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江蘇最大規模幹部公選完成 稱將推進公選常態化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2日 1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21日,省委召開公推公選領導幹部任前集體談話會,這標誌著我省第五次幹部公選順利完成。這次公選,是我省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受到了全省幹部群眾的關注和矚目,也成為幹部群眾議論的焦點。本報記者帶著大家關注的問題,採訪了省公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

  問:這次省委一次性拿出30個省管領導職位進行公推公選,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主要基於什麼考慮?

  答:這次大規模公推公選,是省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民主、公開、競爭、擇優選人用人新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現在,江蘇已進入了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迫切需要一大批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領導骨幹,迫切需要以更廣的視野、在更大的範圍、用更科學的機制選賢任能。去年底,中央頒布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今年6月,中組部又在江蘇召開了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座談會,對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江蘇歷來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敢為人先,創造的不少經驗在全國推廣。這次公推公選,體現了省委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快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決心。省委專門成立公推公選領導幹部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這次工作的領導,多次聽取工作進展的彙報,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保證了公推公選工作順利進行。推動這項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大規模的公推公選,打破求全責備、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禁錮,擴大選人視野和用人民主,暢通不拘一格選人才、讓優秀幹部脫穎而出的渠道,更好地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改革、熱情支持改革、有效監督改革,不斷提升幹部工作的公信度和人民群眾滿意度,在全社會營造有利於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圍,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公平公正、充滿活力的生動局面,為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提供強有力的幹部人才保證。

  問:和我省以往歷次公選相比,這次公推公選領導幹部是如何進一步體現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

  答: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是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這次公推公選,我們在吸納既有經驗的基礎上,從形式到內容都有所創新和完善,以進一步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要求。一是堅持全過程公開。自始至終堅持開放運作,做到凡是能夠公開的全部公開。公開組織報名,公開進行民主推薦,實行考察預告和任前公示,每一階段的選拔情況和結果都及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佈。二是堅持全過程擴大民主。從程序設計到實踐操作,都注重擴大幹部群眾的參與面,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考核考察等各個環節,民心民意都得以充分體現。先後組織了兩輪22場民主推薦,有2000多人參加;在面試環節,除考官以外,還邀請了150名群眾評委參與現場提問和打分;在差額考察中,拓寬徵求和聽取意見的範圍,共發放徵求意見表7000多份,個別聽取了3100多人的意見。三是堅持全過程強化競爭。從報名到適崗評價、筆試、民主推薦,再到面試、考核考察、差額票決,實行逐輪積分、層層遴選。最初1519人通過資格審查,最終30人獲得任用,競爭比例超過1:50,經過幾輪民意的競爭、素質的競爭、能力的競爭,努力把最優秀的人才選拔到最適合的崗位。四是堅持全過程加強監督。採取組織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方法,保證公推公選工作的嚴密性、公正性。省紀委派員全程參與、實施監督;出卷、閱卷、評分等環節都在封閉狀態下運行,進出人員都實施安檢,還採用電子屏蔽確保隔絕與外界的聯絡,嚴格做到該保密的環節滴水不漏;邀請新聞媒體現場見證公選主要環節,在考察、公示等環節公佈舉報電話,自覺接受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問:中央強調選拔幹部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這次公推公選中是如何體現“以德為先”的?

  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所面臨的任務、幹部隊伍的現狀以及人民群眾的期盼,都對幹部“德”的表現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按照省公推公選領導幹部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這次公推公選,我們十分注重對幹部“德”的考察,並在有關程序設計、綜合得分的配比中強化了這方面的要求。一是廣泛聽取群眾對競職者“德”的評價。在民主測評、考察談話等環節,把幹部思想政治素質、作風形象等方面的情況作為重要內容,適當擴大聽取意見的範圍,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解。二是探索對競職者“德”的考核進行具體化和量化。民主測評環節,盡可能將“德”的評價標準由抽象化變為具體化,機關職位有關“德”的測評要素分為政治態度、大局意識、思想品德、團結協作、廉潔自律等子項,高校職位則分為政治素質、組織觀念、師表形象、廉潔自律、責任落實等子項,幹部群眾對這些子項的測評情況,按一定的模式量化為百分制分值,計入對公選幹部的總體評價。三是跟蹤了解競職者“德”的一貫表現。適崗評價環節,參與競職者近5年考核等次、獲獎勵、受表彰等情況都被賦予相應分值;差額考察中,對29名在現單位工作不滿2年的考察對象進行了延伸考察,到原工作單位調查了解情況。四是認真對待群眾反映的關於競職者“德”的問題。對考察談話中以及群眾署名信訪中反映的線索比較具體的問題,考察組都進行了調查了解,同時委託紀檢監察部門深入調查並出具書面意見,努力防止“帶病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