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廣州“父子兵”打造亞運獎牌 南海神廟裏生創意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1日 0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廣州亞運會倒計時

張海文(中)、張懿(左)和張聰(右)

  ——本報獨家專訪廣州美院教授張海文團隊

  9月29日下午,觀眾期盼已久的廣州亞運獎牌首次驚艷亮相,紅棉花、“廣船”、“廣繡”、“五羊雕塑”等嶺南文化標誌性元素出現在亞運獎牌上,引起觀眾的一片讚嘆!亞運獎牌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海上絲路。“海上絲路”是由誰設計的?這背後都有什麼故事?本報記者昨日獨家專訪了亞運會獎牌設計者張海文教授及其團隊——設計師張懿、張聰,揭秘了亞運獎牌誕生的艱苦歷程。

  圖\文 記者\劉宏宇、黃建華

  2009年1月16日,在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舉辦的“廣州2010年亞運會獎牌設計評審會”上,“海上絲路”脫穎而出,最終一舉奪魁,成為最後的贏家。有趣的是,這個設計團隊是一個“家庭兵團”——由廣州美術學院張海文教授和其雙胞胎兒子張懿、張聰設計師三人組成的。

  父親與雙胞胎兒子組團隊

  記者:父子設計團隊的組建經過是怎樣的呢?

  張海文:2008年9月,廣州美術學院接到了廣州亞組委的邀請,參加獎牌設計徵集活動。學院推舉我來領銜組成設計團隊應徵。我經過仔細斟酌後,決定選用我在各種重大設計項目中最得力的兩個設計助手,也就是我的雙胞胎兒子,組成“父子兵”設計團隊應徵。

  南海神廟裏産生創意

  記者:“海上絲路”的創意是怎樣産生的?

  張海文:通過考察古跡,我們認識到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外交通貿易史上的一個重要遺址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外國銀幣激發靈感

  記者:你們在獎牌的背面設計了一艘船,這艘船有什麼講究嗎?

  張海文:在調研中,我們在一些資料中發現了一枚特殊的銀幣。據史料記載,18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曾多次派出“普魯士國王”號等商船遠航廣州,國王還特別破例批准為首次遠航廣州的貿易鑄造了唯一一批鑄有廣州商人像的德國銀幣。該銀幣背面正中是即將遠航中國廣州的“普魯士國王”號,還有一個穿著清朝服裝的廣州商人。

  閉門謝客秘密工作

  記者:你們的設計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嗎?

  張海文:是啊,我們跟亞組委簽了保密合同的,如果泄密就要罰款200萬元。我們白天照常上班,到了晚上就閉門謝客,躲在家裏的工作室中,常常要幹到深夜兩三點鐘。

  評審答辯:只用了20分鐘

  記者:能講講你們的設計作品獲獎的經過嗎?

  張海文:答辯的時候是全封閉的,亞組委官員、專家評委、公證處公證員、媒體記者全部就位,只允許我一人代表團隊進入評審室,對獎牌設計方案進行陳述和答辯。前後不到20分鐘就結束了。我答辯完一齣來,等在門外的我的兩個兒子都“愣了”,別的設計團隊都答辯了至少1至2個小時,沒想到我的答辯時間這麼短。

  回家的路上,雖然對自己的設計方案很有信心,但由於不知結果如何,還是有點忐忑不安!車剛回到樓下,亞組委那邊來電話了,讓我們趕快返回亞體中心,要公佈評審結果。當亞組委官員宣佈評審結果的那一刻,我們太高興了!我們的“海上絲路”方案被評為一等獎方案,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設計精度達千分之一毫米

  記者:你們在工藝中採用高浮雕的技法,給造幣廠的製作帶來怎樣的困難?

  張海文:試製過程經過了多次打樣,難點在於獎牌是由一塊坯板一次成型,而獎牌的設計中有許多造型是銳角的設計,浮雕層次豐富,特別是弦紋非常精細,在衝壓過程中容易出現圖案模糊的問題和次品。實際上,生産與設計的激烈討論就在提高和降低0.1至0.3毫米間,設計精度達到千分之一毫米。最終,我們與造幣廠共同努力,在1毫米的浮雕高度中完美呈現了設計的內容。

  亞運獎牌名叫“海上絲路”

  獎牌正面:

  “紅棉花”融入設計

  獎牌正面的設計主題為“亞奧理事會會徽+廣州市花紅棉”。設計理念為:本設計將本屆亞奧理事會官方提供的會徽圖形和本屆亞運會主辦城市廣州市市花紅棉圖形有機融為一體,並將其提供的平面圖形設計成富有動感、立體感、時代感兼容的立體浮雕形態,強化了亞奧理事會會徽的核心要素——燦爛的太陽和舉辦地廣州市市花紅棉的主題。

  獎牌背面:

  海上絲綢之路呈現廣州精神

  獎牌背面的設計主題為:“乘風破浪,開拓進取”。設計理念是:以中國文化為底蘊,藍色文明、海洋文化為背景,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充分展現了嶺南人“乘風破浪,勇於開拓進取,敢為天下先”的獨特人文精神。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著名的商都、港口,有兩千多年的開放貿易歷史,一直以來以特有的藍色文明、海洋文化著稱。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近代革命策源地、嶺南文化中心地、改革開放前沿地。

  獎牌挂帶:

  “流動的海水”

  最終製作的亞運獎牌挂帶手感非常好,內有填充料,軟硬適中,熱轉印圖案細膩光滑,有絲綢般的質感,與海上絲路主題相吻合。挂帶圖案兩邊採用黃線機織包邊,細膩精美,色彩對比強烈,此創新是挂帶設計中的一大亮點。而文字部分,“廣州2010”和“第16屆亞運會”的英文同樣採用“廣繡”概念,織在挂帶上,極富立體感。

  包裝盒:凸顯嶺南元素

  包裝盒樣式是中國嶺南式的,與獎牌一樣,能表徵廣州的文化。吸收了中國傳統製作傢具中的“螺鈿”貝殼鑲嵌效果,用中國式的語言重新設計了包裝盒。新的包裝盒為木制,方方正正,啞光、含蓄,木紋細膩,四面雕刻了精細的銀色海水紋樣,時隱時現泛出七彩的星光。木盒內還專門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暗格,可收納獎牌的挂帶,非常規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