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面對面 >

《面對面》 20120520 王躍 “火星人”歸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0日 22: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ae81df83cca4ab49504f7b7e9d5fd8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全過程模擬從地球往返火星的試驗

    他從全世界數千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成為參試的惟一中國面孔

    長達520天的模擬飛行試驗

    他面臨哪些挑戰

    主持人:沒有安全感是嗎?

    王躍:還有的甚至開玩笑説,我們會不會犧牲在這裡邊。

    始終身處狹小密閉的實驗艙

    他如何與隊友相處

    主持人:你覺得他的反應過激了?

    王躍:就是像受了刺激的動物一樣,這是我的保護領地。

    80後的他 又從這段不尋常的經歷中獲得哪些感悟

    主持人:會有什麼不同呢?

    王躍:知道自己身上所擔負的是什麼的時候,不會退縮。

    《面對面》古兵專訪“火星-500”試驗中國志願者王躍 為您揭秘“火星之旅”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到訪過火星,但人類探索火星的腳步從未停止,在首次模擬火星載人航天飛行的試驗“火星-500”中,一位80後的中國小夥子參與其中,親身經歷了長達520天的 “火星之旅”,他面臨著哪些挑戰?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人物封面

    王躍

    1982年出生

    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碩士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教員

    2010年至2011年作為惟一一名中國志願者

    參與人類首次模擬火星載人航天飛行試驗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目前所知的除地球之外可供人類居住的最佳選擇之一,但人類卻從未踏足火星。為了實現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夢想,2010年6月3號,由俄羅斯組織、多國參與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火星-500”試驗正式啟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模擬從地球往返火星的全過程。

    “火星-500”試驗一共持續了520天,參與試驗的6名志願者分別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他們在密閉的地面實驗艙中,真實地體驗了250天 “飛往火星”,30天“駐留火星”,240天“返回”地球的全過程。2011年11月4號,“火星-500”試驗順利結束,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實驗艙門開啟的那一刻。

    主持人:那是什麼感覺?

    王躍:那種感覺就像知道隔著這扇門,會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親人,或者是認識的,或者是不認識的,一種不是好奇心,但是卻又非常想了解對面的一切。知道對面的一切很熟悉,但是又害怕這份熟悉是否發生改變。

    主持人:為什麼會有這麼複雜的情緒?

    王躍:可能是因為隔離的時間太長了,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理狀態在那一刻已經不受我們完全的控制了。但是總的來説,我們六個人還保持了平靜,沒有倒計時,但是我們一直在盯著墻壁上的時鐘。

    主持人:那時候你心裏在想什麼,看著時鐘走的時候?

    王躍:像一個輪迴或者不可思議的感覺,這是520天這麼長的時間,怎麼就過去了,或者是就想起了艙內以及進艙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一件事情,很快很快,像放電影一樣。我記得在指令長説還有5分鐘的時候,這時候卸壓閘已經要打開了,因為剛才説的艙體是密封的,我們可以聞到一種氣體的味道,這種氣體才是真正的屬於我們地球的空氣。

    主持人:但是在艙內不是也同樣有氧氣嗎?

    王躍:但是是生保系統操控合成的氣體。

    主持人:有什麼不同嗎?

    王躍:我們身處其間是沒有感受不同的,但是就是在聽到卸壓閥的聲音,那個聲音就像一種輕輕的、絲絲的聲音,你知道氣體,艙內的氣體跟艙外的大氣壓已經達到平衡了,裏面氣體的成份已經不再是我們在指控間所控制的溫度、濕度、養分已經是完全跟地球上一樣了,這時候你似乎都能夠聞到,聞到一種另一番的感覺。

    《新聞聯播》畫面資料:2011年11月4日,艙門正式開啟之後,中國志願者王躍第三個出艙,用中英文向大家問好。

    主持人:但是當艙門真正開啟的那一刻呢?

    王躍:還是不一樣。第一個出門的是2號隊友,我們的醫生(外文),他是我們六個人裏面惟一有孩子的,出門的時候他的眼神一直盯在一個位置,我覺得我出門的時候還往那邊去看了一眼,因為出來的時候首先是抬頭,艙門是有些狹窄的,出門的時候先抬頭。我發現他盯著那個位置就是他妻子、母親和一雙兒女的地方。第二個出門的是羅曼,法國的隊友。第三個出門的就是我,我當時一齣門的時候,現在想想還有一種被閃著的感覺,很多很多的閃光燈,四面八方地照過來。然後忽然又很驚喜地聽到有人用中文在喊著我的名字。

    主持人:那種感覺很特別。

    王躍:對,那種感覺就是在四下裏尋找,四下裏尋找。然後看見黃皮膚的面孔,一種親切感真的是,很想上去擁抱,很想上去擁抱。 緊接著我們逐次走下來,最後走出艙門的是我們的指令長(英),因為航天事業的成長他們都有傳統,載人航天事業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事業,飛船任何時刻都可能有無法估計的危險發生的,所以指令長都是在最後的時候離開艙體。當他最後離開艙體,向所有的家屬、所有的研究者們致意,並且走到總指揮面前説,(英)正式完成試驗,期待下一次任務的時候,我們五個人其實那時候並沒有商量好,但是一起鼓掌,一起鼓掌,就覺得自己終於做到了,而且是一起做到了。

    順利出艙後,王躍和其他5名志願者一起赴德國進行了試驗數據採集工作。2011年12月6號,在闊別祖國近兩年之後,王躍抵達了首都國際機場,迎接他的除了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領導和同事,還有久違了的家人。

    主持人:家人有沒有去俄羅斯?

    王躍:在我在艙內7月份過生日的時候,中心安排我的父母去俄羅斯看望我一次,那次是個驚喜,絕對是一個驚喜。

    主持人:沒有想到嗎?

    王躍:沒有想到。那天我記得我還在做試驗,然後我的隊友告訴我説有你的視頻,我就去看,看見的是媽媽那雙淚汪汪的大眼睛。

    主持人:那是多少天沒有見到母親了?

    王躍:超過一年的時間。

    主持人:你記得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在那次生日的視頻中?

    王躍:我的第一句話是媽媽不要哭,其實並不是我媽媽會哭,因為其他的隊友,特別是歐洲的隊友。還有俄羅斯的隊友,他們父母過去的時候,也是哭哭啼啼的,其他的隊員都非常自覺,把空間空出來,把門蓋上,然後別人去做別人的事情,留著母子兩人在裏面説些私人的話,非常親密的話。但是在那一刻,其實就是一種感覺。

    主持人:什麼感覺?

    王躍:家人很好,而且家人感覺到,家人知道你也過得很好,就是這種感覺。我沒有哭,我沒有哭,我那一刻是笑著跟媽媽講話的,所以媽媽會知道我很好。

    主持人:但是眼淚沒留下來,心裏呢?

    王躍:心裏有一陣比較酸,但是更多的是驚喜和開心。

    主持人:他們給你什麼生日禮物跟祝福?

    王躍:我覺得他們過來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了,

    在長達520天的模擬火星之旅中,王躍在實驗艙裏度過了自己的28歲和29歲生日,這兩個特別的生日和“火星-500”試驗一起,成為他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