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教授成立攙扶老人風險基金 稱被訛是小概率事件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3日 09: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看到老人摔倒卻不敢上前扶起?讓“攙扶老人風險基金”來壯壯膽吧。今年3月5日,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談方發起成立“攙扶老人風險基金”,專為那些勇於攙扶他人卻反被冤枉的好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和基金賠償,以“化解好人風險、不讓好人寒心”。

  近期,一連串“老人摔倒不敢扶、扶起老人反被訛”的事件讓與之相關的社會、法律、道德問題再次成為輿論中心,“攙扶老人風險基金”發起人談方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認為,攙扶老人的風險其實是小概率事件,但其影響卻十分惡劣,須從多個角度予以化解。

  先從物質上化解攙扶老人帶來的風險

  南方日報:發起“攙扶老人風險基金”的創意是怎麼來的?

  談方:在2006年彭宇案出來之前,我們已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了。主要是基於三個原因:第一,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在我們看到老人不去攙扶,甚至眼睜睜看著他失去生命也不管,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受到挑戰了。第二,老者、長者本是很可親可愛的人,但現在冤枉好人卻又偏偏是這些人,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影響很壞。第三,攙扶老人本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現在就連這麼一件小事人們都不願意去做了,那麼當我們的國家、國人遇到更大災難的時候怎麼辦?

  “中國好人網”不是為了宣傳培養英雄豪傑,而是推崇平民好人、普通好人的,所以我們更加要關注普通好人能夠做、應該做而又沒有做的事,關注他們想做而又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最終我們希望引起社會對這類事件的反思,推動社會風氣向好的方向發展,直到這類風險基金不再被社會需要,自然而然地消失。

  南方日報:為什麼要用基金這種形式?

  談方:要化解見義勇為被污衊這個風險,一定要有物質基礎。風險無非是兩方面:第一,打官司要費用;第二,官司打敗了要賠償。其他的風險就是精神上的了。但只要先在物質上幫助他們化解了這個風險,精神上的風險也會隨之化解。

  南方日報:基金有沒有在有關部門正式登記註冊?

  談方:沒有。我們不面向社會募款,只是在志願者內部以及朋友之間發動。不過我們已經開始申請在廣東好人好事促進會或者廣東省中國好人網誌願者聯合會底下開一個基金賬號。我們不叫基金會,因為基金會有門檻限制。以後我們會更規範、更細化流程,堅持公開透明、集體商量、走程序的原則,讓基金髮揮出實際作用。昨日一位企業家給我們捐了10萬元,叮囑我們希望這10萬元都可以實實在在地用出去。

  許雲鶴:“沒準兒以後遇到了我還要管”

  南方日報:你們尋找到的案例是自己主動去找還是他們找上門?

  談方:基金成立以來,我們在全國了解到的案例大約有二三十起。我們比較關注的有10多起,真正受理的有4起。其中兩起是當事人找到我們的,但他們最後都放棄了,另外有兩起是媒體報道後我們主動聯絡上的。

  南方日報:他們為什麼放棄?

  談方:一是不願再提起被冤枉的事,太傷心,心裏太糾結。而我們一旦介入,就肯定要詳細地問清楚到底怎麼回事,原本他們心裏的傷疤只有自己知道,現在別人都看到了,這是一般人受不了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當事人也害怕別人誤會自己又到處告狀,到處去訛別人。倒是媒體曝光過的兩起反而都接受了我們的幫助,因為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了。

  南方日報:這些案例的當事人有沒有説過什麼話特別具有代表性的?

  談方:第一句話,“好人不能做”;第二句話,“我自認倒楣”。兩個放棄援助的都這麼説。今天下午好不容易打通許雲鶴的電話,許雲鶴倒是説“沒準兒以後遇到了我還要管”。我注意到他説的是“沒準兒”,也就是説,他其實也有以後不再管的打算了。

  南方日報:您有沒有調查過這種攙扶老人被訛的事件到底是小概率的還是很普遍的?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誇大了做好事的“風險”?

  談方: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現在攙扶別人反被訛詐的情況在全國還是有很多,基金成立後我們關注到的就有二三十起。但在生活當中,據我個人判斷,其實大多數攙扶別人的人還是不會被冤枉的,這麼多年來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沒遇到過。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儘管這些好人被污衊的事件是小概率,但影響卻是很廣泛、很惡劣的。

  南方日報:您認為應該怎麼做才能從根本上減弱做好事反被訛的“風險”?

  談方:第一是社會輿論導向,讓大家都重視這個問題。第二,司法部門要在法制層面上加強監管。首先應堅持誰主張誰舉證,要訛詐好人的人自己拿出證據來,不能只按交通事故條例以及偏向“弱者”的原則來處理。此外,還應追究這些冤枉好人的人的法律責任。(記者 趙新星 實習生 許芷君)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風險
  • 攙扶
  • 老人
  • 基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