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語文教材編纂者回應造假問題稱修改是必然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1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魯迅大撤退”的風波還未完全退去,小學語文教材又陷入一場新的“杜撰”、“造假”風波,並被指有“經典的缺失、兒童視角的缺失、快樂的缺失和事實的缺失”四大缺失——近日,一個名為“第一線教育研究團隊”的民間研究團體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再次“炮轟”小學語文教材。中國青年報刊載這個新聞後,再次在網上引發了“教材大討論”。本報記者昨天也在第一時間聯絡到了陷於風波之中的蘇教版小學教材編纂者——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教學參考書副主編朱立奇。

  第一炮:

  杜撰名人故事

    “小學教材杜撰名人故事”的質疑,已經不是出現第一次了。而其中頗為有名的兩篇——《陳毅探母》和《愛迪生救媽媽》,這次也被“第一線教育研究團隊”提到,作為教材“杜撰”的例證。

  第二炮:

  修改經典原創

    研究團隊稱,教材文章對作家原文進行修改,以致教材中的文章失去了原作的韻味。火力比較集中的是孟郊著名的《遊子吟》和安徒生童話改編的《一顆小豌豆》。

    研究團隊認為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一些文章所塑造的母親形象和反映的母愛是“病態”的,經典缺失、兒童視角缺失、快樂缺失和事實缺失。

    《陳毅探母》 課文描述的是陳毅元帥回鄉探望母親,親手為生病的母親洗衣服的故事。

    研究團隊稱,在陳毅元帥的傳記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關記載。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陳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質的一則故事——《滌親溺器》,該故事描寫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便桶的事跡。

    《愛迪生救媽媽》 文章描述愛迪生媽媽突然得了急性闌尾炎,醫生到家裏來動手術,但是燈不夠亮,小愛迪生想出辦法把所有的蠟燭放在鏡子前面,集中光線讓醫生完成了手術。

    研究團隊稱在委託留美學生查閱文獻及求證醫學專家後得出結論為,最早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是1886年,愛迪生生於1847年。

  ●編纂者回應:

  有爭議的我們一一查證過

    “對這兩篇課文的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朱立奇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就有人質疑過《陳毅探母》的真實性,當時朱立奇就找到了位於四川樂知縣的陳毅紀念館的退休員工胡興模老人,也就是該文最初的作者。“胡興模老人告訴我,這篇文章是自己在紀念館工作時寫的,向他敘述這個故事的就是陳毅的胞弟陳季讓先生,文章完工後陳季讓先生也過目過的。”朱立奇説,由於這些生活小事不會出現在陳毅的生平年表中,所以以查閱年表等方式就確定故事為杜撰是不合理的。

    至於《愛迪生救媽媽》,朱立奇説江蘇教育出版社也對此進行過“考據”。“調查組説1886年才出現過急性闌尾炎這個名詞,但不能説名詞之前就沒有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最早的一例闌尾炎手術其實是出現在1723年。”另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經也出過一個《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系列美術動畫片,其中有一集《聰明的愛迪生》就描述了這個小愛迪生機智救母的故事。

    同時記者也查閱到,去年10月10日,有網友查到,美國1940年拍過一個電影《少年愛迪生》,該視頻中,的確有關於少年愛迪生利用鏡子反光照明的故事。

    朱立奇説,故事不是歷史,從目前來看,這兩篇既不是主觀造假,也並沒有造成什麼惡劣影響,説造假害孩子,有點“過了”。

    《遊子吟》 記者查閱發現,《遊子吟》本來確實只有6句30個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咪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而在課文中,被加入了“寫作背景故事”,敘寫了作者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逢衣、天明送別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陽光輝而觸景生情,聯想起母親的關懷之意,進而引出他50歲時寫的《遊子吟》,課文還配了3幅彩圖,相關教案中表示這3幅圖“可以形象地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和古詩。”

    研究團隊對此的評價是“原來瑯瑯上口的《遊子吟》,被費盡心思地包裝起來,仿佛農民家裏新買了空調,室內機上頗費氣力加做的木套,沾沾自喜以為是偉大的發明,其實臃腫而贅余”。

    《一顆小豌豆》 對這篇課文的最激烈批評在國慶期間,出自《收穫》雜誌社副編審葉開的博客。該博客稱,小學語文教材惡意篡改安徒生童話。他在博客中言辭激烈地表示,“小學語文教材裏大量出現的剽竊和篡改的劣質課文,比三聚氰胺奶粉還要危害深遠。”

    安徒生的這個小童話,描寫成熟了的豆莢裂開了,裏面的五個豆粒飛到廣大的世界裏去,各奔前程,對各自的經歷都很滿意。但是那粒飛進窗子“一個長滿了青苔和黴菌的裂縫裏去”的豆粒的經歷,卻是最值得稱讚,因為它發芽、開花,給窗子裏的躺著的一個小病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而課文改寫後,似乎只有那粒給生病女孩帶來快樂的豌豆最有價值,其他豌豆的選擇都“沒有意義”。

    葉開表示,這篇童話被篡改後,過分拔高了道德,欺騙了孩子。

  ●編纂者回應:

  選進教材就必然會修改

    朱立奇説,在文章選入教材時,確實會根據需要進行修改。“作家不是為了教材而寫文章,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將來會被選進教材,因此文章也會帶上一些時代的烙印和個人的色彩。比如使用了不夠規範的白話文,或是語法、用詞不規範等等。”另外,文章入選課文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時候限于篇幅、生詞,或是文章太深奧了,也會進行改動。

    另外在小學階段,語文兩個字應該理解成“語言、文字”,在這階段把字寫好,打好基本功,培養好語文學習的習慣是第一位的。到中學階段則是“語言、文學”,大學階段再升格為“語言、文化”。“小學生讀改編過的文章,並不妨礙再去接觸原文,這兩項是沒有矛盾的。”

    研究團隊將3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母親”、“母”、“媽媽”、“媽”、“娘”的課文全部列出篇目,並剔除那些“母親只是主體情節的點綴或僅起到穿針引線結構功能”的課文,從“人教版”、“蘇教版”和“北師大版”中分別精選出24篇、17篇和27篇(包括課文、選讀課文、略讀課文和習作)涉及母親與母愛的文章進行打分和點評。  

    打分的判斷原則是:是否符合公民社會價值多元化的要求、是否真實、是否有切實性。記者看到,在入選點評範圍的68篇文章中,只有4篇文章獲得了5分的評價,接近半數(33篇)文章的得分為負數。3個版本的教材所選文章的總得分分別是“-2分”、“-1分”和“0分”。

  ●編纂者回應:

  教材起的是“例子”作用

    教材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可能全部是經典,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從兒童、從快樂的角度來選文章。就以質疑的“經典缺失”為例,朱立奇説,這個質疑是站不住腳的,一來教材中有經典的文章,另外,所謂的經典是不是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也是需要討論的。教材在選擇文章的時候也都是從兒童的視角來選擇的。朱立奇説,指責教材太過重視道德教育、愛國教育,甚至用上“道德綁架”這樣的詞語也是不可理解的,對孩子的教育難道不用正確的、道德的例子,難道用不道德的?需要明確的是,教材所選的課文有限,所起的應該是“例子”作用,指望語文教材擔負起所有語文能力的教學任務是不現實的。教材只是將值得學習的文章挑出來,更多的還要靠課外閱讀來實現。

  【“一線用戶”怎麼看】

    就小學語文教材的問題,來自一線的聲音很有發言權。記者昨天也採訪了數位“用戶”——南京幾所小學的一線語文老師和學生。採訪中,幾位語文老師也表達了自己對語文教材的看法。“總體來説,感覺好的課文還是偏少了一點,兒童喜歡的課文少了一點。”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她感覺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教育意義太濃厚,擔負了愛國主義、親情教育等太多責任,表現也很直白,反而讓孩子喪失了閱讀的興趣,有時候連自己教的興趣也不大。“我希望能多看到一點文質兼美的文章。即是文章有主題思想,但是可以以文學的方式體現出來的,學生願意讀,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南京北京東路小學一名學生則告訴記者,要以欣賞的角度來面對教材裏的課文總是感覺有點難,“讀的時候就會想到要做題目。”這位五年級的學生告訴記者,如果要她給語文教材提點意見的話,她希望能多一點當代兒童文學的作品。“我最喜歡的作家是黃蓓佳,要是教材裏面能有我喜歡的《我飛了》之類的小説節選,學起來應該很有意思。”

  【教材會“變臉”嗎】

    語文教材屢屢被質疑,教材“變臉”還有多遠?朱立奇告訴記者,蘇教版教材其實年年都有“微調”,但要“大變臉”還不現實。

    朱立奇説,每年都會有讀者、老師、家長和出版社聯絡,提出教材中的小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出版社會一一核實,如果是硬傷,一定會改過來。所以每一屆學生拿到的教材都是經過“微調”的,但是要對教材中文章進行大改動,目前還不現實。國家對教材使用也有嚴格規定,除非課程標準有大的變化,否則教材是不會做大篇幅調整的。   

  【兩個辨析】

    1、《烏鴉反哺》

    挑刺: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被稱為“以美德綁架孩子”又一例。

    辨析:烏鴉反哺,成語,比喻奉養長輩的孝心。出自《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

    這種傳説至今為止除《本草綱目》中提及以外,暫無任何其他證據出現。將鳥類的這種行為模式解釋為報答母恩,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道德詮釋模式,其特點是以低級生物行為模式引喻高級生物行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為方式,相近詞如“羊羔跪乳”等。

    但是最近幾年在國外動物學家的研究中,在觀察群體生活的烏鴉時,確實有這種“養老”的行為出現,而在其它群體生活的鳥類中卻沒有這種情況。由此可見,烏鴉反哺很可能是古代國人在對日常現象的詳細觀察中所發現的特有的、獨立於其它鳥類的一種社會性行為,而並非是簡單的所謂“道德綁架”説法。

    2、《雲雀的心願》

    挑刺:“雲雀媽媽擦去頭上的汗水……”鳥類沒有汗腺,哪來汗水?

    辨析:擬人手法中,此方法似乎並無不可。否則豈非童話中的鳥獸會説話,都不符合科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