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申遺"花了十幾億元 申遺者應自報丹霞申遺賬本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2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福建泰寧丹霞地貌(2009年5月16日攝)。新華社發(余和平 攝)

  新華網廣州8月13日電最近,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等六個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後,一些網友欣喜之餘提出:這六個景區為“申遺”花費的資金總額達十幾億元人民幣,這些錢到底花在哪兒了?景區“申遺”成功後,當地政府為了按期歸還銀行貸款,景區門票是否會大幅漲價?如果景區門票不漲價,又該如何償還鉅額的貸款?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對相關景區的負責人及申遺專家等進行了採訪。

  “申遺”花了十幾億元,到底花在哪兒了?

  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都花在哪兒了?近日,中國丹霞地貌申遺專家組組長、中山大學教授彭華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經過粗略估算,中國丹霞地貌“申遺”的投入是十幾億元,主要花的“大錢”有幾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改線和擴建、景區“三線下地”和衛生設施建設等。比如崀山的一條過境公路從景區內遷出,花了1.5億元。這樣景區裏以後只有旅遊道路,車輛大大減少,對於內部環境整治和遊客安全都有利。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包括博物館、遊客中心、管理中心、監控中心和各種監測設施(水環境、大氣環境、地質災害、森林防火、旅遊點監測)等。比如丹霞山、龍虎山都新建或擴建了博物館。

  三是景區綜合治理,主要是拆遷景區裏不合理或有礙景觀的建築和各種服務設施,搬遷核心區內不適宜發展或有礙發展的村莊,景區內設施和村莊的整治改造等。比如丹霞山“申遺”的總投入是1.2億元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就用在拆遷上,拆了景區內的8座賓館等。湖南崀山拆遷、改造村莊民居4000多間,目標是今後家家可以達到辦農家樂的條件。

  此外,還有幾筆“小錢”,主要用於“申遺”過程中,包括景區內步行道修整、改造、新建,觀景臺、服務點、標識系統的新建和改建等。

  而就申遺工作本身的花費,包括規劃編制、研討會、論證會、國際諮詢、公共活動等費用則比較有限。以貴州赤水為例,僅花費了400萬元。

  記者從各個遺産地了解到,景區“申遺”的資金主要都是用在以上幾個方面,只是由於各個景區環境整治量等方面的不同,需要的費用也不盡相同。

  據韶關市丹霞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侯榮豐介紹,丹霞山“申遺”的投入主要用於環境綜合整治和遺産地保護。其中環境綜合整治包括有礙觀瞻建築物的拆除、舊村改造、廁所和道路牌指引、拆遷區綠化等,遺産地保護則包括保護站建設、大氣水文氣象等各種監測設施的建設、丹霞山博物館新館的建設等。

  景區門票不漲價,貸款怎麼還?

  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要求,“中國丹霞”地貌景區不得擅自隨意提高門票價格;涉及門票價格調整的,要提前半年向社會公佈,並按規定程序履行相關手續後方可實施。那麼,不提高門票價格,景區是否有能力償還“申遺”的貸款?

  “事實上,景區靠門票提價來增加收入是短視的。”彭華説,在整個旅遊消費裏,門票只佔10%-15%,大量的消費花在吃、住、行、娛、購上。門票提價與收入的增加並不成正相關,甚至還可能産生負面效應。門票太高可能把很多人擋在門外。相反,維持穩定價格,採取其他相應措施,比如擴大服務性消費等,對於整個旅遊收入乃至周邊城鎮和鄉村發展的拉動效應更大。

  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等景區表示,短時間內並不打算通過門票提價來增加收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景區就無法償還貸款。

  崀山“申遺”共投入4.5億元左右,其中包括國家項目資金、省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處長周建新告訴記者,銀行貸款的1.55億元將主要靠兩個方面的收入來償還。一是門票,雖然景區承諾門票三年內不漲價,但目前遊客已經明顯增多,比去年同期相比翻番;二是靠經營項目,目前已經計劃實施的有索道建設項目和環保車項目,這些項目都將為景區增加新的收入。

  據侯榮豐介紹,丹霞山“申遺”的資金中,國家和省共投入4500萬元左右,韶關市籌措一部分,還有就是貸款幾千萬元。目前景區償還貸款的壓力並不大,今後將主要通過完善設施、增加服務來提升遊客的數量。2009年丹霞山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門票收入4000多萬元。丹霞山成功申遺後,遊客數量已經增長了近一倍。如果每年的遊客數量可以突破100萬人次,以現在丹霞山日常門票每張100元來計算,年收入可以達到1億元左右,償還貸款是沒有問題的。

  赤水市申請世界自然遺産辦公室主任呂平説,赤水“申遺”投入的2億元基本都是銀行貸款,這些貸款前三年全部由遵義市和貴州省財政貼息,三年後如果赤水市政府還款仍有困難,省財政還將再貼息兩年。赤水有多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旅遊旺季都是一房難求。未來二至三年內,赤水將大力完善景區內外的各種服務設施,整個旅遊業將迎來一個跨越式發展。而銀行貸款還款年限是12年,三至五年以後,即使景區門票價格不上調,按期還貸的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申遺”,是為保護遺産還是為發展經濟?

  “申遺”成功對遺産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雖然各地對“申遺”成功的前景都有著各種期待,但保護世界遺産的責任同樣讓他們不敢掉以輕心。

  湖南省新寧縣宣傳部副部長陳湘運説,“申遺”的目的是想提高崀山風景區的知名度,打響旅遊品牌。但申遺成功後,當地也將嚴格按照《湖南省崀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對景區進行保護和管理。

  貴州省世界遺産申報管理辦公室主任傅玉良説,“申遺”成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是難以估量的,但這也意味著保護的責任更大。保護不好,聯合國世界遺産委員會不僅要摘牌,還會將其列入世界瀕危遺産名單。“申遺”成功後,保護是第一位的,利用是第二位的。保護好了,才能可持續利用,也才可能發展。只想通過申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肯定拉不動,只有把各項保護措施都完善了,才能真正拉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侯榮豐説,不可否認政府“申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利用“世界自然遺産”的品牌力量來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拉動經濟發展。但“申遺”成功之後,在聯合國世界遺産委員會和全世界遊客的監督下,政府在開發利用的時候無疑會慎之又慎,提高資本進入的門檻,一些可能對景區造成不良影響的項目都會被拒絕,這對世界遺産本身來説也是有好處的。而此前為了“申遺”,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客觀上已經給遺産本身帶來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其實從 申遺 的目的來説,保護世界遺産和發展當地經濟並不矛盾。”彭華認為,一個地方“申遺”是對資源保護的選擇,是對遺産保護公約的承諾,是一種責任。“申遺”本身意味著要接受監督,等於是給自己戴上了一個“緊箍咒”,每走一步都要承諾保護,所有行為都要體現保護。同時當地政府肯定也要考慮到,“申遺”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這是一個可以做到兩全的選擇,既做到保護遺産又做到促進發展,達到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