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超級細菌"其實不可怕 應制止濫用抗生素(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9日 08: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超強抗藥性細菌現身多國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 一種對大部分抗生素均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突然現身。多國專家就此指出,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雖然難以治療,但比較容易防控,如果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它就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而這次事件的教訓是,應該堅決制止濫用抗生素。

  法國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專家帕特裏斯諾曼德在接受法國《觀點》雜誌網站採訪時説,“超級細菌”與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同,它所攜帶的“新德里金屬蛋白酶—1”(簡稱NDM-1)基因能夠合成一種酶,令絕大多數抗生素失去效力,這其中也包括用於治療具有廣泛抗藥性細菌的終極藥物——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但“超級細菌”主要通過手和污染物品感染人類,而非空氣傳播,因此需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尤其是冰淇淋和色拉。

  “超級細菌”之所以引起全球關注,是因為本月11日發表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的一篇論文。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家亞歷山大凱倫指出,“超級細菌”與其他細菌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特殊的機制。常見的抗藥細菌不能將抗藥基因“傳”給其他細菌,而新研究則表明,NDM-1基因可以在細菌間轉移,導致更多“超級細菌”出現。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傳染性”是該“超級細菌”令人擔憂的一個重要原因。

  凱倫還表示,這並非是歷史上出現的首個“超級細菌”,雖然美國將其視為需要優先重視的問題,但它也只是“我們正在跟蹤的非常嚴重的細菌之一”,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在美國比較普遍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或其他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抵抗型細菌等“超級細菌”更危險。

  目前,對“超級細菌”起作用的抗生素有兩種,一種是多黏菌素,另一種是替加環素。但英國衛生防護局抗藥性監測實驗室負責人戴維利弗莫爾告訴新華社記者,多黏菌素具有毒副作用,而替加環素只能用於治療部分種類的細菌感染,因此它們都不適合大規模使用。

  不少專家強調需要引起重視的一點是,“超級細菌”的出現與抗生素的濫用是分不開的。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便是如此,南亞地區的抗生素濫用情況就很普遍,病菌的抗藥性情況比較嚴重。因此,應該堅決制止濫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