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外企“超國民待遇”終結影響幾何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2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務院決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我國將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至此,內外資企業稅制實現了全面統一,外資企業在稅收政策上享受的“超國民待遇”被徹底終結。

  從1994年到2009年1月1日,中國先後對內外資企業以及個人統一了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所得稅、房産稅等稅種,僅僅留下了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兩個稅費尾巴。本月起,這個尾巴也徹底被割掉。應該説,這種對內外資企業的稅費差異,採取逐步統一、平穩過渡的做法大體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其引起的波動和影響非常小。

  此次割掉尾巴象徵性意義更大,不會對外資進入中國有實質性影響。因為相對於所得稅來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是小稅費,而2007年3月統一內外資所得稅時就沒有帶來對中國吸引外資的影響,這次更沒有理由出現異常。當然,徹底終結外企“超國民待遇”,一些問題還是需要回答和思考。

  “內外有別”的稅收制度實行很長一段時間,曾引起過很多質疑和討論。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發展缺乏資金,需要採取稅收優惠以吸引外資,其實那時對於市場經濟本質並不理解。對於市場經濟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也幾乎沒有概念。在大發展之急迫與建設資金、管理經營之匱乏的巨大矛盾面前,投資發展饑渴症使得我們饑不擇食,國門打開後吸引外資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需求。客觀地説,沒有那個階段外資外企的大舉進入,中國經濟奇跡可能要大打折扣。而外資外企大舉進入,沒有稅費的“內外有別”政策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隨著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以後,市場經濟體制自我完善和本質上就要求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市場經濟細胞,包括企業。特別是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稅收上內外資企業的不平等、不公平問題暴露得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許多內資企業為了逃避稅收而搞假合資、假外企的情況。一段時期,滿大街跑的黑色牌照汽車就是一個印記。稅收的不平等使得內外資企業在市場經濟長跑中的起跑線不一樣。特別是涉及普通百姓繳納的房産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內外籍人員也不一樣。這對中國內地百姓是不平等的。可以説,內外資稅費統一,徹底終結外資“超國民待遇”是市場經濟機理的必然要求,是公平、公正、公開市場核心環境的呼籲,也是對中國內地企業和百姓最大的公平公正。

  還有,在全球仍籠罩在經濟危機陰霾中的時候,中國這個大市場早就是全球資本垂涎的黃金勝地了。大環境已不允許我們再用“割地賠款”式的方式吸引外資了。

  當然,引資稅收優惠政策取消後,對具體的引資地方政府也提出了新要求。從宏觀上説,儘快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市場經濟法制是根本;從微觀上説,必須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水平,特別是政府要竭力創造一個法制、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大環境,建立一個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府行政軟環境。如果相互推諉、拖拖拉拉、效率低下、暗箱操作、腐敗橫行,那必然會影響投資效率。

  需要警惕的是,從國家層面內外資稅費統一後,一些地方政府在GDP政績衝動下,執行力上可能還會打折扣,會在土地優惠等其他方面造成內外資企業新的不平等,這需要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