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廣州日報:防開發商以資金鏈斷裂要挾調控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4日 0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房地産市場理應樂見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唯有這樣才能推動房價回歸理性。但調控部門須未雨綢繆,防範開發商以資金鏈條斷裂要挾政策轉向。

  監管層近日對房地産信貸風險發出密集警告,而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在持續的樓市調控下,部分開發商已出現資金鏈緊張風險,除了求助代價高昂的信託融資渠道,不少小型開發商無奈選擇出讓股權。

  “新國十條”實施至今堪稱為“百日新政”,而目前的市場狀況則是“價高量縮”,成交低迷,價格卻保持高位運行,用“僵局”二字來形容可謂貼切。“僵局” 絕非調控政策的理想結果,恰恰相反,它意味著市場觀望情緒非常濃重,買賣雙方心理落差無法彌合,更像是市場機制調節失靈的表現。對於買賣雙方而言,大家都在試探對方的變化底線,購房者的弱點在於剛性需求爆發,而開發商的弱點則就在於資金鏈條的斷裂。而在筆者看來,當下已經到了買賣雙方博弈對決的尖峰時刻。

  從4月份到10月份前後,累積半年的剛性購房需求存在集中入市衝動,並可能使房價轉身向上導致調控政策失敗。而開發商的資金鏈條斷裂固然可能迫使開發商主動降價,打破市場僵局,但同樣也存在房産開發風險向金融風險蔓延的可能性,並掣肘調控當局而放鬆政策力度。筆者當然希望金融機構能夠扛住房價下跌壓力,但是從歷史上房産調控的經驗看,除了銀行單方面的風險承受能力外,還應該做好更加全面的政策準備,才能夠真正遏制房地産市場資金斷裂風險的蔓延。

  中國房産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案例是1995年海南樓市泡沫破裂,炒房者和開發商幾乎是棄房而逃,爛尾樓到處都是。彼時海南人口不過佔全國人口的0.6%,而積壓商品房的面積卻佔全國10%以上,泡沫破裂導致海南經濟一蹶不振達十年之久。而在海外市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與此類型相同,其結果是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筆者重述這些案例是想提個醒,只有調控部門對於開發商資金鏈條斷裂做好了充足準備,才能夠保證調控政策延續,其中的政策把控要害在於,房價下調合理,但不能演變成為房産行業的全面崩盤。否則,調控部門很可能由於擔憂波動劇烈而導致政策落實半途而廢。

  需要未雨綢繆的政策至少包括如下幾項:其一,對於開發商資金鏈條管控同樣應該建立起“有保有壓”的政策措施。筆者建議,鋻於房價僵局依舊,因此不妨把是否主動調降房價作為確定信貸投放的標準之一,由此不僅能夠促動開發商主動降價,還能夠形成資金保障機制。其二,建立起財政資金主導的房産“平準基金”,主要用於收購開發商資金斷裂造成的爛尾房産,並負責完成爛尾房産建設、重新推向市場。由於爛尾房産收購價格很低,此舉不僅能夠避免樓市崩盤導致經濟蕭條,也能夠保證房産供給規模最終平抑房價。其三,儘快建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其核心含義是,即便銀行倒閉了,存款儲戶仍能保證自己絕大多數本金的安全,借此來遏制住金融機構風險蔓延為社會危害的可能性。

  房地産市場理應樂見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唯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推動房價回歸理性,但與此同時,調控部門須未雨綢繆,防範開發商以資金鏈條斷裂要挾政策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