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富人”買不起房:炒作還是警鐘?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3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家認為調查是否科學有待商榷,買不起房並不代表沒有經濟能力買

        【本期嘉賓】

        萬安鳳:潤靈環球責任評級機構市場與公共關係總監

        蔡融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市場調查方向研究者

        全球知名的民意測驗和商業調查諮詢公司蓋洛普日前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與過去相比,中國最底層民眾在吃住方面顯然比過去有所提升,但富人卻比過去更買不起房。蓋洛普調查中的“富人”指佔中國收入最高的1/5人群,並稱其中有14%的人存在買不起房的問題,在2009年時這個數字僅為6%。究竟這一調查結果是否可信?選取的指標是否存在誤差?昨日(4月1日),南方日報邀請相關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調查樣本合理嗎?

        南方日報:蓋洛普的這次調查是基於對約4000名中國人電話訪問和面訪,調查時間從2007到2011年。樣本選取方式是否要存疑?

        蔡融融: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進行多方面考慮,包括比如此次調查的樣本具體是如何選取的;是進行了嚴格抽樣,還是沒有嚴格取樣規則而隨機選取樣本;電話訪問和面訪的樣本選取方式是否一致等這些問題都要考慮。我認為面訪方式可能影響樣本選取。如果面訪是以街頭攔訪的方式進行,則很難具有代表性;如果面訪是入戶訪問,則可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萬安鳳:準確的調查方法應採取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而且樣本的同一性很重要。從時間跨度上看,如果2007年到2011年選取的是同一批對象進行跟蹤調查,那樣就會比較嚴謹。隨著經濟的發展,或者説每個時期的大環境和政策有變化,人們的觀念可能會存在差異性。

        富人真買不起房?

        南方日報:蓋洛普定義的高收入人群佔中國人口1/5,這個對富人定義的門檻是不是比較低?是不是高房價真的使中國的“富人”都買不起房了?

        蔡融融:蓋洛普定義的“高收入人群”是否“門檻偏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出這類人群的情況前,蓋洛普應該先説明他們是如何定義“高收入人群”的,比如他們將月均收入或年均收入多少及以上的人群定義為“高收入人群”,這一收入是個人收入還是家庭收入也需要考慮其中。

        萬安鳳: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待指標,存在誤差是難免的。比如説月收入一萬元,在三線城市可能就是高收入了,買房買車都不在話下,若是放在北上廣這種消費高房價更高的城市,在扣除了個人所得稅後,剩下的錢要去買一個再普通不過房子可能就會顯得太不實際了。

        買不起自己想要的房子並不代表沒有經濟能力買上一套房子。我覺得從嚴謹的角度來看,還是需要具體定義下什麼才算是富人。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説的:古代有個富人被偷了,失去了所有的金銀細軟,但仍有幾十處房産。可這個富人覺得自己太窮了,於是上吊死了;有個窮人,在路上撿了幾吊錢就興高采烈,認為自己富有了。這個故事有現實的參照性。任何一份調查,沒有嚴格定義和嚴謹操作,獲得再多的樣本或者給出再聳人聽聞的結論都是枉然。

        富哭窮別有用心?

        南方日報:儘管從這一組數據對比中,蓋洛普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大城市這些年來房價上漲過快”,但是不少網友對“富人也買不起房”是詫異的。你怎麼看?

        蔡融融:這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調查結果,在沒有了解更多這項調查的具體情況之前,我們不能妄下評論。這其中需要蓋洛普説明如何定義“買不起房”。主觀上的暫時不願意買房(比如這段時間的流動資金不夠)和客觀上的經濟能力無法支付房價是不一樣的。而後者還需要考慮是將無法支付首付視為沒有買房能力還是將無法付全款(但其實是可以通過貸款買房)視為沒有買房能力。

        南方日報:在房價走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有聲音説富人哭窮,説自己買不起房子存在其他意圖,甚至有人説限制富人買房,你怎麼看?

        蔡融融:需要對富人買不起的“房”做一個分類,到底是哪一種房子買不起,而不該一概而論。這只是一份民調。我們制定政策的目的不是要限制某些人買房,而是要讓需要買房的人買得起房。甚至這也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需要房子的人有房子住。如此一來,政策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考慮如何讓人們能放心地通過租房解決住房問題、讓必須買房的人有能力買房等。

        萬安鳳: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感知反應,認為富人哭窮有持幣觀望等待給樓市抄底的可能性。前段時間華爾街富人説自己日子不好過,也被人鄙視。其實還是各自站的角度不同,看是和誰比,和自身的哪個階段在比。比如對樓市的調控一緊,就連開發商也會哭窮。説到限制富人買房,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限購令,這可以説是最嚴厲的調控辦法之一。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初衷是為了惠及更多的人。正如有人説要放開對豪宅的限購,我也是不同意的。在呼籲公平的同時要避免盲目仇富。總之,限購也好,放開也好,都不要誤傷剛性需求。(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

        中産階級生存狀況也不容樂觀

        美國調查機構蓋洛普有關中國社會民眾生存現狀的調查無論是根據宏觀的輿情表現,還是微觀的事件觀察,都反映了一定的客觀狀況。網友“劉朝暉”認為,“最富的1/5人口約2.8億多數在大城市,大多數不過是中産階級而已,談不上是富人。”回顧近年來重大社會事件中的輿論反響,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社會各階層焦慮情緒日益凸顯,不僅底層民眾利益訴求日趨強烈,中産階級的生存狀況也不容樂觀。

        對於“富人買不起房”這一結論,很多網友則表示質疑,尤其是普通網友的批評聲音較為強烈。有網友認為“要説中間的買不起我相信,最高的説買不起,真不信!”相對理性的網友儘管也認為該調查不夠科學,但對結果還是較為認同。

        拋開“富人是否買得起房”這個命題,當下中國社會中産階級的普遍焦慮卻是不爭的事實。“中等收入很豐滿,中等消費很骨感”仍然是多數中産階級的生活觀感。尤其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中産階級生活壓力與日俱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産階級的焦慮也是全球普遍現象,牛津字典公佈的2011年年度最熱門的年度詞彙,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陰影下,受擠壓的中産階級(Squeezed Middle)成功擊敗其他字詞獲選。

        人民網總裁兼總編輯廖玒在總結官民輿論場的對峙和分歧越來越大的原因時,提到以下四點:即底層社會上升通道堵塞、中産階級的被剝奪感、富裕階層的移民傾向、特殊利益集團的末日情結。而此次蓋洛普的調查結果,無疑從側面反映了當前民眾對底層的關懷情結和對中産階級的糾結心態,無論是底層民眾還是中産階級,他們的心態都暗含了當下社會的危機。(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何小手)

熱詞:

  • 房價
  • 樓市
  • 買房
  • 限購
  • 住房
  • 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