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南京學子造出“航母”專用無人機 攻克技術難題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3日 04: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海星五號”外形很像美國軍用無人偵察機“影子200”。張可 攝

  在空中盤旋了兩圈後,“海星五號”無人機對準甲板,漸漸降低高度。起落架觸地後,被第三道阻攔索鉤住,成功地在“航空母艦”上降落。不過這只是一場比賽。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上,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無人機航模“海星五號”順利地完成了飛行動作,並在模型航母上成功降落,攻克了艦載無人機定點著陸的技術難題,在全國150支參賽隊伍中獲得了二等獎,在江蘇參賽高校中排名第一。昨天,在南理工記者見到了“海星五號”。

  定點降落:時速70公里還要鉤住繩索

  “海星五號”機身長2.65米,翼展為3.01米,高度達0.864米,全重16.8千克。這架無人機航模機身採用海軍灰色,機翼後部鏤空,螺旋槳置於機身後部,同時在螺旋槳的下方伸出一根挂鉤,用於鉤住甲板上的阻攔索以完成著陸。在外形上,“海星五號”仿製了美國軍用無人偵察機“影子200”。研發團隊指導老師余勁天告訴記者,在大獎賽中,各隊主要比拼的就是無人機能否在模型航母上依靠阻攔索定點降落。

  比賽中,“海星五號”按照競賽要求,在50米的滑跑距離內平穩起飛,時速保持在80公里左右,同時,以良好的姿態繞過了兩道限寬門,並在觀眾面前亮相“通場”。完成了各種規定動作後,“海星五號”開始進入降落程序。“整個過程最難的就是在模型航母上降落。”余勁天説。用於無人機降落的是一座模型航母。這艘“航母”高3米,寬8米,甲板高0.8米,長78.64米,其中降落區域長30米。在降落區域中,每隔4米設置一道阻攔索。

  參賽無人機所要做的就是在降落區內鉤住阻攔索,完成降落。據介紹,無人機鉤住不同阻攔索會得到不同的加分。鉤住第二道索得分最高,第三道、第四道、第一道的分數依次降低。

  降落時,“海星五號”距地面5米高,時速高達70公里,它不斷調整飛行方向和俯衝角度,使得起落架能夠落在甲板上。滑行中,“海星五號”尾鉤鉤住了第三道阻攔索,飛機成功地停在了甲板上。“出於保險的目的,我們選擇了第三根阻攔索,而沒有冒險嘗試第二根。”余勁天説。比賽結束後,“海星五號”參加了飛行表演。

  機身下方有雙“黑眼睛”精確判斷位置

  本次比賽一共有150支隊伍參加,但最後飛機能夠順利著陸獲得成績的僅有15支隊伍。據余勁天老師介紹,“海星五號”之所以能夠準確地在甲板上定點著陸,主要依靠團隊所採用的四大導航設備:飛機自動駕駛儀;分差全球定位系統、紅外熱成像系統以及超聲波距離傳感器。

  飛機自動駕駛儀是自動穩定和控制飛機姿態運動的裝置,在航空模型愛好者口中,它被稱為“飛控”。在“海星五號”上,“飛控”位於機身的中部,與其它導航設備配合完成規定的飛行任務。對於無人飛行器,“飛控”就像是電腦上的中央處理器,是整個無人飛行器的大腦。在“飛控”中,還有一雙小裝置叫“慣性導航系統”,有了它,“海星五號”就能應付複雜多變的氣流,在空中保持平穩的姿態。分差全球定位系統,是“海星五號”上重要的導航設備,它能夠提供精確坐標,保證無人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飛行。在“海星五號”機身的下方,還有一雙黑色的小眼睛,它是精確度達到厘米級的超聲波距離傳感器。在關鍵的降落環節,飛機與地面的距離不足5米,超聲波距離傳感器開始發揮作用,精確地控制飛機的高度,是“海星五號”準確地抓住第三道阻攔索的關鍵。

  紅外熱成像儀是由電光專業的博士生徐複元、李超研發並事先安裝在“航母”的甲板末端,在這個裝置中有一個成像儀,只有無人機處在畫面中央時,它的飛行路線才算準確。

  以索代網,改變現在的“囧”著陸

  艦載機飛行員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因此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都在致力於研發艦載無人機。余勁天告訴記者,目前國外無人機起降採用的是彈射起飛,撞網回收的方式。與有人駕駛艦載機鉤索降落不同,無人機降落的方式特別“窩囊”:地勤人員事先在甲板尾端拉起一面大網,無人機著地後,就會一頭撲進網中,依靠網的阻力來降落。停止滑行後,無人機機身就會被阻攔網緊緊纏住,地勤人員往往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幫無人機“擺脫糾纏”。

  “除了回收麻煩,這種撞網降落還有很多弊端。”余勁天告訴記者,用於幫助飛機降落的阻攔網易損耗,使用三次就要更換。同時,在為無人機減速時,很容易造成無人機上儀器、零件的損壞。日前,美軍一架無人駕駛的F/A-18D“大黃蜂”戰鬥機依靠阻攔索,成功地在航母上降落。而我國的艦載無人機研發還在起步階段。余勁天向記者透露,我國艦載無人機降落目前採用的也是“撞網著陸”的方法。“比賽中‘海星五號’等無人機的成功著陸將為我國艦載無人機機型的選擇,及飛行控制方案提供寶貴的經驗和詳備的實驗數據。” 實習生 張可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無人機
  • 航母
  • 超聲波距離傳感器
  • 彈射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