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日報點評:各地賽馬場為何頻上馬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0日 08: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經“亞洲最大”的南京賽馬場正站在生存的十字路口。

  當初政策的允諾、鉅額的投入、宏偉的藍圖,在慘澹經營的現實面前顯得不堪一擊。

  南京賽馬場絕非個案,縱觀當下的國內各賽馬場,誰的日子都不好過。曾有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國內已建成的十幾個賽馬場,全部依靠副業維持生計。像投資4.2億元的第十一屆全運會馬術比賽場地——濟南國際賽馬場,也經營起高爾夫球場的副業。按照這條路子,不要説收回投資,能不能維持日常開銷都是問題。

  然而,這些前車之鑒並未阻止各地新建馬場的前赴後繼。廣州從化的亞運賽馬場據説投入7億元,而四川正在修建的金馬國際馬術體育公園投資將高達10億元。這些賽馬場一邊爭奪各種“之最”,一邊比拼投資“身家”,至於能否回本、如何經營,或許早被投資者拋之腦後。

  中國賽馬運動並不普及,興建如此之多的高端項目純屬重復建設,為何還有那麼多賽馬場盲目上馬呢?從表面看,這貌似是某個地方政府或投資者的價值判斷和投資選擇。以南京賽馬場為例,當初是看好“馬術運動的産業鏈”,試圖將其打造成“南京新的旅游景點”。不過究其根本,還是僥倖心理在作祟。各地競相建設賽馬場的背後,隱藏着一場押寶政府解禁馬彩的博弈。即使國家明令禁止帶有博彩性質的賽馬運動,但某些人還是抱着一線希望押下巨大賭注。沒有切實可行的經營計劃,卻一意孤行上馬,如今造成賽馬場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也就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