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今夏京城雨水充沛 北京仍為缺水城市需節約用水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提示

  今年入汛以來,北京的雨水似乎特別多,雷雨不斷,一改近十年來的少雨常態,讓河池水庫“解渴”。作為首都主要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的密雲水庫,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億立方米,相當於60個頤和園昆明湖的水量。

  一場暴雨,600萬立方米水量入庫

  密雲水庫今年蓄水量大增,佔全市大中型水庫增量的近六成

  8月14日到15日,北京市再次出現雷雨天氣。

  暴雨中,首都主要的飲用水地表水源地密雲水庫流域平均降雨量為27毫米,直接入庫水量達600萬立方米。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8時,密雲水庫的蓄水量為10.75億立方米,佔全市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的七成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億立方米,佔全市大中型水庫增量的近六成。

  1.2億立方米,相當於60個頤和園昆明湖的水量(200萬立方米);相當於今年7月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第三次臨時通水為北京輸送的水量——按現在密雲水庫的日平均出庫流量77萬立方米計算,1.2億立方米可供應156天。

  據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測算,今夏北京市區最高日供水量將達到297萬立方米,與市區300萬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極限僅“一步之遙”。1.2億立方米意味著,即使是市區日供水能力達極限,也能保障40天。

  不過,據了解,與汛前(6月1日前)相比,密雲水庫蓄水量卻僅增加了0.4億立方米。

  業內人士介紹,近期幾場大雨給密雲水庫帶來的蓄水增量,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顯著,原因在於密雲水庫上遊並非每次都位於強降雨地帶。

  對於用水日益緊張的北京來説,這一情況已屬難得。

  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8月14日,密雲水庫可利用來水量為26858萬立方米,而去年同期的可利用來水量僅為11116萬立方米。

  入汛以來,北京降水比近十年同期多57%

  降水偏多幅度,“處於正常範圍”

  最近,隔三差五就打雷下雨,不少北京市民都感到“今年雨水比往年多”。

  由於冷空氣頻繁南下等原因,今年入汛至今,北京雨水較多,是近10年同期降水最為充沛的年份。

  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大剛8月1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6月1日入汛以來,截至8月14日,北京市平均降水量為430毫米,比近10年同期偏多57%。近期降水對補充水資源、抬升地下水位很有幫助。”

  截至8月15日8時,北京市今年以來累計降水量已達458毫米,超過去年同期的293毫米和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440毫米。汛期以來,至8月15日累計降水量410毫米,而去年同期降水量僅為177毫米,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373毫米。

  陳大剛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降水是比較多的,如果和常年同期(1971年—2000年這30年同期)比較,北京今年入汛以來降水偏多16%。這一偏多幅度“處於正常範圍,不算異常”。

  陳大剛介紹,最近10年,北京一直處於降水偏少、比較乾旱的狀態,造成水資源匱乏、地下水位下降,近期降水對北京補充水資源、抬升地下水位很有幫助。雖然有的強降雨造成了城市內澇,對城市交通、市民出行等造成了影響,但主要出現在地面硬化比較多的低窪地帶,沒有硬化的地方,降水能夠滲透下去,“總體上是利遠遠大於弊的”。

  陳大剛説,北京的雨季為6—8月份,主要降雨時間段是“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今年入汛以來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平均降水量達168.5毫米,是常年降水量(76毫米)的2.2倍。今年7月下旬,幾乎隔一天就下一場雨,而去年7月下旬,直到月底才下了一場雨。

  7月24日,北京出現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全市性暴雨天氣,密雲日降水量達163.7毫米,大大超過歷史同期最大日降水量紀錄(1997年7月19日,119.1毫米)。8月上旬,北京只出現了兩場雨,總的雨量是較少的,不過進入中旬,雨水又開始多起來了。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錶示,今年夏天,雖然華北局地性的降水比較頻繁,但沒有大範圍的暴雨過程。這些降水的局地性非常強,雨量分佈極不均勻。在7月20日夜裏,北京房山區漫水河的降水量達到140毫米,而全市平均只有10毫米。

  大小蓄水工程“盆滿缽滿”

  集雨工程攔蓄地表徑流,水土流失明顯減少

  水務專家介紹,由於集雨工程能夠充分攔蓄地表徑流,北京的水土流失現象明顯減少,而小流域治理配合集雨工程的建設,對促進生態環境走向良性循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150條,總治理面積1902平方公里。各郊區縣的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在最近幾場連續強降雨中發揮顯著作用。全市共蓄水4184萬立方米,保土403萬噸。

  位於北京西北的延慶縣,入汛以來,平均降雨量已達171.2毫米,蓄水池共計集雨8200立方米,樹盤集雨75812立方米。

  位於北京東部的平谷區,7月24日被一場平均降雨量為103.8毫米的大雨洗禮。雨後,在山區生態清潔小流域中放眼望去,水庫、塘壩、蓄水池等大小蓄水工程蓄得“盆滿缽滿”,溝溝清水出流。

  連續出現的多次陣雨天氣,使北京西南的房山區累計降雨量達到350.8毫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3毫米。強降雨後各項水土保持措施保存完好,無洪水災害發生;生態保護區原來乾涸的河溝清水出流,村莊周邊河道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門頭溝區小流域內的土壤含水量則比6月中旬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記者 余榮華 劉毅

責任編輯:高晟

熱詞:

  • 降水量
  • 節約用水
  • 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