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蜱咬病患者血液有傳染性 密切接觸者要觀察14天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4日 0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8月9日,寧夏血液中心無償獻血點挂出血液庫存告急的告示牌。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本報訊 (記者吳鵬)“八爪小蟲”蜱,傳播的新型布尼亞病毒又被發現了新的特性,前日,衛生部發出“防控要點”稱,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

  病人屍體血液有傳染性

  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相繼發現了蜱蟲叮咬所致的病例。今年3月,中國疾控中心研究發現,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被確定為“蜱咬病”的元兇。“蜱咬病”病人以發熱、胃腸道症狀、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根據臨床症狀,這種病也被稱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

  衛生部昨日消息稱,研究發現,新型布尼亞病毒所致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急性期病人、屍體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傳染性,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

  “防控要點”中表示,醫院要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嘔血、咯血、牙齦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現,有出血表現的病人應住院治療,儘量單間隔離並張貼明確標識。

  密切接觸者要觀察14天

  對接觸過病人血液、體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同時沒有採取適宜防護措施的接觸者,防控要點要求對其進行醫學觀察,觀察期為14天,如果出現發熱等症狀,要立即前往醫院診治。

  另外,病人屍體要用含有相應濃度消毒劑的棉球將口、鼻、肛門、陰道等處堵塞,並且使用浸有消毒液的被單包裹屍體後,裝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內。屍體衣物以用消毒劑噴灑後送焚燒。

  提醒

  被蜱咬傷無需驚慌

  北京市疾控中心專家曾表示,北京的蜱蟲主要分佈在山區和遠郊區縣,城區少見。即使被蜱蟲咬傷也無需驚慌,及時到醫院就診即可。如病人離醫院較遠,也可用剛熄滅還帶火光的火柴頭燙一下蟲子,讓它收縮後再擰著拔出來即可。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醒市民,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或體徵,應當及早就醫。此外,應當對疫區的蜱傳疾病保持警惕。從疫區旅行回來的人員也應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

  本報記者 吳鵬 溫薷

  乙肝檢測“窗口期”或縮短25天

  省級血液中心今年試點核酸檢測,將減少經血液傳播肝炎、艾滋病風險

  本報訊 (記者吳鵬)今年,所有升級血液中心將展開核酸檢測試點,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稱,核酸檢測可以縮短經血液傳播疾病檢測的“窗口期”,減少經血液傳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風險。

  核酸檢測讓病毒更快現身

  日前,衛生部召開2011年血站核酸檢測暨血液安全工作會議,王羽説,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已作為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納入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到“十二五”末,血液篩查核酸檢測技術將基本覆蓋全國。

  絕大部分血站對獻血者進行篩查是單純採用的兩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目前,血液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檢測“窗口期”分別是50天、72天和22天,如何降低上述病毒檢測的“窗口期”感染風險,已成為血液檢測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血站開展血液核酸檢測工作,就可以將上述三種病毒的檢測“窗口期”分別縮短到25天、59天和11天,血液安全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各省需解決配套資金問題

  從去年6月開始,我國在11個省的14家單位開展血站核酸檢測試點。王羽説,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試點單位共檢測血液樣本135萬餘份。記者了解到,中央財政一次性投入1.576億元,用於全國30個省(區、市)核酸檢測設備及配套設備的購置、人員培訓、信息系統建設和國家參比實驗室建設。今年,核酸檢測試點範圍將擴大到所有省級血液中心。

  但是核酸檢測如何維持下去依然面臨困難,王羽也有所擔心。他説,如何在現有機制下獲得維持核酸檢測運行經費,成為保證核酸檢測工作持續開展的突出問題之一,他希望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爭取地方財政支持,解決落實配套資金等問題。

  解讀

  “窗口期”血液呈現陰性

  病人使用“窗口期”血液也可能被感染

  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鋼曾説,不光是在中國,在世界上,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毒,它的檢測都是有窗口期的。

  根據公開資料,現有的酶聯免疫等血清學檢測方法,檢測的是抗原或抗體,但是人感染某些病毒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産生抗體,所以在此期間對血液進行抗體檢測,都會呈現陰性,這段時間即被稱為“窗口期”。如果病人正好使用了這種血液,也可能被感染。

  其實,最早能被檢測到的不是抗體而是病毒核酸。所以,如果開展核酸檢測,就能比抗體檢測更早地發現病毒感染,縮短“窗口期”,保障用血安全。

  本報記者 吳鵬

  鏈結

  供血年增12.6%仍難解血荒

  衛生部回應“血荒”現象,稱無償獻血應建長效機制

  針對我國一些城市今年以來出現“血荒”,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近日表示,儘管我國年供血量以12.6%的速度遞增,但仍無法完全滿足醫療需求。臨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斷增加與血液供應能力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在局部地區將更為突出。

  日前在衛生部舉行的2011年血站核酸檢測暨血液安全工作會議上,王羽表示,當前我國無償獻血工作仍處於初級階段,無償獻血工作長效機制尚未形成。他説,各地要把組織無償獻血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建立多部門無償獻血工作協調機制。要加大宣傳,創新志願者招募模式和措施,優化獻血者結構。無償獻血工作長效機制建立、用血費用報銷難以及血液信息聯網等一系列問題也急需研究解決。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