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內部認購是樓市的利益“黑洞”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6日 0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樓市調控再掀風暴

  本報特約評論員李力言

  如果不是“網友曝”,這些保密協議是不是就悄無聲息地執行下去了?這些違規的內部購房者會不會就可以“悶聲發大財”了?不少網友熱議,這樣的保密協議和內部交易,還有多少在樓市調控的暴風驟雨中“風雨不動安如山”?

  緊縮房貸、明令“限購”、強調問責,近期,房地産調控之網再次收緊。然而,重壓之下,仍不免有“漏網之魚”的消息傳來。

  網友發帖曝光北京“觀林園”二期的內部認購名單,329人的長長隊列中,近百名政府官員的名字分外醒目。據爆料,內部認購的價格在每平米1.95萬元左右,而附近樓盤均價在每平米25000-26000元。此帖一齣,輿論譁然。

  雖然名單上的當事人均矢口否認,雖然房子還沒有賣出去,事情真相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但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蛛絲馬跡,諸如購房者與開發商的“保密承諾書”,銷售人員只接待內部認購者,新房建成兩年多一直不開盤,等等,還是讓人疑竇叢生。

  試想,如果不是“網友曝”,這些保密協議是不是就悄無聲息地執行下去了?這些違規的內部購房者會不會就可以“悶聲發大財”了?不少網友熱議,這樣的保密協議和內部交易,還有多少在樓市調控的暴風驟雨中“風雨不動安如山”?

  公眾的猜想和擔憂,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從溫州官員低價購買安置房,到武漢“六連號”事件;從杭州70余套房“超低價”成交,到合肥公職人員違規佔用直管公房,杭州74套房“超低價”成交,無不向人們透露了這樣的信息,除了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配置住房資源之外,還有權力、財富、關係等看不見也見不得人的“手”在暗地裏攫取住房資源,大搞內部分配。

  這種“內部分房”的路子,大多是通過信息壟斷和暗箱操作,形成一個利益的“黑洞”,把本來應該訴諸公共分配的房源圈佔起來,吸納進來,然後拋開法律規定和市場法則,用各自的潛規則去進行利益輸送和資源分配。

  對“內部認購”問題,制度層面已有防範。中紀委早就明確,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向請託人購買房屋、汽車等物品。北京市也規定,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開發企業不得排號、定房、內部認購或收取任何預付款性質的費用。可是,儘管如此,為何還是出現了預售許可證明年才能下來,但房子已經被內部認購一空?這樣的問題由來非一日,為什麼又往往通過網友曝光才浮出水面?執行乏力、監督不力,再一次暴露了房地産市場管理的短板。

  而聯想到近期舊宮明悅灣保障房因質量問題被拆除,昆明華西濱湖國際生態城的驚天騙局,加上此次“內部認購”風波,其實也發出了這樣的警示:房地産調控,力度要加大,管理更要加強,尤其是保證調控政策的公平公正執行。房地産建設,做大“蛋糕”固然是基礎,但如何分好“蛋糕”更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