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山寨學院依託安徽大學進行招生詐騙 遭舉報查封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4日 0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站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博學北樓一間明亮的教室門前,22歲的邵陽(化名)感慨萬千,眼神裏充滿了迷茫。

  這是他曾經上課的教室,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這所大學的一員。他擁有一張藍色的學生證,使用飯卡在食堂吃飯,“暫住”在校園隔壁的一個小區裏,有時候還在學校的球場上運動。

  但到頭來,他發現自己只是在使用著校園裏的一些設施,與這所“211工程”大學毫無關聯,自己上的學校是一所倣真的“山寨大學”。

  成績不夠還能上本科

  邵陽此前在安徽淮南的一所高中就讀,2010年高考之前,他在教室裏看到了一張招生簡章,封面上印著“安徽大學”4個大字,並附有電話號碼、QQ號以及網址。

  隨後他通過QQ聯絡上了一位叫張曉路的老師,進行諮詢。“他説這是正規學校,安大計劃外招生,已經辦了幾年,還建議我登錄招生簡章上的網站報名。”後來,邵陽登錄簡章上指定的網站,填寫相關的信息並報名。

  邵陽的高考成績是359分,隨後他收到了一份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沒有顯示錄取院校的名稱,加蓋的公章為“安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科教中心”。

  時隔一年多,邵陽未能找到當初的錄取通知書,他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出示下一屆同學在2011年8月收到的一份錄取通知書,上面寫著:“經我校招生辦公室審核批准,你被我校室內裝飾設計專業錄取,學制4年。”落款公章同樣為“安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科教中心”。

  此後,邵陽又收到了合肥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此前他報考了該校的體育專業。“相比通知後我選擇了安徽大學,它畢竟是本科。”

  “當時心想哪有這麼好的事,心裏便半信半疑了起來。”邵陽決定前往合肥一探究竟。“按照張老師所提供的乘車路線,我來到了安徽大學磬苑校區,進了學校不知道招生辦公室的具體位置,於是聯絡張老師。”據邵陽回憶,張老師開車從安大磬苑校區西門把他接到了社科樓4樓的一間辦公室。

  “當時辦公室裏擺了兩張桌子,還有另外一位老師在場。”邵陽説,“因為辦公室在校內,於是我便排除了一些疑問。”而這間所謂“招生辦”的辦公室,邵陽的不少同學報到時都曾經來過。

  當邵陽提出能否參觀一下學校時,張老師帶著他在安大磬苑校區逛了一圈。

  據邵陽回憶,車開到一個食堂附近,張老師指了指説,這個食堂離博學北樓近,在這裡吃飯方便。又指了指旁邊的那些建築説,這就是博學北樓,是你們學習上課的地方。車開到體育館旁邊時,張老師指了指一片空地説,因為你屬於是計劃外招生,安大老區的研究生要遷往新區,學校寢室非常緊張,學校暫時安排你們到磬苑小區那邊先住著,等寢室建好了你們再搬回來。

  讓邵陽印象最深刻的是,車要開出校門時,張老師指了指擋風玻璃右下角説,“這個是安徽大學的通行證,出入免檢,只有安徽大學的老師才有這種通行證。”

  “參觀完畢後我心裏又排除了很多疑問。”邵陽於是決定,放棄合肥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來這裡上大學。回到家裏,與父母溝通後,他們同意了他的這一想法。

  專業課遲遲不開,教室頻頻更換

  “張老師説,計劃外的,要提前報到。”2010年8月下旬,滿懷著希望,邵陽來到了合肥,被張老師安排在磬苑小區的一棟居民樓裏住下。他後來交付了共計7500元的各項費用,領到了發下來的生活用品,其中臉盆的底部印著“安徽大學”4個字。

  “我們等了好長時間,都不開課。”邵陽説,9月的時候,張老師通知我們要準備參加考試,後來才知道,參加的是成人教育考試。

  這場考試過後,邵陽和同學在安大校園外的空地上接受了為期一週的軍訓。合影的時候,背景特意選擇了安徽大學的校門,不少學生都把照片寄回了家裏。

  軍訓過後,開始上課。有兩個上課地點,一處在安大磬苑校區博學北樓的教室中,另外一處在該校隔壁榮成路120號的一間商品房裏。“兩邊穿插著上,一週在安大上3天半,在榮成路小教室上1天半,有時一週能換4次課表。”

  “上課內容都是自考的科目課程,老師大多是請來的在校研究生,使用的是批發的盜版自考教材,直到這時,大家才發現有點不對勁。”

  邵陽表示,來到這裡時,張老師解釋,3+1就是在安徽大學讀3年,再加一年實習就能拿到國家認可的安徽大學畢業證書,現實情況與招生簡章以及張老師招生時承諾的情況完全不相符合。

  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這所“學校”2011年的招生簡章中顯示:“3+1專本連讀主要是指3年內完成專科、本科學歷教育,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文憑,同時擁有1年充足的實習(帶薪)時間。”

  “原先被錄取的學校已經錯過了報名截止日期,這邊錢也交了,家裏人都以為我在安大上學。”邵陽無奈地表示,回不去了,只能在這裡上了。

  不過,有的同學還是選擇了退學。胡佳(化名)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他的高考成績是466分,後來被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錄取。與邵陽一樣,他放棄了原先錄取的學校,選擇了現在的這所“學校”,報了工程管理與工程造價專業。

  然而入校後,專業課遲遲未開。2011年11月,胡佳找到了當地的媒體進行曝光,最終拿到了5500元的退費。

  也正是這一事件,加劇了同學們對這所學校的懷疑。“媒體曝光之後,我們不在安大上課了,只能在榮成路120號的小教室裏上課。”種種跡象讓邵陽和同學深陷疑慮。

  “他還給我們發了一個安徽大學的學生證,不過上面沒有磁條。張老師解釋,因為我們屬於計劃外招生,所以磁條暫時沒有。”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了這張學生證,封面上寫著“安徽大學”,並蓋有鋼印和紅色的的公章,其顯示為“安徽大學社會學系科教中心”。

  這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據邵陽介紹, 2010級、2011級學生共計100多人,目前已經有十幾個同學退學了。隨後,他向記者出示了手中的兩份花名冊。

  這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中國青年報記者登錄其網站後發現,它的名稱顯示為“安徽科教管理教育中心”,不過網站內容裏,“安徽大學”相關的符號、元素隨處可見。

  其網頁左上方帶有“安大磬苑”字樣的標識,下方“教學壞境”一欄中的圖片均為安徽大學磬苑校區的風景。“育英教育”一欄中的內容稱,“該中心依託於安徽大學社會學系”,並介紹了該係的師資力量及科研成就。

  3月19日上午,記者採訪了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的相關負責人。他表示,該院是2011年5月才成立的,由原政治學系和原社會學系合併組建而成。他説,從不認識張曉路這個人,學院與他沒有任何合作。

  下午,記者來到了安徽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該院一位負責人表示,學院與這個機構沒有任何關係。據他介紹,自2003年起,安徽大學就已經停止招收自學考試助學班,也不允許校屬各單位自行舉辦或聯合舉辦各種類型的全日制自考班、脫産自考班。

  隨後,記者從當地教育部門了解到,“安徽科教管理教育中心”並沒有獲得審批,屬於非法招生。安徽省教育廳表示,目前已經聯合安徽大學對此事展開調查。此外,記者從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刑警大隊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經接到學生報案,正在進行調查。

  不過採訪時,這所“學校”的一名同學表示,從2009年起,該校就開始招生,至今已有近3年的時間,去年還被當地媒體曝光過,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視呢?

  據這名同學介紹,在一年多時間裏,他們經常在安大博學北樓B416、B312兩間教室上課。“上課的時候,課表就插在門口墻壁上的透明塑料盒裏,後來被媒體曝光後,我們才被趕走。”

  記者試圖聯絡當事人張曉路未果。不過,3月17日,一個註冊名為“zxiaolu”自稱張曉路的人在“合肥論壇”發帖回應。該帖稱,“關於我們網站充斥著安徽大學元素,並不能説明我侵權安徽大學,而是説明我們宣傳安徽大學,熱愛安徽大學……”

  該帖表示,發給學生的通知書“實質上只是預錄”,經學生同意報名繳費後,經過一個半月的成人高考考前培訓,參加成人高考,由相應錄取高校下發正式錄取通知書。

  這個帖子強調,錄取後的學生學費交到相關學校,專科階段課程由相關高校繼續教育學院組織教學與管理。“我們只負責對學生進行本科自考考前培訓。”

  對此,有同學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入學之前張老師並沒有提及過成教與自考。“我們這些高中生,當初哪搞得清成教和自考是怎麼一回事?”據他介紹,現在班上還有一些學生是初中畢業生。“簡直是未成年,他們能知道什麼?”

  “安徽大學是一所一本高校,分數不夠怎麼可能錄取?”安徽省教育廳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也希望家長與同學提高鑒別力、判斷力,不要輕易地相信社會上的一些虛假宣傳。

  “傍”名校、打擦邊球、使用“障眼法”……這些招數似乎成為國內層出不窮的“山寨大學”慣用的唬人套路,讓人見怪不怪。

  原本就是一個非法的自考助學機構,卻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大學的樣子,硬生生地把名校的“符號”往臉上貼,可謂機關算盡,背後的動機不言而喻。

  究竟是鑽了法律的空子,是非法招生,還是詐騙,有待法律認定。不過,按照常理,既然沒有獲得教育部門的審批,這樣的機構就應該立即查封。可是,這家“機構”從2009年起開張,中途曾被媒體曝光,並還受到了相關部門的調查,仍然存活到今天,而且招生人數不斷擴大。這實在令人深思。

  對於教育行政部門而言,單單幾個對口管理的處室,在人力、精力上很難對社會上所有的辦學機構進行嚴密的監控,此外,那些從事技能培訓的機構,主要由人社部門歸口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接到一個投訴,查處一個”的被動模式,無法將非法辦學機構徹底“趕盡殺絕”,其效果只能是與非法機構“賽跑”。倘若查處力度不夠,起不到應有的威懾作用,某些辦學機構會重出江湖,繼續欺騙學子撈取錢財。

  這裡自然還牽涉到執法的問題。僅僅教育部門出面,如果不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門展開聯合調查與執法,無法查封一家哪怕是“夫妻店”規模的非法辦學機構。從目前來看,協調這些部門的行政成本過高,只有當某一事件在媒體報道的催化下成為社會焦點時,多部門的“聯合作業”才成為可能。而那些沒有受到媒體關注的機構,繼續幹著違法、違規的事。

  對於被“盜名”的名校而言,應當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的聲譽,當名義、聲譽被盜用時,無疑自己也成為了受害者。如果不主動出擊,堅決要求相關部門查明真相、予以取締,僅僅向社會澄清“此事與我們無關”,未免有些息事寧人,這無形中也縱容了別人的違法行為。

  被“山寨大學”所騙,讓人可笑又可悲。儘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地提醒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但依然有人重蹈覆轍。正是對名校的膜拜,讓家長和學生放鬆了警惕。在非法辦學機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虛假宣傳面前,他們依然存著僥倖心理,以為不靠分數,另辟蹊徑就可以敲開名校大門。

  對於不少高中老師來説,當花花綠綠的宣傳彩頁流入自己的教室時,他們有義務有責任去鑒別真偽。高考結束後,當他們在為“優等生”把關填報名校誌願的同時,如果能把更多的熱情和耐心分給這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幫助他們規劃未來的道路,弄清“自考”、“成教”之類的概念,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學生稀裏糊塗地走進虛構的“象牙塔”了。

熱詞:

  • 山寨學院
  • 安徽大學
  • 招生
  • 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