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九成家長歡迎老師家訪(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5日 1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經的家訪現在的溝通 袁野繪

  一個事例

  60多年前,烏克蘭的巴甫雷什中學來了一位叫高裏亞的差生。他的老師來到他家,發現他的父親早逝,母親入獄。根據家訪了解的情況,這位老師對症下藥,從此,高裏亞好像變了個人。

  這位老師就是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一生中教育轉化過178名“難教育的學生”。

  一個倡議

  “以制度規定教師家訪的具體要求,是為了糾正近年來嚴重忽視家訪而採取的果斷措施,試圖以制度喚起並逐步強化對家訪的重視,我十分讚許這種意圖。”

  “重提家訪,使我們聽到了素質教育推進的腳步聲。研究好這個既有時代精神又有優秀傳統的教育課題,一定會給我們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專家 陶西平

  對於60後、70後,老師家訪是兒時溫暖的回憶,家訪時,老師説過的話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遺憾的是,如今,家訪漸漸成了“傳説”。

  連日來,記者對30名小學生家長和20名初中生家長的調查顯示,只有5位家長接待過老師的家訪,其餘的家長一頭霧水——“現在老師還家訪嗎?都沒聽説過!”

  無獨有偶,8月4日,某小學三年級班主任邱老師向記者展示了學校統一印製的十張家訪回執單,“學校要求老師利用假期去家訪,至少去十個孩子家。但我們老師幾乎都沒去,這些單子找幾個朋友同事互相簽下名就對付過去了……”

  為啥不家訪?

  原因一:老師忙

  “忙,忙,忙!”在回答記者提出的“為啥不去家訪”時,幾位班主任都把“沒時間”作為理由。一位初二班主任説:“我們班50來個孩子,住得很分散,我早上7點到校,下午放學後還要批改作業和備課,實在擠不出時間去學生家。”

  原因二:學生忙

  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嚴老師認為:“不單是老師忙得團團轉,孩子和家長也都忙,又是補課又是特長班,時間很難碰到一起。”

  原因三:有隱私

  也有老師向記者反映:“有的家長格外注意保護家庭隱私,比如我們班一個女生的家長,我幾次想去家訪,都被她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再婚’‘離異’……存在這些情況的家長都不願意讓老師知道家裏的情況。既然人家不樂意,我幹嘛還自討沒趣。”

  盼訪又怕訪

  “儘管現在通訊方式很便捷,但明擺著的,那些都不如面對面地交流真實。”王女士説,“女兒已經上五年級了,老師從來沒來過家裏,倒是隔三岔五把我們叫到學校去,讓人感覺挺沒面子的。”

  記者調查發現,近九成的家長都歡迎老師家訪。趙先生説:“有些老師覺得發短信、上QQ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但我感覺那些方式都冷冰冰的,文字也多是命令式的。家訪不應該被替代。”

  但也有家長對家訪不感冒,劉先生説:“我兒子以前的班主任倒是來過家裏,可孩子的事兒沒説幾句,總是講她家的困難,搞得我心裏挺不舒服。”

  替代行不行

  平時忙,為什麼假期也不去?一名姓楊的班主任説:“現在老師和家長的聯絡其實是非常密切的。每天我都會通過‘校訊通’向家長髮布孩子的有關信息。除此之外,我還為家長建立了QQ群,家長還可以登錄我的博客留言,再加上電話和短信,渠道是很多的。我覺得不一定非得去家訪,只要達到溝通的目的就可以了。”

  如何看待新時代的家訪?瀋陽市優秀教師、七中的張芳説:“我們班有個孩子,跟爺爺奶奶住,總是不完成作業。我到了他家,發現爺爺奶奶特別溺愛他,他媽媽想管卻不好下手。針對這種情況,我和他談心,讓他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也引導他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家訪後,孩子的情況明顯好了起來。”

  “家訪不只讓孩子感到親切,對家長也是一種尊重。有時候把家長找到學校,家長會比較不舒服。到家裏去,心平氣和地談孩子的問題,家長很容易被感動。”張芳説,“由於一些客觀條件限制,現在家訪的面小了。但老師一定要抽出時間去家訪,特別是對那些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

  遼寧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李然認為:“家訪是教師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去影響家長的教育行為、指導家庭教育的一種優質服務;在家訪的相互溝通中,家長不但可以了解一些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更能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從而強化家長必須參與學生教育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