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紅船駛來90年 :永遠鞏固血肉聯絡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06: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宋 嵩製圖

  作風問題,關乎黨的形象,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人民群眾認識一個政黨,最直接、最簡便的途徑就是看它的作風如何。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戰鬥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

  黨的優良作風,是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特別是在黨的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廣大黨員幹部在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基礎上,發揚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作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民主公正、依法辦事的作風,帶領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隨著社會的進步、事業的發展,黨的作風建設也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容。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與挑戰,我們黨必須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不斷鞏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障。

  ——編 者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是黨的建設的戰略任務

  中國共産黨歷來珍視黨的優良傳統。90年來,作風建設始終被置於黨的建設的重要位置而常抓不懈。

  早在成立初期,黨就確立了無産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提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依靠工人、領導工人的作風建設思想。

  66年前,黨的七大將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緊接著,毛澤東同志又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諄諄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幾十年來,牢記“兩個務必”,已經成為千千萬萬共産黨員始終堅持的“必修課”。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進入新世紀,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專門就黨的作風建設召開會議,並專門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從要求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做到“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到大力倡導包括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等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我們黨的作風建設進入到新的階段。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大興密切聯絡群眾、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和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一些黨員幹部的作風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導幹部中,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滋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嚴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問題突出,以權謀私、貪圖享樂現象蔓延……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任由這些“蟻穴”滋生膨脹,就會嚴重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執政使命的完成。

  “作風建設是長期性、戰略性任務。”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表示,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好黨員幹部作風建設,不斷教育和引導黨員幹部切實轉變作風,自覺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自覺抵禦各種腐朽落後思想觀念的侵蝕,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才能永葆先進性、鞏固執政地位。

  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必須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蘇共解散前,當時的蘇聯社科院曾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蘇共仍然能夠代表工人的佔4%,認為代表全體人民的佔7%,認為代表全體黨員的也只佔11%,而認為代表黨的官僚、幹部和機關工作人員的竟佔85%。殷鑒不遠,蘇共亡黨的教訓發人深省。

  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實踐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和執政之基。毛澤東同志曾經明確指出,“我們共産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絡”。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絡的決定》指出,能否始終保持和發展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提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胡錦濤同志反復強調,密切聯絡群眾是我們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法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細細梳理近年來浙江、河南等地積極開展的“作風建設年”等主題實踐活動,不難發現,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無一例外地成為作風建設的重中之重。

  保持血肉聯絡,必須解決問題。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明確,必須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下大氣力解決突出問題。

  在今年初召開的中紀委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又特別強調,要加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治理,深化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各地區各部門響應中央號召,紛紛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2010年,山西在全省開展了“整肅工作紀律、狠剎不良風氣”專項行動,有效遏制了機關幹部中的玩樂享受歪風;農業部組織對落實中央“三農”政策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切實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今年以來,工商總局、最高檢、公安部等部門相繼開展了針對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專項檢查……各種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得以逐步扭轉,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對加強血肉聯絡的決心和信心。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靠教育更要靠制度,要把作風建設納入制度化軌道,通過完善制度給作風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制度同其他方面相比,更帶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制度問題不解決,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因此,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關鍵要靠制度。

  《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明確指出:作風建設堅持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把黨的作風建設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同政風建設、行業風氣建設、社會風氣建設結合起來,使之相互推動,標本兼治。

  改革開放以來,針對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法規制度陸續出臺。從上世紀80年代,中央發佈《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和《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退(離)休幹部經商辦企業問題的若干規定》,到近年中央出臺《中國共産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從8個方面提出52個“不準”,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以制度之“韁”勒住不正之風的努力一直在推進。

  特別是2010年以來,作風建設的一個著力點體現為對領導幹部作風的約束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制度成果為,《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和《關於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進一步加強了對幹部的管理監督;《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規定的出臺,則進一步匡正了選人用人的風氣。

  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黨順應時代進步潮流、永葆先進性的必然要求。人們有理由堅信,只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全部工作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黨的工作就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黨的事業就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任何風險的考驗。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紅船駛來90年
  • 永遠鞏固
  • 血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