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成都軍區演練高寒山地夜間諸軍兵種協同作戰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31日 0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晏良、蘭國洪提供

  核心閱讀

  ◆成都軍區針對現代戰爭多在夜間發起、高寒山地成為未來主戰場的特點,不斷加大寒夜練兵力度,與諸軍兵種摸黑聯訓聯演,寒夜亮劍。

  ◆都説白天不懂夜的黑,夜間協同是夜戰成敗的關鍵。受低溫、低氧、夜霧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在高寒山地組織夜戰難以攥指成拳,往往化整為零、各自為戰。盛夏時節,成都軍區組織多兵種部隊赴高寒山地聯訓聯演,依託網絡化的信息系統,將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和作戰要素融為一體,形成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伴隨著一體化指揮平臺在夜間顯威,曠遠遼闊的高寒山地夜間協同難題畫上了休止符,諸軍兵種指戰員在月夜心有靈犀,珠聯璧合。

  冷月從廣寒宮傾瀉而下,灑落離天最近的西南某高寒山地,雪月交融,千里高原一片蒼茫。

  西南戰區諸軍兵種採取緊急出動的方式,讓官兵從夢中躍起,奔向危機四伏的高寒山地演兵場。迢迢“天路”上,雄師勁旅動若風發,向雪域高原快速集結,空地聯動,立體奔襲——

  駐川某師官兵遠程機動,跨越萬水千山,日以繼夜縱兵;

  有著“山地之王”美譽的某山地步兵旅單車雙駕,人歇車不停,一步到點;

  某船舶運輸隊在高山峽谷中逆流遠征,突破巨浪,溯源而上;

  空軍、陸軍航空兵駕機穿雲破霧,呼嘯飛行,劍指作戰空域……

  草甸區、寬谷區、峽谷區、冰川區……千里高寒山地,雄兵盡藏,夜劍出鞘,亮點頻閃。

  亮點一:

  指揮體系網千軍,互聯不見傳令兵

  兩軍對壘,善打夜戰的“藍軍”高調叫囂:“太陽是你們的,月亮是俺們的。”

  在“藍軍”眼中,“紅軍”此番勞師遠征,諸軍兵種互不熟悉,很難形成合力,不足為懼。他們還拿“紅軍”去年栽跟頭的戰例説事,認為“紅軍”白天都協調不力,夜晚只能“抓瞎”。

  的確,高寒山地冰溝交錯,險山縱橫,白天都無法通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協同更難。靠旗語、手勢、眼神交流,用電話、雞毛信、對講機傳令,這些協同作戰的基本方法,在此次對抗演練中根本派不上用場。

  更深夜沉,風嘯水冷。記者在某山地步兵旅集結地域發現一件怪事:通信分隊話務班超過一半的電話兵參與指揮所開設,他們忙於鋪設網線,並不在機房崗位上。

  手持防凍夜視儀觀察左鄰右里的該旅旅長李世忠解釋説:“我們利用信息系統的聯通性和滲透性,構建集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網繫於一體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可以為各類傳感器和武器平臺提供隨遇接入、穩定暢通、按需服務、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通過網聚與任務分隊融為一體。”

  口説無憑,記者提議現場調試驗證。只見電話兵劉景威輕點鼠標,另一支山地勁旅的動態信息便顯現熒屏。他還沒來得及得意,記者又生疑問:指揮信息恐怕只能在本軍種內部流通吧?

  劉景威神情專注,並未作答。他嫻熟操作,成功訪問陸航某旅。李世忠走過來,作了個形象的比喻:過去的多層指揮體系形如“樹狀”,縱長橫窄,根與梢同屬一個軍兵種;現在建立的“扁平式”指揮體系縱短橫長,打破了建制壁壘。

  轉眼間,“紅軍”指揮員通過一體化指揮平臺發佈信息,公佈臨時黨委成員名單,並在網上組織召開臨時黨委會。

  夜,靜得能聽清呼吸和心跳。夜霧籠罩下的演兵場氣溫已接近零度,紅軍諸軍兵種指揮員在網上處理發布信息,未聞大嗓門嘶聲力竭打電話,但聽繞指柔輕點鼠標布雄兵;沒有線路盤結裝備無縫連接,不用並肩探討亦可聯合決策……

  亮點二:

  作戰無需肩並肩,異地照打組合拳

  是夜,“紅軍”各群隊摸黑佔領攻擊出發陣地,完成戰役準備。

  中軍帳內,“紅軍”指揮員緊盯上級戰略戰役支援力量依託先進的系列衛星、情報系統傳來的實時戰場影像,研判特戰分隊利用戰場偵察系統偵獲的影像。他們審時度勢,接連通過網絡發佈命令——

  指揮控制中心,命令各群隊按計劃發起攻擊!

  情報部門,向各群隊推送最新戰場態勢!

  ……

  預警機率先升空,擔負聯合戰役行動的空中預警指揮任務,實時傳回空情態勢。

  陌生地域的夜戰場上,劍拔弩張。沒有殺聲,網電信息攻擊戰鬥已然打響:“紅軍”電子對抗群對藍軍實施干擾壓制,博弈無形戰場,戰地上空形成縱橫交錯的“電磁森林”。雙方糾纏不休,拼命真擾實抗。

  通觀“紅軍”聯合作戰行動,可以得出兩個關鍵詞:全域攻擊,立體合圍。記者發現,諸軍兵種高效協同,整體聯動,高中低梯次銜接,遠中近效能互補。

  導彈、戰機、火炮輪番轟炸,“藍軍”陣地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未給“藍軍”喘息之機,“紅軍”便依據毀傷評估結果,修訂出新的目標打擊清單,展開新一輪火力打擊,火舌噴吐,烙紅夜空……

  第二輪火力打擊還未罷手,工程保障隊已然前出開路,坦克和裝甲車呼之欲出。

  各級指揮員對比傳統指揮模式樂了,指揮控制手段網絡化産生增值效應:各方參戰力量化零為整、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髮全身感知、動一點整網察覺,可以跨越地域、空間、兵種和級別進行全方位優勢互補。

  亮點三:

  戰時受挫別發愁,網內能找好幫手

  夜霧中,敵機兵分兩路來襲,飛臨“紅軍”左、右兩翼的坦克、裝甲車攻擊群上方。戰車瞬間熄火隱蔽,進退不得。

  接到網上求援,防空分隊高炮、導彈迅速捕捉目標,確保坦克和裝甲車安全馳騁。

  敵機突然轉向,朝“紅軍”遠程炮兵陣地飛去。“紅軍”空軍作戰群駕駛新型飛機在預警機的指揮下,與“藍軍”展開空戰。中軍帳屏幕上,某型空戰對抗實時評估系統傳來了空戰態勢:“紅軍”飛機施放有源干擾,快速機動對向目標發射。

  經過交戰,“紅軍”奪取戰場上空局部制空權,突擊機群轉瞬鎖定“藍軍”地面目標……

  數百公里之外,船舶運輸隊駛入狹窄湍急的高山峽谷流域時,遭到兩岸伏兵打擊。陸航某旅收到求援信息,迅速派出直升機馳援,“高原水兵”引導打擊,順利開闢安全航道。

  該旅旅長栗國告訴記者:指揮控制手段網絡化,使不同層次的指揮機構之間聯絡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越級指揮、快速協同、挂靠保障,任何一方犯難都能在網內找到幫手。

  亮點四:

  保障不再找“娘家”,合成分隊“一把抓”

  夜黑如墨,狂風驟起,天空突然下起夜雨,“劈劈啪啪”砸在作訓服上,凍得參訓官兵直打寒顫。

  記者發現,此時的演兵場上,諸軍兵種向更深層次協同,三軍聯勤邁出了堅實步履——“紅軍”實行物油聯儲、按需統供;建立武器裝備數據庫,根據不同作戰區域的風速及溫度,向各分隊發送主戰武器的性能參數;抽組各類專家組成合成保障分隊,對各作戰群隊實施支援保障,夜戰場上有了多條流動的保障線……

  某陸航中隊指揮員樂呵呵地説,他們初上高原,最怕裝備“水土不服”,合成保障分隊支招,難題迎刃而解。他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電腦套著保溫膜,配件置於保溫箱……

  合成保障分隊不僅理念超前,戰地供修能力更是超強。此役,“紅軍”發揮機械化部隊優勢,坦克、裝甲分隊多路突擊。“藍軍”密集使用反坦克火箭,分段攔截“紅軍”突擊。

  “紅軍”中路攻擊群一輛坦克受損,瞬間“趴窩”。車長正欲向本部求援,合成保障分隊就已派出小分隊趕到戰地搶修,讓坦克重新投入戰鬥。

  “藍軍”派出特戰分隊偷襲“紅軍”炮陣地,多門火炮受損。“紅軍”迅速調集就近火力支援,打退偷襲“藍軍”。與此同時,合成保障隊派來的小分隊火速趕來,對戰損火炮進行緊急後送轉移。

  “紅軍”後勤保障部門領導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狠抓夜間後勤保障能力建設,與諸軍兵種實踐探索適應高寒山地作戰的快速機動、垂直立體、直達配送、定點支援、伴隨保障等方法,大聯勤帶來了高效益。

熱詞:

  • 紅軍
  • 空戰態勢
  • 戰場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