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男孩欲捐遺體遭醫生冷對 捐獻渠道不暢成為主因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0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邊是遺體短缺,一邊是捐贈無門。早日在醫院建立遺體捐獻的“綠色通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

  清明節,在北京一家醫院,一位名叫遂遂的外地男孩結束了與癌症的抗爭,離開了這個世界。哀傷的父母決定捐獻他的遺體,為醫學進步做“最後的奉獻”。

  然而,當他們為此求助身邊的醫生時,卻遭到冷遇。醫生告訴他們,自己去找紅十字會聯絡。紅十字會在哪?具體怎麼聯絡?這對夫婦一頭霧水。於是,他們與醫生發生爭執,後驚動院方領導,才幫助聯絡到一家醫學院,使其得償心願。遂遂的遺體雖然捐獻了,但他的父母卻高興不起來。醫者的冷漠,不僅挫傷了他們的捐獻熱情,也損害了他們對於醫生的敬意。

  遺體捐獻的曲折經歷,令人沉思。目前,我國醫學院校用於教學的遺體嚴重短缺,難以滿足臨床教學及科研需求。由於缺乏人體標本,許多醫學院校常見十幾個學生圍觀教師解剖一具遺體的情景,即便在北京等條件較好的院校,也是8到10名醫學生操作一具遺體,而按國際標準應該是2到3人。人體解剖學是了解人體結構的基礎課,未來的醫生們正是從志願者的遺體上,認識第一根動脈、第一根神經,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一位眼科醫生走上手術臺前,至少要經歷50次眼睛解剖的實踐。很難想象,如果一位醫生只看過人體圖片和模型,而沒有實際操作經驗,誰敢讓他做手術?

  作為器官移植供體的一個重要來源,遺體捐獻匱缺也影響器官移植的開展。全國每年約有15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手術量僅區區1萬例。由於缺少器官來源,近3萬名可通過角膜移植重見光明的盲人中,每年接受移植者不到1200人。而捐獻一副眼角膜,至少可以使兩個盲人重見光明。國外一些國家的公民領取駕照時,其中一項就是選擇遇到車禍是否捐獻遺體。志願者一旦出現腦死亡,醫生會立即實施器官移植。當前,我國還未出臺腦死亡法,極大地影響了器官捐贈的數量。

  近年來,遺體捐獻在國內許多城市被逐漸接受,但捐獻比例依然很低。據北京市紅十字會統計,1999至2010年底的12年間,近2000萬人口的北京市只有1088人實現了遺體捐獻,平均每年200萬人中僅有9人捐獻遺體。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國人傳統殯葬觀念根深蒂固,一方面也與捐獻途徑不暢、捐贈行為缺乏法律規範不無關係。

  眼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醫學院校或醫療機構設立了“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受站”,但捐獻手續繁瑣。從填寫申請表、徵得直系親屬同意和簽字,到去公證、把申請表送回接受站,再到臨終時由親屬通知接收單位取遺體,勞神費力的程序令不少志願者尤其是年歲已高的老人望而卻步。而當醫院遇到即時捐獻者時,怎樣開通捐獻渠道,有關法律尚無規定。這就導致了一邊是遺體短缺、一邊是捐贈無門的怪現象。

  作為部分生命的終點站,醫院本是宣傳和實現遺體捐獻的重要陣地。儘管遺體捐獻屬於無償行為,但醫院絕不應冷漠處之,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否則就會挫傷遺體捐贈者的積極性。因此,早日在醫院建立遺體捐獻的“綠色通道”,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