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網曝中山陵申報"雙遺"卡殼 管理局:哪來的消息?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7日 0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網上有消息稱,嵩山歷史建築群被確定為今年中國唯一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這就意味著南京中山陵與世界“雙遺”失之交臂。消息還透露,今年中山陵擬建約1.5萬畝自然保護區,為四方城和大金門“加頂”,採取多種措施“升級”。

  那麼,中山陵申報世界“雙遺”是否真的卡殼了,申報過程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昨天獨家採訪了中山陵園管理局巡視員余金保,沒想到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一番説法。

  中山陵園管理局 駁斥 “卡殼説”

  -申報世界“雙遺”文本還沒遞交

  對於中山陵申報世界“雙遺”卡殼一事,余金保感到不解。“怎麼會有這事呢?那裏來的消息?我們根本就沒有向世界遺産委員會提交申遺報告,這個消息不準啊!”余金保説。

  余金保解釋,中山陵申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前期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項目本身已經通過省市政府批准。年初,中山陵已經進入國家住建部的《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産預備名錄》,這標誌著中山陵風景區獲得了申報世界“雙遺”的第一張“入場券”,邁出了“申雙遺”的重要一步,也就是説,中山陵風景區國內初審通過了,接下來就需要撰寫文本等工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遺”文本,然後再由世界遺産委員會專家實地考證。不過,申請“雙遺”文本和國內申請文本要求不同,需要中英文對比,目前文本還沒有撰寫好,哪來的申報世界“雙遺”卡殼?

  -年底完成“雙遺”文本撰寫

  早在6月12日,2010明孝陵文化節上,記者在採訪余金保時他就明確表示,每年國家住建部上報世界遺産中心的文化和自然遺産分別只有一個。因為中山陵申報文本還沒撰寫完畢,根本就無法申報世界“雙遺”。

  對於中山陵申報世界“雙遺”下一步如何打算,余金保表示,近期他們將就申報世界“雙遺”一事向南京市政府做專門彙報。屆時,南京市政府聽取彙報後將組建市一級申報世界“雙遺”領導小組,進行申報世界“雙遺”工作。預計在本月底下月初,南京將邀請省內著名專家學者就申報世界“雙遺”開個專家諮詢會,主要按照申報世界“雙遺”十條標準對中山陵各類資源重新梳理、分析,形成專家意見。國慶前,他們將再邀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諮詢。在兩次專家諮詢意見的基礎上,起草申報世界“雙遺”文本,爭取在年底前完成文本撰寫工作。同時邀請國家文物局進行幫助,將申報文本送於世界申報“雙遺”委員會,爭取明年申遺成功。

  -自然景觀是“申遺”軟肋

  記者了解到,中山陵“雙遺”的範圍擴大到整個中山陵風景區。余金保説,申遺的範圍共有31平方公里,包括了明孝陵、紫金山等地域。

  對於中山陵申報世界“雙遺”,余金保説,中山陵風景區申報世界“雙遺”既有優勢也有不足。中山陵風景區蘊藏著眾多文化遺産,有文物古跡200多處,遠至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墓,六朝時期的祭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以及一大批功臣陪葬墓和嬪妃墓。這些文物古跡和古建築,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歷史文化內涵,這個優勢很明顯。

  但另一方面,自然景觀成為中山陵申報“雙遺”的“軟肋”。余金保説,“中山陵風景區森林面積達3.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擁有10大水系、15處湖泊、600多種古樹名木,但中山陵沒有特別高的山峰,最高的山峰海拔也就448.9米,比起名山大川,奇峰怪石有很大的差別。除了這些之外,中山陵的地質、地貌、山體是很有獨色的。”王宏斌 孔小平

  -相關鏈結

  中國目前有四處

  世界“雙遺”

  所謂“雙遺”,是指文化遺産、自然遺産。目前,我們國家一共有四處世界“雙遺”。

  1、泰山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批准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泰山雄偉奇峻,群峰起伏,主峰突起,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宗教發祥久遠。

  2、黃山

  1992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中外,號稱“天下第一奇山”。作為中華文化名山,更是源遠流長。

  3、峨眉山-樂山大佛

  1997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自然景觀雄秀神奇,佛教文化千年不衰。樂山大佛通高71米,為世界最高彌勒石刻大佛。

  4、武夷山

  1999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四個保護區構成該遺産主體。(王宏斌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