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家樂福對價簽門危機置若罔聞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6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1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報道,家樂福遭遇“價簽門”,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卻置若罔聞;面對媒體、公眾指責無動於衷,價簽戲法兒繼續不斷上演。消費者質疑:為什麼國外好孩子到中國就“變臉”?近年來,一些商家頻頻打“擦邊球”的背後,企業的“違法機會成本”越來降低,值得警惕。

  關於 “家樂福價格門”事件和亂像成因,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進行了全天的追蹤觀察、評論。在晚間18時的《央廣財經觀察》中,主持人劉倩與編輯思遠,就全天追蹤的結果給出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認為“企業“違法機會成本”不斷降低值得警惕。

  主持人:你在對全天節目的資料整理的過程中,你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編輯:看了各檔節目、各行的專家對事情的剖析,很顯然:一、大家對於家樂福無回應的做法,無論是什麼理由,還是不能接受的,同時對於價簽問題的繼續存在,表示質疑。二、通過這麼多天的節目,大家對其背後原因認知主要集中在兩點:

  1.市場競爭加劇,企業的盈利成本方面壓力大。

  2.企業內部的管控體系出現問題。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今天13點劉戈評論員分析值得參考,如果“價簽門”是家樂福內部統一的營銷部署。按理説,應該有一套挽救危機的公關方法和説辭,現在家樂福的公關失語、後續處置並未跟上。確實,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被動局面,管控體系的問題暴露無疑。

  主持人:你覺得節目中已經談到的原因之外,你有什麼樣的觀察?

  編輯: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機會成本。這裡,看到另一個延伸概念,叫“違法機會成本”,一句話,可以理解為“違法或者過錯行為帶來收益的同時,可能會帶來的懲罰和損失的價值”。我想他的計算公式應該是:違法行為可能面臨的最高處罰、帶來的最大損失(物質與非物質)乘以發生的概率。

  至於家樂福的價簽門,是不是出於某種動機和壓力,在這樣一種違法成本的權衡下做出的,在家樂福正式回應前,媒體無法評論。但是確實這兩年以來,很多企業,尤其是消費領域的企業出於內外部壓力,打“擦邊球”的投訴越來越多。有人質疑企業“守法成本”(稅收、遵守規定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越來越高,“違法成本”和“違法機會成本”越來越低(從查處的數量、概率、處罰力度)。這樣的説法和現象,應該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

  主持人:違法機會成本的減少的原因和解決之道是什麼?

  編輯:一、企業間的博弈失衡,壓力變大,比如進場費從7%-40%,高“進場費”下的成本轉嫁,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形式。

  二、讓人無奈的多頭管理的混亂。消費者投訴無門,工商消協好像都管,但又貌似效果都不太給力;企業也有怨言,曾經由企業這樣對我説“企業和行業就好比是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有問題,沒出息時候沒人管;孩子有出息了,有好處了一夜之間冒出一堆家長來。”企業的抱怨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無法形成合力的消費群體,單個訴訟標的小,消費者分散,打一個官司、維一次權的機會成本太高。官司是贏是輸,其實消費者都輸了。

  四、懲戒制度的模糊,企業違法被糾正的概率低,懲罰的力度小等等。

  那麼如何解決呢?

  一、法律層面:一是要加強行業性立法的明確性和懲戒力度。二是要改善民生性法律的操作性,簡化操作流程和索賠程序,強化執行程序。

  二、主管部門的主被動管理模式相結合:被動的方法是,受到舉報後,進行糾正和懲戒;主動的方法是,主動監管和加強信用評級的發佈等。

  三、繼續加強輿論和其他渠道的有效監督,家樂福事件就是一個好例子。媒體現在都很關注這個事兒,這不僅僅是給家樂福一個警鐘,也是給其他超市企業甚至行業外的企業一個警鐘。

  主持人:“價簽門”事件網絡上的討論已經是愈發熱烈,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説“國外的好孩子一到中國就變臉”,這樣的説法怎麼看?

  編輯:我倒認為不應該説是誰變臉的問題。從經濟學原理上説,作為市場主體,企業和資本本質的“臉”就是盈利,當然隨著社會文明和商業規則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的被賦予“企業責任”甚至是“企業公民責任”這樣的義務。但是,一旦業內競爭和環境縮緊,在盈利和生存的壓力面前,內部管控和外部監管的壓力不到位,出現問題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