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礦工拒絕下井是“畫餅式”的權利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31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5日,國家安監總局在其官方網站全文公佈《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領導下井帶班暫行規定》,並公開徵求意見。規定明確,礦山企業井下作業人員有權在無礦領導下井帶班時,逐級彙報後拒絕下井。

  應該看到,這一規定是對7月初“領導下井”制度的一個完善。但該制度出臺後僅10天,7月17日陜西省韓城市桑樹平鎮小南溝發生礦難,結果是“沒有發現領導下井”;8月3日,黑龍江雞西恒鑫源煤礦發生礦難,結果更讓人絕望,“僅兩名領導升井成功”。顯然,“下有對策”在較量中勝過了“上有政策”。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個便是監督——當監督機制不健全時,領導不下井,礦工又能如何?

  國家安監局對上述公共政策徵求意見,這對於工作在地下礦山的礦工而言,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倖的事。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感覺是礦工又享受到了一項新權利——“拒絕下井”權,從此將有力促進礦領導下井制度的落實。

  然而,仔細品味這項礦工權利後又覺得,從現實情況講,這項新政策好像是“懸在空中”,礦工摸不到,也夠不著,徒有虛名。換句話講,這個權利現在對礦工而言,恐怕是脫離實際的。

  在現實資強勞弱的語景下,礦工能領到基本的工資福利就算不錯了。倘若讓礦工來監督礦領導,行使“領導不下井,我也不下井”權利,明顯過於天真。可以想見的是,如果礦領導對此不“感冒”,礦工又能奈何?是扣礦領導的工資,還是罷免礦領導的職務?恐怕這個選擇題目根本沒有選項。否則,倒有砸自己飯碗的可能。

  如果進一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即便真有了明確的細則,也不一定會保準執行到位,還得要有保證執行力的規定。就拿礦領導下井來講,早在2005年4月份,安監總局就發文,要求實行煤礦領導幹部下井帶班作業制度,並將其作為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一項重點監察內容。可是5年多過去了,礦難頻頻,仍鮮見礦領導與礦工一同下井。

  其實,類似“懸在空中”、“畫餅式”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是屢見不鮮:譬如某地規定進城務工人員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某省規定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多少個月之後,可以向資方索取欠額3到5倍的賠償;還有,住房公積金體系將農民工納入到覆蓋範圍之中等等。

  無論是農民可享受經濟適用房申請,還是煤礦領導與礦工一同下井,索賠N倍欠薪,以及農民工享受住房公積金,這些權利對於大多數農民工而言,他們“高攀”不起,更“享受”不到。就經濟適用房而言,因為農民工不需要在城裏買房子,即便是價格相對便宜,絕大多數也根本買不起。享受經濟適用房待遇遠不如享受按時足額領到工資、子女能在城裏上學等權利更為迫切,他們可能寧肯放棄經濟適用房這個挂在“墻壁”上徒有虛名的權利,而期待政府能保障他們急需的、且能夠摸得到的“貨真價實”的權利。

  所以筆者認為,制定這類公共政策缺乏理性而務實的態度,也彰顯了決策者形式主義作怪,可以説他們很少站在弱勢群體的視角設身處地來考慮問題,只求公共政策表面有 “閃光點”,看上去是利國惠民的措施,而全然不顧制度本身的是否有可行性。

  (吳睿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