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臺媒:越海軍無法承受解放軍艦群導彈齊射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7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022導彈艇群

  多重火炮守島防登陸 特戰逆襲直指解放軍

  臺媒詳解越軍南海部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邱遠川】隨著台灣于9月1日至5日在太平島舉行實彈演習日期的臨近,南海局勢又引發關注。越南外交部發言人日前抗議“侵犯”越南海島主權,“敦促”台灣當局取消演習。而最新一期台灣《亞太防務》雜誌則詳盡披露了,這個看似“被人欺負了的”的國家正通過怎樣的一系列措施,強化在南沙二十多個島礁的軍事部署,報道稱,與這些部署緊密聯絡的作戰方式大都是針對解放軍的。

  島礁強大火力網構築數套守島戰法

  從上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越南在南沙方向合計侵佔29座島礁,並持續強化所佔島礁的防禦體系。總體而言,越軍通過30多年長期建設,已構成以南威島和鴻麻島為核心,橫亙南海中南部,地幅寬度500公里,縱深600多公里的大範圍實際控制帶,並與相隔數百公里的越南本土海岸防禦體系銜接。

  越南駐南沙守軍的主要裝備是火炮、坦克、反坦克導彈和可機動上島的武裝直升機。在構築堅固陣地的越佔九島礁中,部署23毫米高炮的有9個,部署37毫米高炮的有6個,部署85毫米加農炮的有5個,部署122毫米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炮的有兩個;部署俄制T-54/55中型坦克的有6個,部署俄制PT-76水陸坦克的有4個,共計配置各型火炮120余門(其中8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50余門),中型坦克60余輛。另外,至少有5個島礁具備起降武裝直升機的條件。

  根據越軍設防情況,結合其實戰和演習實踐,它的火炮、坦克和武裝直升機在反登陸作戰時的使用原則大致是:首先,充分發揮大口徑火炮威力,與解放軍水面艦艇展開遠距離炮戰,迫使解放軍登陸部隊在較遠距離處下水航渡,同時拒解放軍作戰編隊于較遠距離,使解放軍登陸部隊失去可靠艦炮火力支援。

  各種火炮形成遠、中、近火力縱深,在不同距離上對航渡中的解放軍登陸部隊實施由疏到密的打擊,削弱登陸部隊衝擊力量。以南威島為例,越軍部署的射程在16公里以上的火炮有4門,14公里以上的有21門,10公里以上的有31門,2公里以上的有48門,火力配比綿密。特別是越軍用於平射的小口徑高炮數量多、射速快,對登陸人員及裝甲車輛威脅尤大。

  越軍在必要時還可能派武裝直升機駐島或隨艦活動,發揮航空兵機動能力強、作戰半徑大、打擊手段多、突擊威力猛等特點,運用上世紀80年代在入侵柬埔寨戰爭中取得的支援地面作戰經驗,直接配合守島部隊遂行防禦作戰。

  注重逆襲和特種作戰

  由於越南聲稱對整個南沙擁有“主權”,一旦與大陸發生武裝衝突,越軍很可能會對解放軍控制的南沙島嶼、島岸設施等進行逆襲。由於越南海岸線特殊的“腰帶地緣效應”,越南海空軍在南海中部的活動不易被解放軍海岸雷達監視,同時越南空軍能利用地緣便利,直接威脅前出部署的解放軍空軍預警機,迫使解放軍空軍的空中戰役體系必須保持強大的兵力進行戰鬥巡邏,也使得解放軍海空軍執勤行動的連續性被削弱。

  若對大陸控制島礁進行逆襲作戰,佔據地緣優勢的越南空軍完全有可能避開解放軍海空軍前伸巡邏的兵力,採用蘇-22戰鬥轟炸機對目標島礁進行突擊,削弱乃至摧毀島礁防空火力及大型遠程通訊系統,隨後越南海軍導彈艇對島礁實施攻擊,清除主要火力點,然後“打完即撤”。而越南空軍的米格-21、蘇-27、蘇-30MK2V等戰機則在己方實施突擊行動的“窗口時間”內提供屏護,阻止大陸海空軍增援。

  需要強調的是,越南海軍陸戰隊同樣對大陸控制島礁構成巨大威脅。海軍陸戰隊破襲戰術的目標通常先考慮防禦能力弱、抗沉性差的大中型艦船,特別是運輸船、油船等輔助船,指揮所、雷達站、碼頭、倉庫等重要目標也是越軍破襲戰目標。越軍陸戰隊通常先期派遣精幹的“水鬼”抵達偵察,掌握目標區的對方兵力部署、活動規律及水文氣象等情況,然後制定預案。破襲戰的時機一般選擇在夜間或能見度差的惡劣天氣,接敵時機通常在順流或平潮時,兵力編組多以3-5人組成,分為偵察、火力、爆破組。作戰方式視情況而定,越軍陸戰隊一般將參戰人員及其裝備進行偽裝,在1000米處漂浮偵察,之後直接抵近目標實施破襲。

  解放軍能否應對挑戰?

  在南海,航空兵的威懾效能決定著大陸在該區域的戰略控制力。2000年之前,大陸海空軍在南海遂行攻擊使命的主要是殲轟-7、蘇-30和轟-6飛機,儘管它們的“名義作戰半徑”都超過1000公里,從海南島起飛能抵達南沙中北部,但由於缺乏完善的空情保障和支援,配套的護航戰機航程只能達南沙北部,這導致遠程轟炸航空兵的威懾範圍勉強達到南沙北部。進入21世紀後,隨著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和遠程偵察機陸續服役,這一現象徹底改觀,解放軍航空兵的攻擊能力能迅速抵達南海任意衝突點,這種高效能威懾態勢的直接結果是主動權倒向中國。

  解放軍海軍近年來的演習表明,022型艇通常採取與大型艦艇混編遂行近海作戰,基本原則是大型艦艇為混編群提供中遠程區域防空,小型艦艇承擔近程防禦,艦艇群規模通常為1:4,形成頗具規模的火力打擊與防禦的“綜合體”,在電子對抗模式下,編隊發射的假目標足以使敵方陷入混亂。一旦爆發衝突,理論上解放軍海軍在500公里內可部署2-4個混編艦群,一次導彈齊射量將達到96-192枚,這種火力規模是任何一個南海國家海軍都無法承受的。

熱詞:

  • 導彈齊射
  • 島礁
  • 導彈艇
  • 越南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