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永遠直面執政考驗(紅船駛來90年憂思篇)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06: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

宋 嵩製圖

  今天是5月17日,普通的一天。

  時間前溯5天,是汶川特大地震三週年。從“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災區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的豪邁宣告中,我們能讀出什麼?時針後撥44天,即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從中國“由貧窮走向富庶、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落後走向進步”的歷史巨變中,我們能品出什麼?

  從1949年“進京趕考”到現在的62年,我們黨始終致力於達成兩大歷史任務——保持黨的先進性和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其間,不可否認我們曾走過彎路,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黨對這兩大歷史任務的孜孜追求,正是一系列“人間奇跡”發生的動力之源。

  而今,使命在肩,挑戰艱巨。復興道路上,有陽光,也會有風雨;有坦途,也會有荊棘,特別是,還會遇到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這些都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於經歷了風雨洗禮、創造了輝煌業績的中國共産黨來説,勇敢直面執政挑戰、不斷增強執政能力,是一條必須以更加堅定的姿態奮勇前行的新征途。

  ——編 者

  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執政能力建設,是政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提高執政能力,是對執政黨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實踐自其掌握局部政權時即已開始,但要在歷史的坐標裏搜尋關於執政的鮮明印記,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在西柏坡舉行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即將全面執掌政權之際,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並強調“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不管什麼人)學經濟工作”。他從作風和本領兩方面提出全黨要接受執政考驗。

  探尋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一直貫穿著我們黨的執政實踐。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2004年7月,上海驕陽似火。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來到這裡考察工作。他在講話中強調: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

  從提出這一戰略任務到此時的“重中之重”,隨後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又把全會主題確定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這一綱領性文件,這些無不表明我們黨對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思考和認識在不斷深化。

  執政能力問題為何日益顯現其重要性?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虞雲耀分析説,這源於中國共産黨發生了“兩個根本性轉變”,即從奪取政權到長期執政的轉變;從受外部封鎖、實行計劃經濟到實行對外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這種轉變,使得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成為一個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廣大人民福祉的重大課題。

  具體到當下,我們黨又面臨黨所肩負的艱巨任務和歷史使命、國際環境和時代要求、黨的自身狀況和存在問題等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挑戰。這三個日趨嚴峻的挑戰,讓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變得更為緊迫。

  黨的執政地位不是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面對“轉變”與“挑戰”,不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執政地位就難以鞏固,就難以實現長期執政。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是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主要動因。”

  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新問題……“新”即挑戰,唯有直面挑戰才能開闢新局面

  2009年8月底,首個國家級應急培訓基地在國家行政學院掛牌。這受到了國際國內媒體的關注。

  培訓基地採用案例教學對領導幹部進行應急突發事件的培訓,同時對突發事件和應急管理進行課題研究。這是《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的明確要求。

  媒體和專家的解讀是,這項工作透露出國家對於突發性公共事件關注程度的提高。在經歷了非典疫情、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事件以及貴州甕安事件、甘肅隴南事件等一系列群體性事件之後,“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成為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執政能力的內涵極為豐富,“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能力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嚴格説來,它應該被歸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範疇,其他四個亟待加強的執政能力,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闡述,還包括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有黨建專家認為,這五個方面的能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以及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內涵。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

  “貨物吞吐量有什麼變化?”“對外貿易量佔多少?”……2008年12月12日下午,遼寧營口港集裝箱碼頭。迎著刺骨寒風,胡錦濤總書記向港口負責人接連提問。

  在此之前,胡錦濤同志已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形勢,研究對策,果斷制定和推出重大舉措。中國共産黨果斷及時、靈活有效的應對,迅速扭轉了經濟增速過快下滑的趨勢,推動中國經濟在2009年實現了“V”形反轉,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回升向好。

  這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黨駕馭市場經濟能力和應對國際局勢能力的考驗。而今,結果已經表明,我們黨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已知的或能夠預見的考驗與挑戰可謂繁多,而將至的或難以預見的考驗與挑戰則更多,這就要求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探索永遠不鬆懈,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沿著正確的道路奮力前行。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探索實踐正在穩步推進

  研究汶川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諸多“啟示錄”,都無一例外地認可這兩點:中國共産黨創造了奇跡;“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如果説抗震救災是對我們黨抵禦風險能力的應急檢驗,那麼災後重建則是對黨執政能力的更大考驗。在這個階段,人們的利益追求日益多元化,各種矛盾不斷凸顯。事實上,在過去3年裏,圍繞災後重建並不乏各方追問,如救災款有沒有被挪用,資金使用過程是否可以更加透明公開,對參與重建的地方違法違紀官員問責力度如何等。

  在回應社會關切中,各級黨委政府朝著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邁出了大大一步。“決定性勝利”已然讓人欣喜,而如若細細品味一下各級黨委政府在此過程中的執政實踐,則更是讓人欣慰,因為它們昭示著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方向,本身就有值得發揚的可貴經驗。

  自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目標是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我們黨就為此進行了廣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進一步提高了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進一步提高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出臺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專門文件,中央和各省級政府取消、調整兩萬多項行政審批項目……

  進一步提高了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改善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一大批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增強了競爭力……

  進一步提高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擴大政府公共服務覆蓋面,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推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進一步提高了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一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執政黨形象,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黨的自身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深入推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制定頒布《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紀律處分條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重要規章……圍繞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改革創新。

  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中國共産黨正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它昭告世人:始終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的中國共産黨,一定能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