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挾屍要價》真實性被質疑 撈屍人挨耳光(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0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玉泉稱獲獎照片並非當時的完整場景。完整的場景應該是: 兩船合力將屍體牽引到岸邊,撈起一具送到岸邊一具,再打撈下一具,盪漾的水波顯示船的划動 李玉泉供圖

  李玉泉表示,打撈屍體都是兩艘船合作,剛開始不會把屍體拉到船上,而是用繩子綁住屍體拖向岸邊淺水處,另外兩位英雄的屍體也是以此方式打撈上來。圖為打撈船正在打撈另一位英雄屍體 李玉泉供圖

  本報綜合消息 中國新聞攝影最高榮譽 “金鏡頭”獎頒獎盛典前晚隆重上演,一幅揭露社會公德缺失的作品 《挾屍要價》以全票贏得了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成為頒獎典禮上的焦點。中國新聞攝影 “金鏡頭”年度新聞圖片評選活動是中國新聞攝影界最具學術性和權威性的年度賽事,已連續舉辦了十八屆,被業內譽為中國的“荷賽”。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挾屍要價》照片第一次獲獎了。2010年1月23日,第18屆金鏡頭比賽暨華賽中國作品初評結果揭曉,《挾屍要價》獲得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2010年2月4日,中國記協主辦的“2009中國瞬間中國新聞攝影大賽 (第三屆)”揭曉,《挾屍要價》獲一等獎。

  長江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李玉泉昨日刊文,質疑《挾屍要價》照片真實性。

  此前曾有媒體質疑照片真實性

  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長江大學的15名學生在長江寶塔灣河段救起兩名少年,不幸的是有3名大學生被江水吞噬。事件中,有媒體報道,當地打撈公司“挾屍要價”,拖延救援,致慘劇發生。輿論譁然。

  這張照片在《華商報》發表、經《新京報》轉載後,《南方週末》記者楊繼斌經過調查2009年11月4日在湖北荊州發出了《大學生救人溺亡隱情調查:“挾屍要價”另有其人“見死不救”漁民被冤》的調查報道,長江大學宣傳部長李玉泉也向新聞媒體通報了事實真相,並在2009年11月16日在自己的署名博客上發表了《“牽屍談價”:不能不説的事實真相》的文章。

  《華商報》和《新京報》對照片的解讀是:船頭著白色襯衫者陳某與老師、學生牽著屍體談價。事實是:在打撈中,兩條船共同作業,撈到後要迅速地用繩子拴著手或腳,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處不容易把屍體撈上來,要牽引到岸邊再撈起。著白色襯衫者手牽屍體揮舞手臂是指揮岸上的人們配合將屍體打撈上岸。但誤讀的結果使“牽屍靠岸”在《華商報》和《新京報》的報道中變成了“牽屍談價”。李玉泉指出,該照片在《華商報》和《新京報》發表時署名為“真真”,現在獲獎人為“張軼”,“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兩個名字可能用的都是假名”。

  消息誤傳老人被指責謾罵毆打

  李玉泉認為,將這張照片命名為《挾屍要價》是假新聞,他質疑為何這樣一張照片能在全國屢屢獲獎。李玉泉認為,《華商報》和《新京報》對照片的誤讀誤導了全國大眾,各種媒體口誅筆伐,人們在網上發帖咒罵“漁民”的沒有人性,甚至咒罵“荊州人”的“冷血”。儘管調查報告已經公佈,有關方面已經澄清,但“非事實”的造假新聞在社會中一直傳播並引起人們對這個社會或人性的“失望”。

  李玉泉稱,完整的場景應該是:兩船合力將屍體牽引到岸邊,撈起一具送到岸邊一具,再打撈下一具,盪漾的水波顯示船的划動。據有人證實,這名撈屍人不姓陳,而是叫王守海。

  漁民陳凱説“撈到人,我們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撈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時給包煙。”可見,如果談價,也不是由船上從事打撈的這些人。因為我們對“漁民見死不救”的誤傳,已經使本來應該列入“救人集體”的兩個老人現在不敢出江,不敢見人,不敢與人打招呼。老人在寶塔灣賣魚。他被人打了三個耳光,腰上踹了一腳。“無數的磚頭瓦礫向我扔來,幾百人圍過來,他們大聲指責謾罵,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這個沒良心的老東西,見死不救的畜生。”最後,船被砸了,漁網也被燒了。

  長江大學建議有關部門核實

  在8月5日公佈《挾屍要價》照片獲得全國攝影藝術展記錄類銀質獎之後,長江大學宣傳部已經向“全國攝影藝術展評委會和各位評委”發出了“就張軼《挾屍要價》照片獲全國攝影藝術展記錄類銀質獎致評委會的公開信”。昨日,就該照片獲得“中國新聞攝影最高榮譽”,長江大學發出呼籲:1、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核實照片的真實性和新聞性;2、建議組委會和評委會撤銷該照片的獲獎資格;3、通報作者的弄虛作假做法,以杜絕以後評獎中類似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