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調查 >

《新聞調查》 20120303 他是雷鋒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4日 21: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採訪人物】

    胡 興 雷鋒生前所在團運輸連指導員

    喬安山 雷鋒的戰友

    董興喜 八一電影製片廠

    冷 寬 海軍原副政委

    季 增 雷鋒生前所在團原攝影員 

    張淑琴 喬安山妻子

    周道海 雷鋒生前所在團副政委 

    喬婷嬌 雷鋒紀念館講解員

    盛 會 雷鋒生前所在團運輸連連長

    張興吉 雷鋒班第一任班長

    龐春學 雷鋒班第二任班長

    曲建文 雷鋒班第四任班長

    楊東順 雷鋒班第五任班長

    周方和 雷鋒班第六任班長

    張思榮 雷鋒班第七任班長

    曾樹林 雷鋒班第八任班長

    祝星發 雷鋒班第九任班長

    付麗瑩 雷鋒班第十任班長楊宗波的妻子

    宋若波 雷鋒班第十一任班長

    馬洪剛 雷鋒班第十二任班長

    王顯榮 雷鋒班第十三任班長

    王 威 雷鋒班第十四任班長

    李仕庫 雷鋒班第十五任班長

    朱 華 雷鋒班第十六任班長

    鄭金寶 雷鋒班第十七任班長

    趙宏光 雷鋒班第十八任班長

    李有寶 雷鋒班第十九任班長

    齊 兵 雷鋒班第二十任班長。

    李桂臣 雷鋒班第二十一任班長

    吳錫有 雷鋒班第二十二任班長

    薛步瑞 雷鋒班第二十三任班長

    CCTV消息:2012年2月23日,在瀋陽軍區雷鋒生前所在團的雷鋒班裏,幾個戰士正在瀏覽以雷鋒班命名的微博。

    這個是説雷鋒在照片造假的,像這樣的,不用回他,在你讓他去寫日記,寫完他能拿去給別人看嗎?就是不用搭理他。

    微博開通是六天前的事,當天的粉絲數已超過了7000,並且還在以每天1000的速度上漲,而在微博的評論和轉發中質疑雷鋒的聲音也不少。

    胡興(雷鋒生前所在團運輸連指導員):説實在話,當時開了之後我才發現,確實是壓力太大了,我一旦開了這個微博,一旦認證了之後,我感覺我們肩上擔子更重了,特別是這塊陣地的話是比以往的一些更難對付的事。

    整個展覽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雷鋒生平。

    在現在價值多元的社會質疑看來無法回避,而遠在六百公里外的北京,冷寬正在籌備雷鋒的攝影精品展,他要將宣揚雷鋒精神進行到底。

    這個就是雷鋒班,雷鋒班片子太多了,都很經典。

    冷寬是海軍的原副政委、中將,也是雷鋒的戰友,他和雷鋒相處了兩年六個月,在他看來宣傳雷鋒、傳承雷鋒的精神是他的責任,無論有多少苛責的態度與眼光。穿上棉襖迎接下一個媒體,這是喬安山二月份以來日常的生活。幾天來,蜂擁而至的媒體已經讓他有點吃不消了,但是他從不拒絕。他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真實的雷鋒。

    他曾經是雷鋒的工友、戰友、好朋友,也是背負著撞死雷鋒“罪名”的所謂“兇手”,相對於普通人,喬安山對雷鋒的感情要複雜得多,尊敬、感激、歉疚。

    記者:您跟雷鋒的第一次接觸是什麼時候?

    喬安山(雷鋒的戰友):那是1959年的8月份,那天我(廠子)下班以後,就是一看我們,原來這個屋是五個人,然後又增加一個鋪,完後我説誰搬來了,這會兒工夫我面朝南,他在後邊過來他説我搬來了,我一看這人個兒挺矮的,笑呵呵的,完後他就過來了,然後他又自己介紹,我叫雷鋒。

    雷鋒比喬安山大一歲,屬龍,1940年12月18日出生,湖南望城縣人,那時的喬安山是鞍鋼煉鐵二廠的爐前工,而雷鋒分在焦化廠是個拖拉機手。

    喬安山:然後我説我叫喬安山,咱倆握手,就是説第一次見面。

    記者:第一次見面他給你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

    喬安山:我覺得這個人挺好玩的,就是樂樂呵呵挺好相處的。

    雷鋒生前錄音:在1958年11月15號,到鞍鋼的時候太高興了,從南方到北方 ,看到祖國的建設確實好。

    雷鋒的聲音,帶有很濃重的湖南口音,語速很快,他的身高在一米五四左右,臉上常帶著笑容,這是見過雷鋒的人對他的描述。

    喬安山:原來咱們宿舍這一百多人,能寫家信的很少,他來了以後,就幫助大家寫家信,完事禮拜天還能買到信紙信封,弄個小桌在走廊上,説誰要寫信啊,所以我總覺得這人好人,好相處。

    雷鋒所在的焦化廠當時還在建設中,沒有投入正式生産,雷鋒的工作崗位,沒有什麼生産任務。

    喬安山:他就比別人表現得積極,你比如這種情況,他可以不去上工地去,就在宿舍就可以,因為你沒有工種啊,你上那也沒有什麼事,但是他天天得去,幫人家又幹這個又幹那個,總是不閒著。

    雷鋒,原名叫雷正興,新中國成立以前,他的父母和兩個兄弟相繼死去,時年七歲的雷鋒淪為孤兒在窮鄉親的拉扯下才活了下來。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先後在鄉政府、縣委會擔任通訊員和公務員,第二年成為這個望城縣的拖拉機手,在他心裏,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這一切。

    喬安山:我有時候跟他説,我説你幹什麼去啊,有的人家都不去,他説我要沒有共産黨,沒有毛主席,現在我還不知道死哪一路了,他説共産黨對我真好,我得去報恩,我得去工作,他總覺得自己工作做得少。

    1958年11月,在雷鋒不滿18歲時,他來到鞍鋼,在短短的一年裏,三次被評為先進生産者,五次被評為紅旗手,十八次被評為標兵。

    喬安山:已經表現出來很積極,很突出這麼一個人,那麼短的時間,才一百多天,能受到上級的表揚,能被評為先進,那時候確實不太容易。

    董興喜(八一電影製片廠):這個就是1959年11月10日,都是《弓長嶺報》。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退休職工,董興喜收藏了一張1959年11月10號的《弓長嶺報》,這張報紙一篇《搶救水泥》的報道記錄了雷鋒搶救水泥的故事、

    董興喜:據我了解,現在目前我們收藏界裏麵包括這幾個紀念館裏邊都沒有這份報紙,他們有的是一個雷鋒搶救水泥的一個簡報,就一個小豆腐塊,一小條,我是完整的報紙,一二三四面都有的。

    這篇報道記錄了1959年11月8日晚,雷鋒在大雨即將來臨前主動動員工友保護水泥的全過程,並且還有他拿出自己的被褥,遮蓋水泥的細節。

    喬安山:他動員大家都去了,況且他又能把自己的被子褥子都蓋在水泥上,就這個事當時礦裏震動很大,當時的報紙,咱們礦報就登了這條消息。

    與雷鋒打過交道的人都喜歡用陽光、熱情、樂於助人來形容他,同樣他也是個時尚的人。

    喬安山:一些同志就説,你買個皮夾克吧,還不用洗,小男孩嘛還不用洗,完事還挺漂亮的,那會兒也不太貴反正,關鍵那個時候,就是組織去跳舞之類的,學蘇聯嘛,所以他買的料子褲、皮鞋啊、手錶也是小英格表,那時候最貴的一樣東西就是表,這個表一百多塊錢。

    喜歡照相是雷鋒的另一個愛好,這張照片就是雷鋒穿著皮夾克、料子褲、皮鞋照的照片,經常被質疑雷鋒的人提起,用來否定雷鋒事跡的真實性。

    喬安山:雷鋒什麼都算上,(一個月)能掙四十多塊錢吧,一個月的生活費有五六塊錢夠了,從湖南來的時候,這個錢他也帶來了,因為他沒有家,他用不著給別人,他也帶來了,得這麼説 ,就咱60年的兵,他是最有錢的一個同志。

    沒有家庭負擔,並且節儉的雷鋒稱得上是富有。在工廠,雷鋒的積極與良好的表現很快被領導看中,這種重視差一點成為雷鋒之後當兵入伍的障礙。

    喬安山:他是先進,給廠子就那麼短的時間,爭了不少光,他這個爭光,所以他那個書記姓李,心裏不願意讓他去當兵,政審的時候他説別人的檔案都有,雷鋒的檔案丟了。

    雷鋒生活的年代是個相對單純的年代,他的熱情、上進總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即便是今天一個陽光的人,一樣容易被人接受。

    喬安山:完事帶兵這個人也比較執著,覺得雷鋒這個青年家庭又那麼苦,是孤兒,完事又那麼要求當兵,覺得這個兵還想把他帶著。他作為一個軍務參謀,不敢帶一個沒有檔案的兵啊,怎麼辦,他就跟咱們團長去説,然後咱們的團長説,那檔案丟了怕什麼的,只要青年好,你就給我帶來,丟了檔案,咱們再建一個怕什麼的。

    就這樣,喬安山和雷鋒同時當兵入伍,分在同一個團,同一個連,不過雷鋒很快就在部隊顯示出了不同於一般人的能力。

    喬安山:入伍雷鋒的表現就跟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呢?他第一個代表咱們的新兵到團裏去講話,新兵講話,這個講話就受到首長的高度重視,你比如咱們政委,説這個新兵頭腦很好使,這個小夥子挺好。

    這次新兵講話,時任見習參謀的冷寬也在現場對雷鋒的講話印象深刻。

    冷寬(海軍原副政委):大會發言的時候,當時因為在戶外這個廣場上,風很大,雷鋒原來準備了一個稿子,風老刮著稿子,他念不成,他乾脆就把稿子收起來,即席他就做了發言,他簡單講了自己的苦難身世,講了自己為什麼要參軍,又代表新兵在大會上又表示了決心,説剛才首長讓我們要當五好戰士,別説五好了,六好七好我們也能當。

    季增作為工兵團的攝影員也親眼看見雷鋒的新兵講話。

    季增(雷鋒生前所在團原攝影員):講到這以後大夥呱呱鼓掌,這麼點小孩剛入伍就知道要做一個好戰士,所以大夥都很感動,都很激動,我也在激動之下為他拍下了這張照片。

    雷鋒在新兵歡迎會的演講被當時的團領導認可,而這種認可只是開始,在隨後的訓練中,雷鋒依然處處走在前頭。

    喬安山:副政委叫劉嘉樂,就説這個人,將來不管分配到哪個單位,一定要重點培養,你看三個首長對他這個評價,那時候作為一個新兵來説,他也沒辜負首長對他這種希望,所以他在新兵訓練當中,也是表現得很突出,你比如練手榴彈啊,把胳膊都練腫了怎麼地啊,反正就是非常積極,在新兵中非常突出。

    雷鋒的突出表現使得他受到更多的關注,時任工兵團專職攝影員的季增開始時時注意雷鋒的一舉一動,並用照相機記錄了大量雷鋒的活動。

    季增:他事事走在前面,只要是有工作的事,有先進的事,他都走在前面,領頭人似的,誰要是落後呢,他就幫助他,讓他先進,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嘛,特陽光,特好。

    熱情、積極、善行與善意總是能被人們記住,這也是季增在雷鋒生前為他,拍攝了250多張照片的原因。

    季增:他配合得非常好,因為他呀對自己生命的每一秒鐘都非常重視,很會照相。

    1960年7月,雷鋒當兵的第六個月,一場社會主義教育的運動開始,這場運動也叫“兩憶三查”。

    喬安山:雷鋒在給我們全連做這個憶苦思甜報告的話,把全連的戰友都講哭了,講哭了以後,尤其他説到他母親,那就説不出話來了,所以他這個憶苦思甜報告就驚動了。咱們簡單地説就是瀋陽軍區首長,到第八個月的時候,在抗洪搶險的時候又立了二等功,二等功就是功臣,到處去做報告,這一做報告,他就坐了火車、坐汽車,所以他做了很多好事,就是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也就是這樣。

    入伍八個月便成為功臣,雷鋒很快成為全軍區的先進典型,事事走在前頭的雷鋒得到了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而季增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跟隨雷鋒拍攝。

    季增:這些照片我跟雷鋒啊,做完報告回來,在瀋陽車站轉車的時候,過那個通道的時候,我們倆看見一個老太太,拿著挺大個包,不是這個包,挺大個包呢,那個包拎著挺費勁的,過那個通道,雷鋒一看見這個,雷鋒馬上就過去幫助這個老太太,把這個包拎過來了,完了就像對自己親人一樣,就問老太太你上哪去,她説我去找我的兒子,到我的兒子家,再問詳細點,老太太也不知道了,老太太就把她兒子的那個信封拿出來了。

    直到很晚,雷鋒和季增才把老人送到她兒子家裏,由於沒有必要的燈光設備,季增三周以後才補拍了這張照片,而這張照片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復質疑。

    季增:所以有的人説我的照片是假的,那個什麼(後期處理)的,後來還有人説這老太太不是,我説你們愛怎麼説怎麼説,我是第一見證人,我拍的照片,我記錄的,我知道我怎麼能説不知道呢。

    在季增拍的250多張照片中,大部分是抓拍的,還有一部分是補拍的,但是季增説,即便是補拍的,也是在事實的基礎上創作的。

    記者:這個可能就是補的吧?

    季增:這個是補的,這個是什麼呢,這個是他不是打著手電筒嘛,去看那個“毛選”嘛,因為熄燈你再看“毛選”,你影響大夥休息 ,是不是,他就在被窩睡覺之前看“毛選”,我本來設計得很好的,就是説要有個光,從這打個逆光,拿著讓燈那塊暗著點,拍出來效果像在燈下看的似的,但是拍不出來。

    記者:但是它確實是經常的。

    季增:確實是經常這樣,沒有一個不是事實的,就是説不是事實,你也想不出來呀。

    在季增的《照片背後的故事》這本畫冊裏收藏了,他為雷鋒拍的最後一張照片。

    季增:我一個禮拜前,我坐著他的車上我們那個工地,在回來的路上吧,過山的時候他就停下來,我説停下來幹什麼,不下山了啊,他説我得去把各個(螺絲)看看,他就下車以後,拿著工具把各個螺絲都擰得緊緊的。他上車説了,他説下山的時候,下坡道車最容易出問題,一點也不能放鬆,所以我得保證安全。

    記者:這是您拍他的最後一張照片?

    季增:最後一張,這是我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等我聽到他死了以後,這腦瓜子像爆炸了一樣。

    記者:為什麼呢?

    季增:我説這麼好一個戰士,這麼好一個人,他為什麼能夠,突然間就犧牲了呢,想不開啊。

    記者:您跟他處得這兩年感情特別好,轉不過來了。

    季增:轉不過來,那可不,親兄弟一樣。

    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指揮喬安山倒車時被突然倒下的晾衣樁砸倒,不幸殉職。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之題詞,一首名為《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隨之唱遍中國。

    季增:就是雷鋒犧牲以後啊,每天下學時候 ,晚上啊,那學生們都跑到都到雷鋒連裏頭去,在連裏頭俱樂部裏頭來回走啊,問這個,問那個 ,問雷鋒啊,就是緬懷雷鋒啊,都是幹這個,所以人家都勸不走。

    之後,人們這樣總結雷鋒精神,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的堅定的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崇高思想,甘當革命的“螺絲釘”,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愛崗敬業態度,刻苦學習和鑽研理論的“釘子”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喬安山:他就是一個22歲,就這麼一個小戰士,就(因為)這個普通,全國人民才能學得來,不普通地説,你要學像雷鋒那樣,你就能不普通,像他那樣去做人做事,咱們都這麼去做,那這個社會就好了。

    電影來,打直了。走,打直,對,走。

    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還原了雷鋒犧牲的事故現場。事故發生之後,最難過的還是喬安山,雖然只是個意外,這樣的情緒在喬安山心裏一直埋藏了幾十年,直到《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公映,喬安山心中的結才打開。

    張淑琴(喬安山妻子):他心中很苦,並不是社會上的壓力,他就自己就覺得這次意外事故他的班長走了,他的哥哥走了,你説這一輩子

    心裏老是這種壓力,放不下,放不下並不是説大夥譴責他,並不是那樣,他就是自己就覺得,我就悶頭幹活,多做好事,就像多對雷鋒大哥這種心裏這種寄託。

    記者:其實他也是在完成這個雷鋒沒完成的事業。

    張淑琴:對,他説的雖然雷鋒走了,但是我不還活著嘛。

    喬安山家的孩子在面對雷鋒的時候,稱呼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兩個兒子都叫雷鋒“大爺”,這是喬家的規矩,也是一種思念。張淑琴:孩子們也從小就向雷鋒,我們叫大爺,因為雷鋒是老喬戰友,不叫雷鋒叔叔,孩子也覺得媽媽,別人都叫叔叔,我們怎麼叫大爺呢?我説,雷鋒比你爸爸大,他爸爸也説,説雷鋒比爸爸大,你必須得叫大爺,就認定了。

    記者:其實是你們家的一個親人。

    張淑琴:真的,你算説對了。

    喬安山需要完成的是雷鋒沒有完成的事業,像雷鋒那樣做事,像雷鋒那樣做人,在喬安山看來就是如此。

    張淑琴:有兩個小孩走丟了,老喬就一手抱一個,把這孩子送回父母那,那次遊園的人可多了,完了就這麼地,老喬回來以後,也就像平常嘮嗑一樣,他就説(雷鋒)大哥,我今天我像你一樣,有兩個小朋友走丟了,我給他找到他爸他媽了。

    電影我説,你們怎麼倒打一耙啊,我跟你們説清楚,你們想賴我啊,沒門,那你説到底是誰撞的,你們可以調查去嘛。

    電影的公映。讓喬安山轉變了以往默默去做的想法。他開始四處做報告,他覺得應該有更多的人知道雷鋒,不要忘記雷鋒,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善意和善行。

    電影你要是好人,就把醫療費全交了,咱沒事。

    電影沒想到我救了你們老人一命,你們恩將仇報給我下絆子,我告訴你們,你們找錯人了。

    張淑琴:你像《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在全國上映後,我們老喬從沉默中走出來到大庭廣眾之下,這是對他心中也是解開了一個情結,原來心裏總覺得壓抑,就是我多做好事這種心情。

    記者:默默地做。

    張淑琴:默默地做,但是這部電影也改變了他的人生。為什麼這麼説,這個情結解開了,我雖然是現在你説想吧還是想,但是我用又一種方式,我去學雷鋒、宣傳雷鋒,和像他一樣去做。

    記者:讓更多的人知道。

    張淑琴:讓更多人知道就這種覺得心裏敞亮了。老百姓講話,就是説我既能去做好事,我又能去講,我去講就是讓大夥兒全國人民都知道,這雷鋒他還活著,他還在。

    喬安山:不是什麼遭到一回誤解就老這樣,這是不可能的,不會因為一次誤解,兩次誤解就放棄學這個(雷鋒),我沒有這麼個感覺;另一個的話我還繼續那麼做,當然有的同志不理解,説我傻什麼的,二百五什麼的,但是他們是對我好。

    記者:那你內心,內心高興嗎?做了好事以後。

    喬安山:我覺得我心裏還是比較平和的。

    在雷鋒犧牲後的五十年裏,有些時候他被人們強烈記起,有時候又會被淡忘。1990年周道海參軍入伍,來到雷鋒生前所在團,這個團一直保留著雷鋒的床舖,早晚點名,依然都要點到雷鋒的名字,在這裡雷鋒從來就不曾離開。

    周道海(雷鋒生前所在團副政委):我就覺得,其實1993年過之後,就已經進入到一個低谷的時期,因為那個時候,從到我們團來參觀的就能看出來,因為團裏每接待參觀就是一個晴雨錶,一旦學雷鋒,雷鋒這個精神得到重視的時候,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一旦得到不重視的時候,寥寥無幾。

    作為這個團的報道員,他寫過一篇報道,曾引起了部隊內部的大討論。

    周道海:就是我們一個戰士上公交車,上公交車一看空座很多,他就坐上了,這時候上來幾個年輕人,小年輕人,就是打扮得都很古怪的那種,去了之後就告訴説,當兵的起來,快,學雷鋒,讓座給我坐。當時我們這個戰士就要站起來就想讓(座位),這時候我們車上還有一個是雷鋒連的指導員白華偉,他當時就説了,他説你不要起來,這個座不要讓,他説你歲數也不大,年紀輕輕的,我們讓座學雷鋒,我們是給老人,給婦女,給孩子,你們小年輕的憑什麼給你讓座,後來這個座沒有讓,當時在團裏也引起很大的反響。

    在雷鋒生前所在團也曾有過這樣的提法,“你吹你的冷風 我學我的雷鋒”,他們內部也有人根本就不同意這種提法,學雷鋒就是正確的事情,不存在吹不吹冷風的問題。

    周道海:確確實實也遇到很多的質疑,包括有人用雷鋒做避孕套的廣告,還有的用雷鋒做商業的廣告,商業欺騙的廣告。還有人就是攻擊雷鋒,另外還有一個質疑的聲音,就是説雷鋒到底有沒有那麼好,就是説雷鋒是不是真的,有沒有那麼好。

    記者:您怎麼看這些質疑?

    周道海:我們要把雷鋒精神的實質給掌握好,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啥,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利益無私奉獻,這才是他主要的他核心的東西。

    記者:人們會反過來想,即便思想是好的,但是他的載體,是一個不真實的或者説虛假的東西的話,那為什麼人們要學呢?

    周道海:包括雷鋒的戰友都跟我講,雷鋒確確實實是一個很陽光的人,很快樂的人,在他身上你就看不到憂愁,他一天到晚都樂呵呵的,然後很熱心,就是説行動很機敏,就是很靈活、很靈巧,這邊你看剛幹一個什麼事,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就過來就給你幫忙了,就是説反應很迅速的一個人,是一個很活泛的人,後來就是説覺得雷鋒這個人,他確確實實給人的感覺很善良、很活潑、很可愛,這是每一個人都這麼講的,而且雷鋒所做的事情確確實實講都是真實的。

    在周道海看來,雷鋒生活的年代是一個一呼百應的年代,今天再提雷鋒以及精神,只能呼喚難以強求。我們呼喚的是人們內心的善意,他自己能做的就是捍衛,捍衛本身就是傳承。

    記者:如果用簡單的幾句話來總結你研究的雷鋒,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給我們總結一下嗎?

    周道海:我覺得雷鋒他有這麼幾個要素,第一個要素熱愛自己的國家,因為當時雷鋒確確實實他所做的一切,他有一個很深的內涵,就覺得這個國家太好了,我對我的祖國很熱愛;第二個熱愛自己的人民,確確實實要有仁愛之心,雷鋒他堅守的仁愛之心是什麼,就是説其實他所做的一些事情都是因為一種打心底深處一種仁愛的心理;第三個我覺得還是有個什麼呢,就是一定要發奮圖強,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不同的時代對雷鋒精神有著更為貼近的時代解讀。2003年11月,作為中國赴利比裏亞的第一支工兵分隊,雷鋒生前所在團的274名官兵奔赴百廢待興的利比裏亞執行維和任務,八個月的時間,伴隨維和任務的是雷鋒精神的傳播和認可,周道海經歷了這個過程。

    周道海:説能不能把雷鋒帶出國去,一個是讓大家了解中國,通過雷鋒了解中國;另外一個,把雷鋒這種優良的品質或者説精神傳出去,當時有這個設想。

    周道海翻譯了大量的有關雷鋒的資料,發到了部隊駐地周圍

    人們的手裏,並且還在利比裏亞專門開設了雷鋒展覽館。

    周道海:他一開始聽到我們,講雷鋒這個人的時候,首先就感興趣,就覺得一講雷鋒,我們首先給他講雷鋒的時候,大家覺得雷鋒是一個偉大的戰士,他幫助別人,大家一開始能對這個人物很感興趣,通過我們把這個書發給他們之後,他們閱讀,有很多人當場,就拿著這個書就開始念了,讀完了之後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關鍵是做,我們在利比裏亞維和期間,就把它當成我們自己國家一樣去做,就是説我們在國內怎麼去學的,在那也怎麼學,老百姓有困難了,我們第一個衝上去幫他們解決。

    很快利比裏亞的當地居民就接受了這個極具中國特色的部隊,而且還自發地舉行雷鋒演講比賽。

    周道海:一個中學生,她叫斯麗安娜,她讀完雷鋒故事之後當時讓她講的時候,她説我喜歡雷鋒,先是用LIKE 喜歡,後來説NO,應該是LOVE,我愛雷鋒,反正我就感覺到,很樸實的一種感情的表達。

    記者:是什麼樣的一種共通的東西,讓他們理解了雷鋒?

    周道海:道德,這裡面就是共通的東西,我覺得就是道德,就是讓大家覺得這個雷鋒,就是到處做好人,做好事,就是一個好人。

    無論在哪,善意總能被人們理解,這次維和經歷,讓雷鋒生前所在團的官兵重新審視老班長雷鋒留下的這筆精神財富。

    您這邊看到的就是雷鋒生前用的四件寶:有皮夾克、料子褲、英格表,還有皮箱。有很多觀眾參觀到這裡會有個疑問,説雷鋒同志生前艱苦樸素,這是人盡皆知,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貴重的物品呢?其實雷鋒也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年輕人,他對美好的生活也有著無限的嚮往。

    喬婷嬌是喬安山的孫女,三年前,考上大學剛剛一年的喬婷嬌萌生了參軍入伍的念頭。

    記者:當兵以後,在得知自己被安排在這個雷鋒紀念館的那一刻,你在想什麼?

    喬婷嬌(雷鋒紀念館講解員):我就在想雷鋒他是1959年當兵,我是2009年,相隔了半個世紀啊,就正好是半個世紀,如果是四十八年、四十九年,我都不會去這麼想,但是它正好是五十年,我就覺得,我還分配在他生前所戰鬥過的這個團隊,而且我負責的是解説他的人生、他的事跡,我會覺得這到底是一種巧合,還是緣分還是一種命中註定。

    當兵一直是喬婷嬌的夢想,那一年她也是22歲,這是另一種巧合。

    喬婷嬌:有媒體記者就問我説,你對雷鋒是什麼感情?就是當時很隨機地問我,其實我也沒有準備,但是我就是通過那個角度,我看了一眼雷鋒像,我當時我就説,我説是親情,我説因為就是雷鋒他就像我爺爺一樣,就是我從小就聽他的故事,還有唱著他的歌長大。

    而對孫女當兵,喬安山卻説這出自他的私心,他希望喬婷嬌能成為學雷鋒的傳人。

    喬安山:大概我也有點私心吧,為了我自己,這樣學雷鋒後繼有人,就讓她來接我的班,當然也有這點私心吧。

    而喬婷嬌的第一次解説就遇到了她不曾準備的問題,有人這樣問她,雷鋒是什麼星座的?同時各種質疑也會擺在她的面前。

    我們在後邊主席臺坐,嘉賓那邊那個臺上坐著。

    喬婷嬌:對,我想過,我在想為什麼大家就不相信呢,就是説有很多人站出來都説雷鋒是一個好人,就這個事明明就擺在這了,就是不是一個人在説他好,就是所有跟他接觸的人,都説他的好,就沒有一個人不説他的好,我就特別不明白,我就特別不理解,為什麼你還不相信。

    這也許不是她一個人的疑問,而在雷鋒連,因為雷鋒班微博的開通,這種質疑來得更為直接。

    胡興:大家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把雷鋒精神,這面旗傳承下去,傳好,你在任的時候,一定要做雷鋒精神堅強的捍衛者,因為我們現在談得更多,是捍衛雷鋒精神,為什麼(這麼)説,因為就是面臨大家的質疑,我們要如何去捍衛,還不能以一個跟他們一樣的狀態,去謾罵,去以這種方式去捍衛。那樣的話,我感覺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是要以一個順導的方式去捍衛雷鋒精神,或者説通過我們自己做一些實際的事情,去捍衛雷鋒精神。

    在雷鋒班發佈的帖子中,一張為老班長整理床舖的照片最引人關注。

    黃幫維(雷鋒班第二十四任班長):這是我們雷鋒班宿舍幾個人,現在我們班正常是一個班八個人,但是我們班實際上只有七個人,因為我們始終給雷鋒老班長留有一個鋪,當時我們班裏的戰士,就是現在吧,我們每一天戰士們都輪流地給雷鋒老班長整理內務,晚上睡覺之前呢我們會把老班長的鋪打開,早上起床之後再把這個雷鋒鋪,再給它整理好,這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保留的一個傳統,但是現在我們通過在微博上(發佈),就是現在很多網友,他就是説我們給老班長整理內務只是形式主義,説我們這個(傳統),可能是雷鋒班作秀什麼的,雖然就各種説法都有,但是我們不會在乎,因為這是我們的一個傳統,也是為了讓我們班的戰士,讓我們所有來參觀的人,所有想了解雷鋒,想接近雷鋒的人給他們的一個懷念,讓他們也感受到老班長確實就生活在我們中間,自覺以雷鋒老班長為榜樣,所以説我們不會在乎,那些網友是怎麼評論的,我們會一直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雷鋒、雷鋒的事跡、雷鋒精神以及學雷鋒的行為都開始受到一些人的質疑,那麼雷鋒連和雷鋒(生前所在)團又如何面對這樣的質疑呢?

    記者:像這個展廳的話是你們的一塊陣地,用它來傳播雷鋒的精神,微博呢其實也是你們的一塊陣地?

    盛會(雷鋒生前所在團運輸連連長):對。

    記者:可能守住這塊陣地比較容易,守住微博那塊陣地可能會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或者説將來面臨的困難會很多,面對的質疑也會很多?

    盛會:對,這一點我們想到了,同樣有質疑,這個才能給我們有一種監督,一種監督或者是對我們有一種鞭策,我們通過不斷地去完善自己,在這個學雷鋒的道路上,我們會走得更好。

    記者:其實你們也是希望在社會上有這樣一個聲音?

    盛會:對 ,有這個質疑聲音來説,對我們的這種鼓勵,這種鞭策,我覺得會讓我們做得更好。

    而在冷寬那裏,沒有苛責只有自省。

    冷寬:我在網上,我也看到一些帖子提出這樣一些問題,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些同志包括有些青年朋友對學雷鋒有這樣或那樣的一些疑問,我説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呢?現在他們有些,不是很了解雷鋒,這個責任不在他們,責任在我們,年齡大的人,我們沒有給他們很好地來宣傳,很好地來講雷鋒,這個責任是我們的問題。

    在3月2號舉行的雷鋒攝影精品展是冷寬與季增、張峻等人

    籌備了很多年的事情,不讓雷鋒精神被人們淡忘,也是他們憂慮了多年的事情。

    記者:您覺得現在社會缺這種精神嗎?

    季增:太缺了,太缺這種精神了,所以現在我們想這個事呢,就是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缺乏雷鋒精神)呢?就是我們倆起碼商量過好幾年了,好幾年這事。

    記者:就依您的這個親身經歷和學習雷鋒這樣一個過程,您覺得雷鋒難學嗎?

    季增:學雷鋒不難,因為什麼呢,雷鋒做的那個事情,大夥都能做到。

    2月25日這一天,冷寬把雷鋒班的22任班長召集到了一起,希望大家以雷鋒班歷任班長的名義響應中央的號召,向社會發出倡議學習雷鋒精神。

    不對,你這麼著弄,我看它也不是十分太準確。

    還是站在我們雷鋒班,雷鋒班長學雷鋒這個基礎上來介紹班長的特點。

    咱不能説的話,不能做的事,在這裡一概不體現。

    你不能説所有的東西全覆蓋了,那就可能就有點大了。

    愛崗敬業,這個也是必須要講的。

    分組闡述的時候,把這個“螺絲釘精神”重點闡述出來。第一要弘揚什麼什麼品質,第二什麼什麼的,不一定要這麼説,但是要把這個意思,意思要體現出來。

    他們的年齡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但是他們都曾是雷鋒班的班長,他們的相聚讓人們看到了一種清晰的傳承。

    張興吉(雷鋒班第一任班長):我叫張興吉,曾擔任過雷鋒的班長,雷鋒同志犧牲以後我又擔任雷鋒班的第一任班長,雷鋒同志是我生命中的兄弟。

    龐春學(雷鋒班第二任班長):我叫龐春學,是雷鋒班的第二任班長,我希望接我班的第三任班長帶領全班同志會比我幹得更好。

    曲建文(雷鋒班第四任班長):二十四任班長當中,從我開始第四任開始沒見到過雷鋒,但是我用我的和我們班的實際行動證明雷鋒還在。

    楊東順(雷鋒班第五任班長):我叫楊東順,是雷鋒班第五任班長。

    周方和(雷鋒班第六任班長):周方和,是雷鋒班第六任班長。

    張思榮(雷鋒班第七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第七任班長張思榮。

    曾樹林(雷鋒班第八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第八任班長曾樹林。

    祝星發(雷鋒班第九任班長)我叫祝星發,是第九任班長。

    付麗瑩(雷鋒班第十任班長楊宗波的妻子):我叫付麗瑩,是雷鋒班第十任班長楊宗波的妻子,他已經病逝了,我要把他的接力棒傳下去。

    宋若波(雷鋒班第十一任班長):我叫宋若波,是雷鋒班第十一任班長。

    馬洪剛(雷鋒班第十二任班長):我叫馬洪剛是雷鋒班第十二任班長。

    王顯榮(雷鋒班第十三任班長):我叫王顯榮是雷鋒班的第十三任班長,我在雷鋒班工作了二十五個月。

    王威(雷鋒班第十四任班長):我叫王威,是雷鋒班第十四任班長,我對我的下任班長,交接的話是“弘揚雷鋒精神,對黨忠誠,熱愛人民,樂於奉獻社會。

    李仕庫(雷鋒班第十五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的第十五任班長,叫李仕庫。

    朱華(雷鋒班第十六任班長):我叫朱華,是雷鋒班第十六任班長。

    鄭金寶(雷鋒班第十七任班長):我叫鄭金寶,是雷鋒班第十七任班長。我交代給下一任班長的任務是:像雷鋒那樣做人、成才和奉獻。

    趙宏光(雷鋒班第十八任班長):我叫趙宏光,是雷鋒班的第十八任班長,我是這樣交代的:我們一定要牢記職責,不辱使命。

    李有寶(雷鋒班第十九任班長):我叫李有寶,是雷鋒班第十九任班長。

    齊兵(雷鋒班第二十任班長):我叫齊兵,是雷鋒班第二十任班長,我們一定會向老班長學習,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幫人民所需,當好新時期的雷鋒精神傳人。

    李桂臣(雷鋒班第二十一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第二十一任班長,我叫李桂臣。

    吳錫有(雷鋒班第二十二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第二十二任班長,我叫吳錫有。

    薛步瑞(雷鋒班第二十三任班長):我是雷鋒班第二十三任班長,薛步瑞。

    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

熱詞:

  • 《新聞調查》
  • 20120303
  • 他是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