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黃長強:成功開發戰機訓練導彈與先進高速無人機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31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西安10月30日電題:使命與擔當——記空軍工程大學教授黃長強

  張玉清、黃書波、陳卓

  重陽又至。51歲的空軍工程大學教授黃長強爬上後山,來到西安東郊的白鹿原。

  這裡,埋葬著父親的骨灰。26年前,父親給未能在臨終前盡孝的黃長強留下遺願:埋一捧骨灰在兒子工作的地方,看著兒子成長。 

  佇立在深秋的白鹿原上,已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的黃長強知道,沒有實現當兵夢想的父親,並不了解小説《白鹿原》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片土地上,那是一部民族苦難史、奮鬥史的縮影。

  如今,可以告慰父親的是,作為一名軍隊科研工作者,自己和團隊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讓國家和民族永遠不再遭受屈辱和苦難。

  這,是軍人的使命。

  上世紀90年代,就在海灣戰爭的硝煙剛剛散盡時,黃長強被任命為空軍工程大學軍械教研室主任。

  數千公里外展現的以精確打擊為主要特徵的高科技戰爭雛形,深深地刺激著包括黃長強在內的中國軍人的眼球,“落後就要挨打”的事實叩擊著黃長強的心房。 

  當時的軍械教研室,沒有一個科研項目,沒有一筆科研經費,有的只是繼承下來的幾門老舊航炮。

  震撼和憂患,讓黃長強夜不能寐。

  出路在哪?“軍校教員的陣地不僅是三尺講臺,還必須肩負為武器裝備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的責任。”第一次教研室會議上,黃長強的思考成了共識。

  從此,在妻子肖薇的眼裏,黃長強成了“不應該結婚的人”:自己掏錢買火車票跑遍全國,了解部隊裝備需求;家裏有了大事,永遠找不到人……

  機遇,從來只給有準備的人。一次調研得知,我國自主研製的某型武裝直升機因為火箭射擊精度達不到技戰術指標而影響定型。

  黃長強和他的科研團隊分析:導致射擊精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陸航沿用空軍的火箭發射器,沒有妥善解決火箭出口擾動等問題。

  帶著梳理出來的14項課題,在周圍質疑的目光中,黃長強到總部機關毛遂自薦,爭取到了軍械教研室第一筆5萬元科研經費。

  半年後,經過黃長強課題組的反復實驗驗證,一個全新的設計思路使某型武裝直升機火箭射擊精度提高了28%,超過了武器定型要求。

  靠科研實力與陸航武器裝備結緣後,黃長強團隊和有關部門合作先後攻克了某型運輸直升機國産武器系統設計、新型智慧火箭武器控制、高原作戰機彈相容和武器系統綜合保障工程等10多項重大技術難題,被直升機部隊官兵親切地譽為軍械裝備的“120”。

熱詞:

  • 黃長強
  • 訓練彈
  • 無人機
  • 航炮
  • 軍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