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上海加快優質供水 將徹底告別“無好水喝”窘境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2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9日,上海市第二大水源地工程——崇明島東風西沙水庫工程開工建設。在開工儀式現場,島上不少居民自發地趕來了,想親眼看一下“島上喝好水”的歷史是怎麼開頭的。

  而當這一工程完工時,上海將全面形成優質供水新格局,上海人將徹底告別“守著大江卻喝不上好水”的“窘境”。

  “四大”水源地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張嘉毅説,作為中國的第三大島,上海崇明島長期以來是“守著長江卻無好水喝”,這樣的“窘境”很快就要過去了。此次開工建設的東風西沙水庫工程,總投資達7.55億元,位於長江口南支上段、崇明島的西南側,水庫規劃面積約3.74平方公里。計劃在2014年1月完工。這一工程設計的近期供水規模為每天21.5萬立方米,遠期供水規模為每天40萬立方米,為崇明島提供優質的長江原水。

  至此,上海全市“喝好水”的戰略已順利進入收尾階段。只要東風西沙工程完工,上海在全市範圍內規劃佈局的黃浦江上遊、長江口陳行、青草沙和東風西沙四大水源地戰略就大功告成,形成“兩江(黃浦江、長江)並舉、多源互補、水質優良、集約節約”的公共供水格局。

  “水質”名片

  東風西沙工程,是上海第二大水源地,也被稱作“小一號的青草沙”。今年6月份全面完成通水的上海“一號水源”青草沙,是上海百年公共供水文明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重大工程,全上海超過千萬人口終於喝上了優質的“長江水”。青草沙的江心河口水庫世界第一,足有10個杭州西湖那麼大,其4.38億立方米的有效蓄水量,足以保證連續68天的正常供水。即使東海鹹潮暴發,也可基本確保對上海的供水不造成大的影響。

  上海市水務局一位負責人説,上海歷史上是一個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城市,不缺水,但缺好水。水質,其實是城市品質的“一張名片”,關係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健康水準,也與城市的競爭力密切相關。他舉了一個例子,每天有多少國際航班在上海起降,要在上海加水,上海的水其實已進入了“全球的競爭”。在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中,不少高科技産業在崛起,對水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盼到了好水”

  讓記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市民對“喝好水”的渴望。在今年青草沙工程分期通水的過程中,不少市民都打電話到水務部門,詢問優質“長江水”什麼時候能夠從他們家的水龍頭裏流出來。此次在東風西沙水源地的開工現場,崇明島上的老人也興奮地説,盼呀盼,“終於可以喝到好水了”。

  據崇明當地的水務部門人士介紹,崇明四面環水,其水資源來源主要靠降水補給以及已有涵閘引進的長江潮水,進潮量約佔崇明島地表水資源的九成。崇明島目前依靠島內約20個水廠供水,規模都較小,而且分散在內河取水,無集中水源地。每年1至3月份是長江枯水期,長江口鹹潮入侵,島內水廠受此影響,供水質量嚴重下降。東風西沙工程上馬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據了解,上海市公共供水體系的規劃格局是,在基本解決中心城區供水問題之後,將集中力量解決好郊區集約化供水的難題。目前,上海郊區尚有70余座小水廠,佈局分散,供水安全缺乏保障。按照計劃,到2012年,滬郊基本完成除崇明縣以外地區的集約化供水;到2015年底,崇明縣完成集約化供水。

  在上海城鄉一體化集約供水的進程中,奉賢是滬郊率先實現“整區域集約供水”的一個區。上海市城投總公司旗下的上海自來水奉賢公司負責人説,供水集約化這個模式,不僅把中心城區集原水供給、凈化及自來水製造、輸配及銷售服務於一體的供水體制“複製”到了郊區,而且還統籌城鄉,在城鄉供水“並軌”中摸索出新的“供水文明”。這個區用了5年時間,全部關閉鄉鎮小水廠,實現“一網供水”,新建並擴建了相關的區域性水廠。當地居民説,以前,黃浦江好水就在身邊,卻好像“離得很遠”,現在近了,“喝在嘴裏真爽”。

熱詞:

  • 青草沙
  • 供水體系
  • 水庫規劃
  • 潮量
  • 供水規模
  • 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