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文學的地域印記 文學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8日 06: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學之有地域性,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文心雕龍》稱北方的《詩經》“辭約而旨豐”,“事信而不誕”;而南方的《楚辭》則“瑰詭而惠巧”,“耀艷而深華”,明確提及地域與文學的關係。唐代魏徵在《隋書文學傳序》中,對南北朝時期南方和北方文風的殊異作了有趣的比較:江左宮商發越,貴于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氣質則理勝其詞,清綺則文過其意。理深者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咏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他已經注意到地域特點參與文學風格的形成了。國外也有類似的例證:法國19世紀文學史家丹納在《英國文學史》引言中,把地理環境與種族、時代並列,作為決定文學的三大因素。把文學品種、風格的生成與地域條件相關連,從考察地域與文學的關係,去揭示文學生存與發展的某種客觀真理,至少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視角。

  其實,只要談文學,必然包含著它的地域性。比如説“中國文學”,既指它的“中國”屬性,也包含作品中或濃或淡的地域特徵。中國現代文學史有京派、海派之説;這種區分實際由來已久:《紅樓夢》明顯是京派小説;而那時的海派小説呢?《海上花列傳》和《九尾龜》可為例證。這兩本書都關涉煙花場,寫到了租界商人,這是題材和內容。有趣的是人物居然時不時説蘇白。魯迅在《漢字與拉丁化》一文裏打趣説:“一部《海上花列傳》教我‘足不出戶’的懂了蘇白。”

  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地域性對文學的影響有時隱蔽、有時顯著,總體上説是非常深刻的:在影響甚至潛在決定了作家的性格氣質、審美情趣、藝術特徵,以及作品內容、風格、敘述方式的基礎上,甚至孕育出特定的文學流派和作家群體。魯迅是中國的也是紹興的:他的小説、散文一看就是紹興人寫的。同樣,沈從文之於楚地,老舍之於京都,趙樹理之於三晉,張愛玲之於上海,柳青、陳忠實之於陜秦,蕭紅、蕭軍、端木蕻良之於東北……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地域性甚至還與重大的文學現象有關係,譬如,五四以來,浙江籍的著名作家如群星畢現,很多人還領袖群倫,成為一個方面的代表:魯迅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周作人是“人的文學”的倡導者,開出現代美文之路;茅盾創辦文學研究會,成為社會剖析派小説的開拓者;鬱達夫則是創造社的健將,自傳體小説的創立者;徐志摩是新月社的主要詩人,新格律詩的倡導者;豐子愷則是散文方面一派的代表;等等。從這裡切入地域與文學的關係,可能會深化研究的視角。

  論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當然是自然。決定人類生活和命運的基本因素,從來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和地形。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北方寒冷乾燥,北方人於是魁偉剛健、勇敢剽悍;南方濕潤潮濕,南方人於是溫柔細膩,機靈敏捷;秦嶺隔開了長江與黃河兩大流域,黃河以北以狩獵遊牧見長,黃河以南則以旱作粗放種植為主,到了長江兩岸,水稻的精耕細作蔚然成風,不同區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歷史文化景觀。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産生出不同的族群……複雜而廣闊的地域,使中國的地域性既鮮明又豐富駁雜,從而大有別於世界的其它古文明。

  在我看來,對地域的關注和理解,恐不能過於集中于山川、氣候、物産之類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後是沿襲悠久的人文環境:諸如特定的歷史沿革、民族關係、人口遷徙、教育狀況、風俗民情、語言鄉音等;地域對文學的影響,必然通過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後來,人文環境對文學的影響就越是複雜與深刻,這便是齊魯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陜秦文化、三晉文化、燕趙文化、閩臺文化、嶺南文化、客家文化、關東文化等説法的由來。如果説,地域文化影響並決定該地域族群生存發展的精神和品格,那麼,它也順理成章成為文學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學的關係,歸根結底是一個互動、碰撞、融合的複雜過程;但在今天,不論怎麼強調地域性對於文學的意義都不為過。一方面,若是論及文學及其價值,人們有理由首先關注文學中浸染著的地域性靈魂;另一方面,若是發掘文學中帶有的普遍性意義,人們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徵去作表達和闡釋。在全球化和互聯網幾乎抹平並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徵的時代,這既是文學抗拒同質化的唯一途徑,更是文學保持其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門。

熱詞:

  • 作家群體
  • 文學史家
  • 關東文化
  • 海派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