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圖片頻道 >

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 真實體驗原味國情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14: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香港大學生在內地實習企業贏得稱讚。受訪者供圖

     一個月前,香港大學生葉翠雯剛到廣州,就接到父母打來的電話:“在廣州不要一個人單獨外出”。

  她和父母對內地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環境臟、治安差”。但當她登上廣州塔遠眺廣州那一刻,她的想法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沒想到變化這麼大,來到廣州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出了香港!”

  跟小葉有相似經歷的,還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等12所高校的177名香港學生。這個暑假,他們深入內地多家企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這是內地和廣東首次如此大規模地接收香港實習生。“希望香港實習生來內地實習,真實觸摸內地的發展脈搏,給他們一個原汁原味的國情之旅。”項目主辦方負責人表示。

 

  在驚奇中慢慢適應

  香港實習生在適應的過程中慢慢體味著粵港兩地間的文化社會差異

  “香港與內地,有相同,更有不同。”麥煒傑進入實習單位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各種不適應,用他的話説:這是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

  “在南方航空實習的第一天,當部門主管詳細地介紹完各項工作流程時,我突然意識到,為什麼沒提到上班打卡呢?”麥煒傑認為,打卡就是為公司員工上發條,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吃飯都需要通過打卡來嚴格規定,沒有打卡會讓整個事情變得一團糟。他和其餘19名分配到南航的香港實習生私下嘀咕:“一定是主管漏掉了這件事。”

  而第二天上班,他們發現南航上班員工確實沒有打卡。詫異之餘,他們發現,整個工作系統也沒有他們想象中“完全崩潰”。雖然員工們沒有上下班打卡的制度,但是員工們都能準時到位,就算到了下班時間,如果手頭的工作還沒有完成,每個人也都會堅持到自己工作完成才會下班。

  而這也讓香港實習生們油然生出一種敬佩:“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更多靠的是一種默契和信任,而不是硬邦邦的制度來規定人們去工作。”而他們則需要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在這種新情況下調整自己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裏,類似這樣的衝擊,實習生們經常遇到。“要先向長輩敬酒”、“表達自己的意願要委婉”,這些規矩每次都讓他們驚奇不已,香港實習生也在適應的過程中,慢慢體味著粵港兩地間的文化社會差異。

  實習生颳起“香港風”

  參與這項活動的企業在這批香港實習生身上挖掘出更多的香港特質

  在經過短暫的適應期後,這177名香港實習生開始了“真刀真槍”地進入企業實習。雖然普通話還遠非流利,但他們特有的工作態度,卻讓他們的“師傅”們刮目相看。

  南航人力資源部業務主管佘想軍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某次部門會議上。以往的部門會議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而這次有香港實習生參與的部門會議,則變得“大不相同”。“他們會非常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出了很多非常人性化的意見。”他特別提到香港實習生具有“國際眼光”:去年,南航開通了澳洲航線,經常接待一些中轉的國際旅客,對於旅客提出的各色問題,地服人員常常因為“英語有限”應答不上。香港大學附屬學院大一學生談泉豐觀察到了這個現象,於是他利用自己的英語優勢,總結了一些最經常遇到的情景,把答案寫在卡片上。這個辦法,減少了類似尷尬情況的發生。“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在細節上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化形象。”佘想軍説。

  不僅如此,參與這項活動的企業也在這批香港實習生身上挖掘出更多的“香港特質”:積極進取、靈活應變、熱情主動,更熟悉國際文化……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小黃是為香港實習生們提供諮詢和引導服務的生活嚮導員。她透露,一開始他們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生活習慣的不適應上,慢慢地,“大陸房價高不高?”、“在這邊工作需要滿足怎樣的學歷?”這樣的提問已經成為“高頻問題”。

  一個月的實習,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也賺回這些香港實習生內心的“印象分”,不少人還萌生了留在內地工作的想法。實習生們相中內地的,更多瞄準的是廣闊的就業前景和發展空間。

  “內地如果有適合我的機會,我肯定會過來試一試!”看似略顯文弱的小賴似乎很有敢闖敢幹的香港精神,她表示回去將跟身邊人講講自己看到的一個“不一樣的、真實的”內地。

  企業同樣也瞄準了這批有“國際眼光”的特殊實習生。一位企業負責人私下向記者透露已有“重點發展對象”。

  這種供與求的意外收穫,正是為主辦方所樂見的。“內地經濟蓬勃發展提供了大量機會,”廣東省青聯秘書長張文傑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大學生來內地實習,香港學生大規模北上就業有望成為現實。

  真實體驗內地生活

  讓香港大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內地今天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存在的問題

  剛開始實習時,麥煒傑稱呼實習單位,總習慣加上“他們”,而在實習結束時,當他講到實習單位,已經在名稱前面加了“我們”,小小的變化,反映的卻是從內心真實流露出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在香港青年會主席莊創業看來,香港回歸15週年來推行的國民教育,除了讓香港青少年能夠流暢地運用普通話之外,目前更迫切的,則是如何給香港的青少年們一顆“中國心”。在採訪中,香港實習生們雖然認同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並且承認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讓人印象深刻的經濟聯絡,但由於缺乏與內地更直接、深入接觸,他們中大多數人對內地的認識仍比較模糊。

  正是如此,搭橋讓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實習,成為一種更為直觀、有力的國情教育。6年前,31名香港大學學生從500余名申請人中脫穎而出,踏上進入祖國內地實習的道路;今年的實習計劃活動規模是全港之最,1000個實習名額吸引2300名來自香港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報名,實習地點增加到廣東、上海、北京等9個省市。

  “不少香港實習生也會抱怨內地交通秩序不如香港好、還有人隨地丟垃圾等問題,但我認為,這也讓他們有機會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內地,而不單單是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團省委書記、省青聯主席曾穎如認為,這種更加真實、更加深入的體驗方式,能讓香港大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內地今天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存在的問題。

  正如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李薊貽在總結分享會上對香港實習生所説:“你們只有真正進入企業,才能更多地了解內地國情,才會更愛這個國家。”

  以此次交流實習為契機,粵港青年交流也將面臨轉型。7月9日,團省委、省青聯為香港實習生們準備了在粵實習總結分享會和歡送晚宴。會上,公佈了一個好消息:此次參與接收實習生的13家企業被確定為首批“香港實習生實習基地”。基地的常態化,意味著今後更多的香港實習生將走進內地。記者 雷雨 實習生 郭翔宇 通訊員 吳偉達 彭黎明

熱詞:

  • 香港
  • 大學生
  • 內地
  •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