但是如果你選擇了,就請你堅持下去!”

  讓別人幸福,自己也獲得了精神福利

  如今,身為民二庭副庭長的厲莉是房山區法院的名人,前段時間法院的電子屏幕老在播放她的宣傳片,這讓厲莉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厲莉總會低調地説,她只是做了自己喜歡做而且是對的事,她從未想過能夠影響別人,“如果有人聽了我的事跡去捐獻造血幹細胞了,我覺得那也是源自他內心的善良與對於生命的悲憫和尊重,我的事讓他想到有這樣做的可能。”

  成為全國道德模範後,對於厲莉的工作而言,更容易拉近與當事人的距離。 “百姓覺得你能夠為他們伸張正義。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溫暖和關懷,就是要讓當事人多一分對法院的信任。” 厲莉説。

  2011 年 8 月,厲莉還夢想成真,與偶像蘇有朋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演播室做了一期關於公益的節目。這事一直被厲莉津津樂道,也讓她對公益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 其實,如果明星要去做公益的話,引領作用要比我們普通人的道德模範大很多,尤其是對青少年。明星身上有時尚的元素,更容易被年輕人所接受。我覺得傳統美德的東西如果也通過這種比較軟性的東西傳達出去,效果可能會更好。 ”

  厲莉最近在看一本書 ——《法官如何思考》,説的是法官這個職業有很多隱含的社會福利價值,比如代表正義等等。“這就像做公益,有時你會發現,幫一個人也是完成自己內心的一種救贖。從表面上,是施者給予受者,但是潛在的是受者給予了施者一種滿足感,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滿足感。” 在厲莉眼中,做公益可以共贏,“我的給予讓別人獲得了幸福,讓社會更美好,而自己也獲得了精神上的福利。”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人民畫報,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厲莉
  • 法官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