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聯播 >

[視頻]【走基層蹲點日記】愛心小院:39個孩子一個“媽”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4日 19: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d4116a61bce405f8abf61d20ed6fa15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在河北省灤南縣洼裏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裏,生活著一個特殊的大家庭。39個殘疾孩子,在同一個屋檐下免費吃住、免費讀書。這些孩子們有一個共同的家長,就是這個小院的女主人高淑珍。14年來,高淑珍一家節衣縮食、含辛茹苦,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命運也許對這些孩子不公平,但真情“母愛”呵護著他們的人生。《新聞聯播》從今天起播出《走基層》系列報道“愛心小院”蹲點日記,今天播出第一期“情緣”。

  高淑珍家的院落與左鄰右舍似乎並沒什麼兩樣兒。然而,這裡每天傳出的孩子們的笑聲,又讓這個小院兒顯得有些特別。在高大姐家採訪的半個月裏,我們每天都在感受到一份已遠遠超越了親情的愛。

   初春的洼裏村依舊十分寒冷,但每天清晨四點,這個小院總會準時升起煙火。

   正屋裏的三十幾個孩子睡得正香。而高淑珍一家和志願者已早早起床,開始為他們準備早飯。

  高淑珍:這個穿不了。

  記者:我看其他孩子好多都能自己穿?

   高淑珍:其他有的鞋穿不上,有的褲子穿不上。

  三十幾個孩子大多行動不便,有些甚至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幾年前,縣裏曾提出讓他們到縣裏的特教學校學習,但高淑珍擔心那裏人手緊,孩子們得不到最精心的照料,再加上為了給孩子治病,許多家庭已十分貧困,無力承擔縣裏學校每月60元錢的生活費,因此,孩子們就這樣留了下來。

   吃過早飯,高淑珍的女兒王國光開始給大家上課。由於39個殘疾孩子的年齡和智力水平參差不齊,因此雖然同在一間教室,卻被分成了一年級到初一七個班。

   王國光:二乘以七。

   學生:14。

   王國光:二八得?

   學生:得八。

   王國光:不對,二八得?再説一遍,二乘以八得。

   學生:16。

   其實,這個小院的第一位學生,是高淑珍自己的兒子王利國。四歲那年,小利國患上了重度類風濕,雖然最終保住性命卻落下了殘疾。兒子七歲那年,高淑珍帶著他去學校報名,被校方拒絕了,這也成了高淑珍多年的心痛。

  高淑珍:我(從教室)往外抱孩子,孩子抱著桌子腿直蹬啊,説媽,你不讓我唸書,你咋你不讓我念呢?我説走吧,人家不讓在這,咱們回家,媽教給你。兒子説你會?你也不會啊。

   高淑珍自己一個大字不識,但她不希望自己殘疾的兒子也成為文盲。可是找誰來教兒子識字呢?高淑珍把目光投向了當時正在讀高中的女兒王國光。

  王國光:我媽説別念了,咱們也沒那麼多錢。我知道她心裏不是這麼想的,她心裏實際上樂意我上學

   為了替母親分憂,思來想去的王國光最終退了學。從此在自家的炕頭上,姐弟倆一個教一個學。

  高淑珍:講課,就得一章一章講,我尋思有三四個孩子,他姐一講不都會了嘛,還有個伴兒。

  於是高淑珍把附近村裏患侏儒症的趙洪剛,腦癱的張傑幾個殘疾孩子領回了家,和兒子一同上課。

  王國光:我媽就把西屋兩間當教室,買了兩個桌子,四個板凳,還是我小時候那樣的小黑板,給我買了一盒粉筆,我就教他們。

   高淑珍打算接收殘疾孩子上課的事兒很快傳開了。劉雙,就是那個時候被她接過來的。

  高淑珍:我接她的時候,(她們家)床上鋪的都是化肥袋子,甚至門上使倆麻袋接一塊當門簾子,就沒門。你看劉雙這一戶,看著心裏心酸,我因為這個就説我掙著好人的錢去,我不收殘疾孩子的錢,我不掙你們的錢。我一分錢也不要。

  劉雙:高媽媽説,我們這裡收的孩子全都是殘疾,吃住,包括學費全都不要,

   原本是圓自己殘疾兒子一個上學夢,可不承想,兩年的時間她竟接納了30多個殘疾孩子,內心的善良讓她“上學免費”的承諾脫口而出,但也正因為這句承諾,讓高淑珍一家人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

  愛心小院男女老少40多口人,十幾年的花銷不是小數目。那麼高淑珍到底靠什麼來養這一家人呢?家裏人能理解她嗎?歡迎您繼續關注《走基層》“愛心小院”蹲點日記。

  (視頻編輯:蘇志剛 文字編輯:黃杏潔)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