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聯播 >

[視頻]【走基層•春耕調查】河北曲周:春耕中忙碌的“科技小院”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8489479bbbb4654a69962f55388929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眼下正值春耕季節,也是農技推廣最要勁的時候。在河北邯鄲曲周縣,當地農業部門和中國農大合作建立了“科技小院”。中國農大的師生們在科技小院一住就是三年,致力於打通農技推廣的“最後一公里”,那麼這群從北京校園來到莊稼地裏的研究生是怎麼讓曲周的農民接受自己的呢?

  這兩天白寨鄉的大部分麥地都澆了返青水,氣溫轉暖,是施肥和除草害的關鍵時期,“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給附近的村民們講課培訓。這天晚上,“科技小院”到王莊村講課,今天講課的是新人王光州,他剛來才一個月,這是他第一次講課。

  講課結巴的現場

  因為緊張,王光州語速有點快,説話有點結巴,準備的幻燈片文字也比較多,十幾分鐘以後,村民們有點坐不住了,有的就開始交頭接耳,縣裏服務站的農技推廣員老黃趕緊上來幫忙。

  白寨鄉農技推廣區域服務站站長 黃文超:剛才講的,光州講的口音不太對,咱是老鄉呢,我再重新給説説,不用歡迎了。

  和小王一樣,來“科技小院”的每個學生要過的第一關就是——“語言關”。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 楊玲:像我們説看看,他們説貓貓,剛開始我就真的聽不懂。

  語言關對於這些農大的師生來説,還不算難,最難的還是如何取得農民的信任,讓他們接受自己推廣的農業技術,真正把技術種進田裏。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  趙鵬飛:同一塊地裏我劃成不同的小區,我這塊地按你農民的正常施肥情況來施,然後這塊地就按照我的來施,讓農民看到這種效果,到最後我這塊地雖然説肥料量上得少,但是跟你的産量也沒多大差異,甚至後期遇到了災害性天氣,比如大風天氣的話,你那個倒了,我這個沒事。

  2009年10月,“科技小院”剛建成不到半年,師生們通過科學的田間管理,沒有增加任何的投入,在白寨鄉北油村的280畝示範田裏,第一次試驗就增産了16.7%。村民們開始對這群北京學校來的人刮目相看了。

  白寨鄉甜水莊村民 趙亞南:原先的産量六七百斤,現在到了一千斤了,不認識這點不行啊,平均産量普遍提高了,個別産量達到1200斤,有啥不相信的。

  而讓“科技小院”的師生們決定留下來的還有一件事,博士生曹國鑫給我們看了看他曾經拍過的一張照片,當時一個農民正在告訴他自己辨別農藥的辦法。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 曹國鑫:然後他就把肥料蘸一手指頭,然後放在舌頭上,然後他就告訴我,拿這舌頭嘗這肥料啊,如果燒舌頭,這肥料是真的,如果放在嘴裏頭一點味都沒有,這是假的。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 郭孟楚:我們是感到非常的震驚,我之前從來不敢想象,農民會用這種冒險的方式,對他們身體有損害的方式來辨別農藥的真假,那麼當時看到之後,我們就決定要留下來,因為我們感覺到農民需要我們。

  在曲周縣和農民同吃同住、和當地農技人員一起給農民們推廣農業技術的經歷,也加深了這些學生們對學科和專業的理解。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 趙鵬飛:就好比説一項非常簡單的追肥技術,我去年教給了一個農民,到今年的時候再去問這個農民,農民就會非常正確地告訴我這個答案,然後他還説這不是你去年告訴我的嗎?當他説這句話的時候,你就會從心底裏面感受到我在這兒呆了一年真是沒有白呆,我做的科研工作跟我的人生價值真正地結合到了一起,我覺得特別幸福。(視頻編輯:張貝龍 文字編輯:黃杏潔)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