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多管齊下抑制通脹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6: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北京3月3日電 去年以來,“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瘋”、“辣翻天”等網絡熱詞迅速躥紅。繼“房奴”之後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紛紛“冒泡”,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針對這一現象,全國人大代表、奉化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坦言,農産品價格過度上漲並非好事,要多管齊下整治這一現象。

  “很多人以為,農産品漲價得益的是農戶,其實並不是這樣。”傅企平説,從長期來看,土地、農資價格以及勞動力成本上漲,是農産品漲價的趨勢性原因。但流通成本過高也是造成農産品漲價的重要因素。

  首先,農産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流通環節冗長。傅企平説,目前,農産品從生産、流轉最終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生産者、小販或經銷商、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或超市、消費者等環節。相關數據顯示,農産品流通的每個環節至少加價5%到10%,農産品從農民手中到達消費者手中,價格往往上漲了兩三倍。其次,物流損耗過大拉高農産品價格。目前中國農産品物流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由於農産品不易儲存和物流基礎設施落後,農産品在流通過程中損耗很大。以蔬菜和水果為例,採摘後平均損耗率高達25%至30%,而發達國家的損耗率普遍低於5%。此外,還有運輸農産品的過路費成本等。

  傅企平認為,要抑制農産品價格過度上漲,又能穩步提高農民的收入,必須多管齊下。

  政府部門首先要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和投入,特別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投入、生産資料補貼以及農業科技投入。通過産業化規模經營降低務農成本,增加農業效益。同時,要合理調控農産品價格水平,避免人為打壓農産品價格合理上漲,挫傷農業生産積極性。尤其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産後服務,治理農産品流通、銷售環節,防止農業效益更多流入非農環節,損害農民利益和增加消費者不合理的食品支出負擔。另外,要科學合理運用進出口貿易手段,加強對本國農業的保護。因為經驗表明,一國農産品價格上漲,形成價格高地,容易受到國外農産品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