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老遊戲沒落00後不再長在外面 課間也寫作業(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02: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彈球這個曾經風靡的遊戲,如今成了80後們懷舊的活動。

如今的孩子格外嬌貴,過家家這種和泥土打交道的遊戲很難見到了。

  “現在有些俱樂部、度假村,都提供老遊戲項目服務,我曾經在昌平見過,一個孩子帶著四五個大人在玩呢。”著名民俗學者高巍説。如今,城市地面變硬了,樓層變高了,電腦變多了,很多傳統遊戲難以開展,“可惜啊。這種孩子們都樂於接受的遊戲,它的重要內核在於不強制孩子們做一些動作,讓他們憑藉興趣去鍛鍊。”在玩的過程中,動手動腦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過去的遊戲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不像現在在網上。”孩子們的感情變得融洽,這種感情也正是老北京比較講究的。“如果可能的話,人們應該關心一下老遊戲的形式,如果能在形式上變通一下,讓孩子們重新對一些遊戲感興趣,讓這些傳統遊戲得以很好地繼承。”

  時間能證明一切,也能改變一切。呼朋引伴的遊戲還意猶未盡,童年的主人早已換了一撥又一撥。跳皮筋、砍包、彈球……對於70後、80後而言,這些都具有特殊的意義。誰也記不準,什麼時候開始不玩了。再回首時猛然發現,童年的遊戲都已消失在時代的大潮中。如今,校園從黃土操場、花圃教室變成了塑膠跑道、水泥樓梯,孩子們都已習慣在教室裏玩植物大戰僵屍、紙牌遊戲或者蘋果電子産品。時間改變了遊戲的形式,也證明了它的珍貴。

  那些沒落的遊戲

  跳皮筋、砍包、逮人遊戲,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明星”遊戲,用風靡一時來形容它們的流行度應該是很謙虛的説法了。如今,它們沒有了往日的輝煌,紛紛沒落了。

  跳皮筋:一玩就一個下午

  從70後到80後,要沒跳過皮筋,那就等於説你沒有童年。隨便問問哪個地道的北京大妞,曾經的小學生時代誰不是跳皮筋高手?跳皮筋的段位高低甚至決定了你在玩伴中的地位。可是現如今在00後的天下卻難覓跳皮筋的蹤影。韓老師是朝陽區勁松四小“跳著皮筋長大的”80後教師,談起現在的校園景象時感嘆,“我從來沒見過有人跳皮筋。”

  “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萬子營民族小學80後的趙老師是地道的老北京,“我們最愛玩的是三人抻筋跳,皮筋抻成一個三角形,三個人念一句兒歌,轉一下位置。”趙老師説的兒歌就是開頭這幾句,一直到“七八七九八十一”。除了腳筋還有手筋,用手指頭勾著皮筋,什麼“五勾五卷五花蹦”、“三踢四鉤五蹦”,在她的記憶中,姑娘們跳皮筋能玩上一個下午。

  砍包:費體力 但很刺激

  如果誇張點説,在女孩子當中,皮筋跳得好不好決定了你是女王還是小跟班,那在男孩子當中,砍包也具有同樣的重量級作用。

  “砍包的樂趣太多了,絕不僅僅在於砍。”1985年生人的小佟最懷念的童年遊戲就是砍包,兩個人分站兩邊砍,幾個人在中間躲避砍來的包,被砍中的遭淘汰。“砍包的學問大著呢,鬥智鬥勇。”小佟説,“從縫包開始,什麼樣的包好使?當然越沉的越好砍啊,一開始包裏放石頭子,砍到身上生疼,後來大多都裝豆子。要想犯壞就裝沙子,砍人身上一陣煙兒。”小佟説砍包的樂趣就在“策略”倆字,“別以為就是瞎砍瞎跑,砍的人得穩、準、狠,你得琢磨哪個角度既能砍到人,又讓對方接不住包。被砍的人更要全神戒備,輾轉騰挪、動作迅捷,讓砍包的人找不準落點,還得接住砍來的包,這樣就能多一條命。”隨著遊戲的進程,中間留下來的人越來越少,砍包的速度逐漸加快,雙方體力消耗都很大,大有一決勝負的刺激感。

  遺憾的是,這麼酣暢淋漓的遊戲現在也難覓蹤影了。

  逮人:玩到最後汗流浹背

  當年小區裏、衚同裏、學校操場上,男孩女孩一窩蜂似的亂竄,這就是逮人遊戲的盛大場面。被逮的人心裏那股子緊張勁兒就別提了,逮的人一接近自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好像被對方那只手一碰,自己就會變成卸氣的皮球一樣。玩到最後,一個個灰頭土臉、汗流浹背。

  這情境、這心氣,恐怕現在的孩子體會不到,也想象不到了。逮人的玩法很多,“鴨子過河”、“摸墻到家”、“三個字”、“真假地雷”等等,總體上都是一個人來捉,另外幾個人跑。逃跑中,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規則和説法,誰被逮住就去扮演逮人者的角色。韓老師説:“現在想起來覺得特別逗,以前我們有種玩法,快被逮到了就喊‘冰棍’,意思就是把自己凍住了,逮人者就問你‘你是凍著還是化了?’你要覺得自己逃得掉,就説‘化了’,然後趕緊跑,説‘凍著’就繼續定在那兒,等著同伴過來拍你一下才能動,這叫‘被解救了’。”這種以“瘋跑”取勝的遊戲,在現代都市裏也快絕跡了,“別説在學校,就在我們小區裏我也沒見過有孩子這麼玩。”韓老師説,孩子們放了學都坐上私家車回家玩卡丁車了。

  00後不再“長在外面”

  現在的小學校園裏已經是00後的天下,他們有更時髦的父母,更前衛的高科技應用,也有更繁重的課業壓力。十分鐘的課間,他們都在幹什麼?沒有了父輩們童年時“長在外面”的氣魄,看上去,他們的童年“冷靜”得多。

  寫作業的課間十分鐘

  小學教育“減負”以後,老師每天留多少作業就有了限額,但孩子們的作業還是永遠都寫不完似的。教四年級的趙老師説:“老師是按量留,但是家長會給孩子留更多的作業。”學生們放學後和週末都會上各種課外輔導班。趙老師説,自己班裏有個孩子,除去睡覺的時間,週六日兩天的休息時間加起來不到四小時,一天就要上四個輔導班。有的老師會在課上留8分鐘的作業,要求中午之前交,淘氣的孩子課上寫不完就得課間寫,老實的孩子課間也不出去玩。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自覺選擇在課間10分鐘裏做作業,不願意出去玩。因為寫完老師留的作業,家裏還有一堆。

  副科不副 學生沒興趣

  小王念小學四年級,80後上的自然課在他們這兒改叫“科學課”了。過去80後學習植物生長的過程,要把老師發的小種子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施肥澆水,而現在小王和他的同學們電腦Flash一動畫,幾秒鐘種子破土發芽、開花結果全看見了。

  現在小學教材的編寫比以前要難得多,10歲孩子學的是原來14歲孩子學的。趙老師説:“這是為了把中學的壓力轉嫁一部分到小學身上,因為孩子小,靈活性和記憶力都是最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讓他們多背背。”然而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理論多了,實踐少了。“孩子的課餘生活少了,副科不副,使孩子缺乏愛好,對什麼都沒興趣。”

  課外書都從網上下載

  趙老師説,現在我一讓孩子買什麼課外書,他們就説:“我媽説了不用買,網上能下。”一次購買課外書的經歷讓她印象深刻,“我讓學生們買一本《愛的教育》作為統一課外讀物,結果一讀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從書包裏掏出的是閱讀器。我都怕以後的孩子不讀書了,逛書店的人越來越少。”趙老師憂心忡忡地説,現在的小學都會設立課外閱讀時間,在校的課間活動不再只是“體力活”。“孩子們喜歡有圖畫的,看書都從網上下載。”

  植物、僵屍爬上課桌

  植物大戰僵屍遊戲在電腦上的熱度還未減退,就成了學生課桌上的“大紅人”。一問現在小學生都玩什麼,回答十之八九是“植物大戰僵屍”、“紙牌遊戲”,都快成了小學生遊戲的標準答案了。

  你出一僵屍,我出一豌豆……把植物大戰僵屍從電腦屏幕搬到桌子上,遊戲中的各個角色被印成一套紙牌,在淘寶上已經出現了第11代,牌也從幾十張到幾百張。比較簡單的一種是,由橫向的9條草皮構成一個虛幻的草坪,草坪中間擺上9個僵屍最愛的“腦子”,遊戲雙方手持植物僵屍牌和特殊牌在草坪兩側,誰先連續吃掉3個“腦子”為贏。牌面上還有攻擊力、防禦力等數值,用來比較牌的大小。“紙牌圖案都挺好看,現在是學生們最鍾愛的遊戲,一下課就聚在一堆,擺一課桌。”一位老師説。

熱詞:

  • 老遊戲
  • 老北京
  • 課間活動
  • 再回首
  • 跳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