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評論稱印度缺乏長期規劃致國産戰機發動機下馬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12: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LCA“光輝”戰鬥機

  新聞提示

  一個從1986年誕生的夢想,苦撐26年之後,終於被印度自己放棄了。6月17日,印度國防部宣佈,放棄生産為LCA“光輝”MK-2戰鬥機研製的國産“卡弗裏”渦扇發動機,轉而使用美國進口的GE-F414發動機。毫無疑問,對於印度軍工來説,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

  最初夢想堅定美好

  “卡弗裏”渦扇發動機在印度的正式編號是GTX-35VS。早在1986年,印度的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就準備開發一款國産航空發動機供“光輝”戰鬥機使用。當時“光輝”原型機使用的是美國F-404發動機,印度設想如果國産發動機成功,就可以替換美式發動機。

  早在1977年印度就已經開發出了一種GTX37-14U渦噴發動機,這是印度第一種國産航空發動機,隨後又以此為藍本,開發出了渦扇型號GTX37-14UB。後來印度又回到了渦噴發動機的軌道上來,開發出了GTX-35發動機。

  儘管開發GTX-35的印度燃氣渦輪研究院對這個型號並不滿意,但在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下,還是決定以GTX-35為藍本開發供“光輝”戰鬥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GTX-35VS,代號“卡弗裏”,名字取自印度國內一條著名的“聖河”。

  1989年4月,“卡弗裏”開發項目正式啟動。印度政府當時計劃用8年左右的時間、7600萬美元的資金來完成國産發動機的研製。

  現在來看,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認識到航空發動機研製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且不説8年時間對於印度的技術基礎來説是否夠用,僅項目資金就欠得太多。而當時國際上開發一種新型航空發動機,大概要耗資20億美元左右。

  隨即,印度這個看似雄心勃勃的發動機項目,就迅速消失在印度大幹快上的軍備更新大潮中。

  1996年,按照計劃“卡弗裏”應該接近研製成功,但實際上它才剛剛開始原型機的試車。2002年,開始有消息傳出“卡弗裏”在試驗中屢次發生“噴葉片”的致命事故,因此印方不得不向法國斯奈克瑪採購發動機葉片和數字控制裝置。

  研發現實一波三折

  儘管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生産屢屢突破原有的時間控制節點,但悲催的“卡弗裏”仍然沒有在2004年趕上來安裝到“光輝”的生産型號,印度不得不把40台發動機的合同給了美國人。

  2006年,印度特別花鉅資請來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幫助解決“卡弗裏”的技術問題。一年以後,“卡弗裏”項目就被分拆成K-9和K-10兩個部分,其中後者就是和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合作開發“卡弗裏”。印度媒體曾經宣稱,新“卡弗裏”基於法國的M88渦扇發動機技術。如果開發成功,對印度來説也是個利好消息。問題是,在印度,很多事情只能是“如果”。

  遲遲趕不上國産戰機的研發進度,“卡弗裏”只能一次次向外界打輿論戰,不斷抬高自己的性能水平。

  按照印度方面初期披露的信息,“卡弗裏”發動機只是一種低涵道比、帶有加力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含有6級高壓壓氣機和3級低壓壓氣機,基本技術水平與當時美國F-404相當。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國外技術的介入,“卡弗裏”指標也逐漸強悍,居然可以和歐洲的EJ-200、法國M88發動機並駕齊驅。到後來,印度方面甚至宣稱“卡弗裏”將採用矢量噴口和加大推力來讓LCA具有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在印度的計劃裏面,裝備“卡弗裏”的“光輝”戰鬥機儼然已經成了牛氣沖天的四代戰機。

  失敗原因不一而足

  從2005年到2012年,印度不斷宣稱要在國産“光輝”戰機上安裝“卡弗裏”,但直到今天,這個目標依然沒有實現。由於印度本國沒有高空試車臺等發動機研發平臺,“卡弗裏”發動機只能安裝到IL-76飛機上由俄羅斯進行測試。

  也許是為了安慰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印度國防部聲稱雖然“光輝”放棄了“卡弗裏”發動機,但後者將來可以安裝到一些無人機上來使用。但這話誰會相信?苦撐的背後有苦衷。印度官方自己都承認,“卡弗裏”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渦輪技術儲備不足、技術設計過於複雜、印度缺乏航空發動機先進材料及生産設備(西方也進行出口限制)、印度缺乏發動機測試設備、印度缺乏相關技術人才和高級技工。

  這些困難決定“卡弗裏”即使出現了成品,要麼指標不符合規範,要麼質量水平一塌糊塗,印度空軍絕不敢放心使用。直到現在,幾臺成品的“卡弗裏”發動機依然躺在倉庫裏,儘管看上去油光水滑,但沒有一架印度戰機敢用它來飛上天,更沒人相信那些虛無縹緲的指標。

  單純從技術上來説,發展中國家發展航空發動機都會遇到類似的困難。但“卡弗裏”失敗的關鍵在於,印度政府缺乏長期規劃、執行力和對社會資源的掌控能力。

  航發項目道路漫長

  航空發動機,一直以來都被視為現代工業上的“皇冠”。沒有工業化的基礎,進行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無疑是水中月、鏡中花。

  具體到印度,我們依然要客觀看待其國情和發展環境。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印度根本沒有把實現工業化作為國家發展的道路。比起“卡弗裏”的失敗,印度更在意客服、軟體等服務性産業向西方回流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只要經濟不受重創,即使依靠進口武器,印度照樣能把日子過下去。

  從頭至尾,我們只能説印度花了一些錢,進行了研製軍用航空發動機的某種嘗試。我們都不能説“卡弗裏”是個嚴格意義上的印度國産發動機,更不能説印度由此就建立起自己的航空發動機研發體系。

  在將來某個時期,印度很可能還會公佈另外一個“國産航發”的項目。當然,其道路依然漫長。

熱詞:

  • 卡弗裏
  • 印度空軍
  • 1986年
  • 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