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農民工用全部積蓄為村莊修路:不經過自家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8日 13: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楊文學(中)和老鄉背著背簍穿行街巷中

楊文學走在“毛坯路”上

核桃寨村民當“背篼”湊錢的賬本

楊文學在自家門前

  作為寨子裏最有出息的人,楊文學想讓核桃寨有條路。

  如今,這條土路正歪歪扭扭地從山腳爬上去。深深的山谷在一邊,破敗的村莊就在另一邊。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這個寨子裏,修路是“天大的事”。去年3月25日動工那天,一寨人都撇下了洋芋地,圍到“挖挖機”前看熱鬧。

  可這條總是被村民們挂在嘴邊的路,看起來卻寒酸極了:黃泥路面不到5米寬;一些地方積著碎石、落葉或幾顆孤零零的小蘿蔔;還有段路被前夜的雨水衝軟,人們將摩托車推上山時,就會在路面上留下七八厘米深的印痕。

  楊文學夢想中的路,寬敞,平整,可以容兩輛汽車交錯駛過,至少也該是條水泥路。核桃寨的路距離他的目標還差得遠。但現在,他只能看著那段路躺在山坡上,一點辦法也沒有。

  其實,楊文學只是省城貴陽的一個“背篼”——那種背著籮筐在城裏轉悠、時刻準備賣力氣的人。每將200斤的水泥背上三樓,他能賺到5毛錢。

  外出打工後,前幾年賺的錢變成了老家的一棟房子。之後的8年,他又攢下了13萬元。

  如今,這個37歲的農民工用自己的全部積蓄為核桃寨修了一條路——一條2500多米的“爛路”。

  望山跑死豬

  核桃寨裏有核桃樹、梧桐樹,有一年一熟的苞米和洋芋,就是沒有一條像樣的路。

  祖祖輩輩生長在這山裏的人,踏出了一些一人多寬的小路。它們多在山崖邊,孩子們走慣了,甚至能揮著竹竿在上面放牛。

  不過,想要走出寨子,人們得翻兩座山,有時沒路了,面前是一面近乎直角的山壁,村民就扒著突出一點的岩石塊小心翼翼地爬過去。

  核桃寨就這樣被困在山裏。

  從這裡到達距離最近的汽車站,需要先用40多分鐘下山,然後再在碎石遍佈、幾乎很少有車經過的通村公路上步行將近兩個小時,最後才能到達。這是他們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路徑。

  沒有一輛汽車能開到寨裏,甚至馬車也不行。在楊文學的土路修通前,整個寨子連一輛摩托車都沒有。山上所有生活必需品,都得由村民一點點背上去。

  “好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山上背糞了。”楊文學站在家鄉的山上回憶。幾十年過去了,情況一點也沒有發生改變。楊文學説這話的時候,一個不到10歲的小男孩正背著整筐糞球爬上來。他穿著不合身的迷彩服,頭髮亂糟糟的,鞋子已經被泥巴糊住了,看不出本來的顏色。

  到了冬天,這裡的溫度降至零下,在外打工的兒女們會將錢寄回老家,讓父母買一車煤過冬。可是,把煤搬回寨子卻是個浩大的工程。

  貨車司機一路顛簸著開來,只負責將煤卸在通村公路的盡頭。隨後,買煤的那家就要喊上全寨的勞力去幫忙。幾十個人一起背,穿山谷,上陡坡,每人背七八個來回,要將近8個小時才能將一冬天用的3噸煤運完。

  背煤的這一天,主人家總得招待兩三頓飯。飯菜只有山裏人每天吃的那幾樣——苞谷粒磨成粉末後製成的苞谷飯、酸菜豆米,條件好些的人家,還會切點年豬肉。

  楊文學偏著頭數了數,一年裏,這樣背煤的日子總有七八十天。他的鄰居,45歲的楊貴昌則計算著,每背一趟煤,他至少得在路上歇9次。

  “通路了,就有車了嘛!有車我們就再不費力了嘛!”楊貴昌大聲説。但隨後他又搖搖頭補充了一句,“我們這裡,沒見過車!”

  沒車進來,更沒車出去。每戶年産近萬斤的苞谷和洋芋,只能跟著農民們待在這沒什麼出路的村莊。人們留夠了口糧,剩下的一部分喂了豬,另一部分乾脆就爛在地裏。誰都知道,集上的洋芋能賣1元一斤。可沒有車,誰也送不走這麼多糧食。

  在這裡的土地上,人們就算再勤勞肯幹,也沒有收入和存款。

  楊文學還記得,寨子裏曾經有人想趕豬去集上賣,結果,豬在翻山的路上累死了。

熱詞:

  • 楊文學
  • 春暉行動
  • 背篼
  • 農民工
  • 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