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武漢一處公共綠地賣給開發商 被迫填湖建造公園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03: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6日,工人在沙湖邊作業。 新華社發

  素有“百湖之城”美譽的武漢,沿湖的樓宇鱗次櫛比,令沿湖地價一再攀升。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武昌區列入規劃的一個沙湖公園無奈被“搬遷”。這一任意改變現有公園用地,轉而填湖建設公園的做法,是否屬於侵害公共資源的行為?制定好的城市規劃為何説變就變?

  打包賣給開發商  

  家住武昌沙湖側畔金港苑小區的程機健,近來一天比一天擔心,因為在他家門前300多米外,幾臺挖掘機日夜作業,將一堆堆土方推向沙湖中,令武漢內環區域最大的湖泊一天天縮小。

  據了解,填湖是為了建公園。但程先生不解的是,2005年買房時,開發商曾告訴他,小區旁邊的三角路村不久將改造成為沙湖公園。如今,三角路村拆遷騰退的近百畝土地,建造一個公園綽綽有餘,為何放著土地不用,而去填湖建公園呢?

  記者在武漢市規劃局公佈的《沙湖公園規劃用地範圍圖》上看到,這一地塊正如程先生所説,是沙湖公園規劃用地。

  一位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沙湖公園的最初規劃就在這裡,後來被更改為商業居住用地,並已于2009年打包拍賣給房地産開發商。於是建設沙湖公園只好改變規劃,佔用一部分沙湖水面。

  一份《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都市發展區用地規劃圖》顯示,這一地塊被標注為淺藍色,用地性質為公共綠地。

  記者從武漢市規劃局網站上查詢到,2008年10月22日公佈的《規劃設計條件》中,也寫明這一地塊性質為公園用地。

  公共用地怎麼變成了商住用地?武漢市規劃局建築與城市設計處處長楊維祥告訴記者,2009年初曾重新制定過一次全市用地規劃,這一地塊性質被定為商居用地,並於2011年進行了公示。至於2009年以前這塊地的性質是否變更,在場幾位處長都稱“不知道”。

  變身“湖底公園”

  為了增加建設用地,武漢市規劃局多次調整規劃設計條件。記者從武漢市規劃局2007年批復的《三角路村綜合改造規劃》中看到,總共開發用地面積為27.8公頃,其中綠化控制用地僅1.1公頃。但是,僅剩的這點綠地面積仍在減少當中。

  對此,武漢市水務局湖泊處副處長周承甫稱,該部門已規定在最高水位時能覆蓋的面積都算湖面面積,而沙湖公園將佔用的湖面是在最高水位線以下。按此解釋,似乎公園建設成了水下工程。周承甫頗為無奈地説:“沙湖公園的填土建設並不是填湖,我們也沒有理由干涉。”

  據水務局相關人士介紹,剛發現有人填湖的時候,他們曾去叫停過幾次。不久被告知這是上面的重點工程,要他們給予特殊政策。

  一位房地産業內人士説,近年來湖景房持續熱銷,不少地方都想抓住這一商機,“造”出更多的湖邊地塊,以至於違規改變用地規劃,以獲取更多的土地出讓金。

  規劃隨意改變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韓東屏教授認為,當某一地塊被規劃為公共用地,就成了市民的公共資源。而對公共資源的調整處置,是需經過利益相關方的同意。

  據了解,城鄉規劃法規定,嚴禁擅自變更用地性質,如確需變更必須嚴格履行程序。記者調查了解到,沙湖邊的城中村改造地塊,市規劃部門並未召開論證會、聽證會,也未對變更方案進行過公示。周圍居民也向記者反映,沒有人徵求過他們的意見。

  一位業內人士稱,當地還有多個地塊與沙湖地塊一樣,悄悄變更規劃用地性質,再通過“招、拍、挂”,賦予“合法”身份。

  針對改變用地規劃等問題,4月11日,武漢市規劃局副局長盛洪濤表示,2009年5月擬定的新規劃,未召開聽證會。對於記者提出的2009年前的規劃內容,他並未予以回應。

熱詞:

  • 公共綠地
  •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 公園建設
  • 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