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高校寒假社會實踐成“蓋章運動” 學生稱很普遍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寒假,福建某高校新聞學專業的大二學生魏文亮唯一的作業就是寫一篇“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寫這種兩三千字的文章對他來説易如反掌,“上網找找全有了”。“稍微有點難處的是,學校要求《寒假社會實踐表》要經過實踐單位蓋章確認。不過一個舍友的姐姐在漳州經營石製品工廠,可以給我們宿捨得6個同學都蓋上這個企業的印章。”

  和小魏一樣,福建部分高校的學生也都被要求參加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他們領到的社會實踐表中,包括“社會實踐單位名稱”、“實習崗位”、“實踐收穫”等內容,還有“實踐單位評價”必須蓋章才行。

  “寒假很短,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過年,走親訪友,和同學聚會,哪有幾個人真正會去社會實踐?”龍岩一所高校的女生湯玉梅抱怨説,大家只能各顯神通找單位蓋章。

  福州某大學大三學生小周的父親在縣裏當局長,蓋章自然不成問題。他的那篇社會實踐的作業《關於城鎮糧食危機的實踐調查報告》,也是根據父親提供的城鎮糧食儲備、糧食産量、農資價格等方面的材料和數據寫成的。而生活在農村的同學,多半是找村委會蓋個章,或者找學校周邊的小店舖蓋章。

  在福州一家高校附近的複印店,記者看到有學生拿著《寒假社會實踐表》前來蓋章。店老闆就從抽屜裏拿出裝著印章的袋子,放在學生面前説:“你自己蓋吧!”學生不用花一分錢。

  在另一家數碼店,也遇到同樣的情形。店員説,在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前來蓋章的同學最多,有時一天要接待30多人。“蓋個章對我們來説只是舉手之勞,那些得到方便的同學以後自然會到我們這兒來消費。”

  記者問一名正在蓋章的同學,蓋章的單位和社會實踐的內容不相符,能通過嗎?這位同學告訴記者,輔導員也知道這只是個“形式”而已,不會認真審核。他透露,去年他就是這麼混過關的。

  王燕雲是班級團支書,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表都由她負責收集並上交學院。她坦言,“每學期收上來的社會實踐表格裏,超過半數的同學蓋的都是學校周圍店舖的章,內容多是網上抄來的。”她曾擔心會被退回,但“最終都通過了”。

  “蓋假章這種事兒太普遍了,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最頭疼的還是‘評優’!”學生會幹部小沈説,她所在的實踐部不僅要負責社會實踐表的匯總工作,還要根據實踐表評出“優秀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她告訴記者,去年暑假“評優”時,一個班級分到兩個名額,但大家公認只有一篇暑假參加家教的社會實踐總結比較實在,其他的都不太靠譜兒。最後,只好從中找一篇“文筆相對較好”的社會實踐報告頂上。

  “學校要求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希望同學們在假期能因地制宜做點有意義的事,沒想到一些同學卻對此採取應付的態度。”福州某獨立院校一位謝姓輔導員認為,一方面學生應轉變這種敷衍的做法,另一方面校方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與社會上的企事業單位對接,為學生實踐搭建平臺。

熱詞:

  • 社會實踐表
  • 高校
  • 學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