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七旬媳婦照顧百歲婆婆 背進背出甘做“拐杖”(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16: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蘇志秀蹲下身準備背起婆婆

  “只要她在人世一天,我就守著她一天。”

  昨日下午,荊門市鄉下一間土房內,76歲高齡的蘇志秀老人淡淡地説。過去幾十年內,蘇志秀精心奉養百歲婆婆李堯珍,在當地成為一段佳話。

  背婆婆來回幾千次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兩位老人共同生活的地方——荊門市團林鎮趙廟村二組一處低矮的土磚房內。推門而入,一片靜寂,只有左廂房內閃著爐火。爐邊桌子上趴著兩位白髮太婆,正在忙著縫縫補補。一位面色溫和,動作較麻利,是蘇志秀;另一位半躺在太師椅上,面容垂老,是李堯珍。穿針引線中,兩位老人拉著家常。

  一會兒,李太婆想到床上去躺一會兒。蘇志秀起身,走到婆婆面前慢慢轉身蹲下,雙手背過去將她穩穩地挪到自己背上,再從肩上牢牢抓住太婆兩隻手。離臥室有20步遠,每一步蘇志秀都邁得很慢,很穩。將婆婆小心放到床上坐下扶穩,蘇志秀直喘粗氣。她扶婆婆躺下,將棉被細心蓋好,才掩上房門離開。

  鄰居們説,蘇志秀以前住在城裏,為了照顧婆婆,8年前和老伴回到了鄉下,不久後老伴去世,她一個人承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6年前,婆婆不小心摔斷了腿,難以康復,從那時起,蘇志秀就用背作拐杖,天天將婆婆背進背出。冬天出去曬太陽或者烤火,夏天背到陰涼處乘涼、打扇子,一天幾趟。6年下來,已有幾千個來回。

  精心照料一粥一飯

  鄉親們問李太婆今年多少歲?“我今年虛歲100歲啊!”記者看到,她身上的衣服,乾淨整潔,她的頭髮,整整齊齊,她的床舖,也是乾乾淨淨的。

  鄰居李元香説,蘇志秀對婆婆百依百順。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是到床前問候:“媽,您今天想吃點什麼?”

  依著婆婆的意思,有時稀飯,有時麵條,有時湯圓。知道婆婆特別喜歡吃小籠包,蘇志秀就時常上街去買。趙廟村離鎮上有2公里遠,蘇志秀步行來去。婆婆喜歡吃肥肉,她就把肥肉炒好後再蒸爛,給婆婆下飯。

  鄰居敖萬貴説,“老年人平時病痛多,只要李太婆説有點不舒服,蘇志秀馬上放下手裏的活,去請醫生到家來診治,端茶送水,穿衣脫鞋。”鄰居李桂英説,蘇志秀每天都給婆婆擦洗身子,每週給老人洗床單和被罩,照顧她大小便。太婆雖然行動不便,可身上從來沒有一絲異味。

  婆婆有時心情不好,還衝蘇志秀髮脾氣,可蘇志秀從不計較:“她是長輩,都快一百歲了,我哪能和她計較呢?”

  留在農村為她養老

  為了照顧婆婆,蘇志秀多次拒絕了養女接她進城的建議。

  養女叫敖蘭芳。“我們多次要接她進城,她不肯走,説要自己守著婆婆,為她盡孝。”昨日,敖蘭芳告訴記者,“母親一生坎坷,但為人熱情善良。”

  據介紹,蘇志秀20來歲時當上了婦女大隊長,率著女社員在漳河水庫上修工地,一連幾個月不回家,因為過度勞累和疾病,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第一樁婚姻也因此破碎了。

  1956年,她和李太婆的二兒子敖科進成了家,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卻是敖科進第三次婚姻。因為家貧,加上李太婆性格要強,前兩任媳婦都走了。蘇志秀進門後,勤勞孝順的她處處忍讓,生活也算平穩。

  幾年後,蘇志秀夫妻倆收養了女兒敖蘭芳,視若珍寶,精心撫育。上世紀八十年代,敖科進進城工作,此時女兒敖蘭芳已在城裏成了家,並先後生下外孫和外孫女。蘇志秀進城,幫女兒帶大兩個孩子,女兒一家人留她在城裏養老,她對外孫們説:“我把你們帶大了,得回去盡我的另一份責任。”

  她和老伴回到鄉下,不久後老伴就過世了。從那時起,她就獨自守著腿腳不便的婆婆,一人扛起照料的重任。兩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丈夫去世後留下的一點撫恤金。

  敖蘭芳一再提出接兩位老人進城居住,可從沒進城的李太婆不肯去。蘇志秀勸女兒,“我是她兒媳婦,要為她養老送終。她在人世一天,我就在這兒守一天。”

  給下一輩做個榜樣

  “我的母親真的好偉大,她為別人考慮得那麼多!”説起養母,敖蘭英直流淚。隔三岔五,女兒便帶著家人下鄉探望。

  敖蘭芳的兒子敖國慶説,從他記事起,每天早上只要睜開眼,早餐就在桌上,無論多晚,桌上總有熱飯菜,衣服洗好理得整整齊齊放在床頭。他和妹妹長大了,姥姥就回鄉照顧農村的太婆去了。“太婆重八九十斤,76歲的姥姥一背6年,從不喊累和苦。”

  而提到女兒和外孫,蘇志秀樂得合不攏嘴:“你看,婆婆老了要靠我,我老了得靠女兒,女兒將來老了靠外孫,外孫靠曾外孫,一輩一輩就這麼過下去。如今我是長輩,就得給他們做出榜樣。”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