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日報:住有所居 政府有責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1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謝正軍繪

  本版系列報道“深入看樓市”刊出後,先後聚焦住房的基本屬性以及土地問題,明確提出“房子是給人住的”和“地價不能成‘天價’”的觀點,在廣大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今天推出第三篇,探討房地産調控中的政府責任,也為這組報道畫上句號。

  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既是重要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今年以來,民生周刊持續關注這一領域,希望能夠客觀反映普通民眾的呼聲,理性探討房地産業中的基本問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 者

  住房是人的最基本需求。要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政府到底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近年來,部分城市房價飛漲,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不足,住房市場供求矛盾突出、秩序混亂。對政府職責認識不清是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在我國當前處於快速城鎮化的特殊階段,對政府如何行使住房的保障職責,如何調控住房市場等問題,認識尚不清楚,甚至存在較大分歧。有人希望住房完全由政府提供,也有人認為政府不應干預太多,應完全靠市場調節。

  事實上,從福利分房時期的國家包辦,到房改初期過度依賴市場,再到近年來一邊進行房地産市場調控,一邊開展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政府在解決居民住房問題中的角色正越來越清晰。但市場和保障的關係如何處理,面對利益的得失,怎樣保證政府職責能夠明確落實,還需要通過相關制度的深化改革以進一步明確。

  關鍵詞①:保障房

  政府應成為公共住房的直接供應者

  經歷了房改前幾年過度依賴市場而忽視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後,2007年起,我國開始啟動保障性住房建設,並且保障範圍逐步擴大,保障房規模逐年增加,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2007年起,可以説公共住房以一個新的角色在中國重新出現和興起,我們深刻認識到市場失靈可能引起的社會缺陷,也重新審視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住房方面的責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説。首先必須從指導思想上明確,住房保障是政府應承擔的責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而我國目前的住房保障覆蓋面還比較小,處於剛剛起步階段,離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江蘇省常州市市長王偉成認為,既然明確了在解決低收入家庭問題上的市場失靈,政府就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成為住房市場的供給方,直接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住房,並影響住房市場的供求關係、價格和資金走向。

  政府作為供應者,首先就要明確供應給誰、供應多少等基本問題。保障房面向的是“中低收入”並且“住房困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由於我國住房領域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統計制度和管理體系,也尚未開展全國性的住房普查,一直沒有權威的數據供參考。

  有關專家已經多次呼籲,要做好“十二五”期間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當前有必要對全國特別是大中型城市的住房狀況儘快進行調查,並加快推進住房統計制度和住房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政府成為一個有效的住房供應者提供支持。

   提高土地出讓收益對保障房的投入力度

  保障房由政府提供,建設資金就理應由政府財政投入為主。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是保障房建設需解決的問題。今年我國將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580萬套,供需投資約9000億元。儘管中央財政對保障性住房的專項補助資金今年增加到近700億元,大部分仍要靠地方財政。隨着保障房建設規模擴大,尤其是公共租賃房大量增加,地方財政的壓力會不斷增加。

  “建保障房是政府的職責,財政不投誰來投?”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保障房投入上,政府不能逃避,而是要努力增加財政對保障房的投入。

  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增加土地出讓收益對保障房建設的投入,當前我國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的5%用於保障房建設,目前重慶市已經將凈收入的10%改為毛收入的5%,實際上既能大幅增加投入又便於計算。而吉林則直接將凈收入投入比例提高到20%,青島也提高到15%。

  “凈收益的10%比例太低,既然土地出讓收益是通過房地産開發的形式獲得的,理應更多的用於保障房建設。”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范強認為,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保障房建設的比例將是趨勢,比例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計算方式還要進一步簡化。

  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如劃撥土地、減免稅費、財政進行融資擔保等。近期財政部等出臺政策,要求對公共租賃房建設實行稅費減免,並且正在醞釀將各類保障房的財政補助資金打通使用,目的就是加大投入力度,並加快資金的落實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