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浙江抗戰老兵生活困難 不關心錢最在意紀念章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5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抗戰勝利到今天,已將近67年。

  “如果説抗日戰爭是一部偉大的巨著,我們現在翻開的是最後一頁。”作家方軍正在寫《最後的抗戰老兵》,幸虧找到了贊助,其中的兩本得以出版。如果不是為了接受《北京晨報》的專訪,他現在已經身在浙江了。

  留給我們的時間,實在太少。

  “三年後,會有很多人痛哭流涕,我們會痛恨自己,為什麼沒把這些老兵最後的記憶留下來。”在尋訪抗戰老兵的路上,方軍已經跑了10多年,這是充滿貧困、艱難、白眼、誤會、嫉妒與掙扎的10多年,一聲嘆息,已容納不下太多的無奈與堅持。

  在方軍的腦海中,至少還有15本書,它們能寫完嗎?就算寫完了,誰來給出版呢?

  作為人,我們都要扛著一個十字架前行,方軍始終堅信,自己不是在為過去而求索,而是在為將來奮鬥。國無大小,忘戰必危,一個民族在危難時刻,永遠需要她的子孫站出來,為共同的利益與榮耀去拼搏,去戰鬥。但,我們只能讓歷史告訴未來,所以面對歷史的每一次真誠,其實都是在為未來增添一分保障。

  “盡我最大的努力吧。”方軍説。桌子上放著他的病歷卡,上面寫著:方軍,58歲。

  第一次聽説正面戰場嚇壞了

  北京晨報:您第一次聽説抗戰的正面戰場,是什麼時候?

  方軍:那是1968年,我爸爸當年是八路軍,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在抗戰中犧牲了,解放後他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工作,一度負責整理抗戰口述史,後來出版了《紅旗飄飄》,共32卷,都是我軍將士的回憶錄,三根火柴等故事就出自這套書。在整理過程中,許多投誠的國民黨老將軍也來投稿,我爸爸看了很多資料,但當時也不敢發表,只能私下對我説,在抗戰中國民黨軍隊也犧牲了很多人。當時把我給嚇壞了,因為從來沒聽説過這種事。

  北京晨報:關於抗戰正面戰場的研究,這些年很熱,為什麼?

  方軍:因為正面戰場對今天仍有影響,國民黨軍隊直系、旁系親屬還有2000萬人,而八路軍直系、旁系親屬是1000多萬人,在8年中,國民黨軍隊共有327萬人戰死沙場,八路軍也犧牲了50多萬人。比如潘石屹的爺爺當年就是國民黨軍隊的上校,一次與日軍激戰,1800多人打得只剩下117人,再比如張藝謀的爺爺,也是國民黨軍隊的將領。

  浙江老兵是研究中的盲點

  北京晨報:您過去專訪了許多老兵,他們多在河南、河北、山東、雲南等地,這兩本書怎麼轉向了浙江?

  方軍:此前大家對浙江老兵注意得不夠,因為當地相關宣傳太少,不像雲南中保縣那麼重視,所以大家忽略了這裡的抗戰老兵。但事實上,浙江是較早與日寇作戰的省之一,由於是蔣介石的老家,歷史上又比較富庶,所以這裡的老兵呈現出“三多一少”的狀況。三多,即當兵的人多、黃埔軍校畢業生多、加入中央軍的多,一少,就是宣傳太少。解放後,這裡“地處戰爭前沿”,為“防止國民黨殘渣餘孽配合反攻大陸”,很多老兵被監禁,出獄後又長期被隔離,難以融入正常的社會秩序中。

  北京晨報:您是怎麼找到他們的呢?

  方軍:當地各縣都有“黃埔同學會”,上級經常組織他們學習,名單很齊全,不難找,與其他地方抗戰老兵不同,他們多是軍官,有文化,記憶力特別好,只是當地方言太難懂了,每次採訪都要帶“翻譯”,這在過去沒遇到過。

  老兵們生活大多困難

  北京晨報:這些老兵們生活狀況如何?

  方軍:絕大多數比較困難,因為他們是軍官,解放後很多人進了監獄,後來被特赦,但幾十年抬不起頭來,在1979年前,連公社社員都當不上,被監督勞動,他們的孩子也不能上初中。在村裏,他們是“壞人”,每天早上要起來掃馬路,村裏的臟活、累活全歸他們。農村經濟條件改善後,他們這些人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孩子受的教育又不夠,所以生活依然相對窘迫。比如我採訪的陳守財,住的還是抗戰前的房子,灶、鍋都是上世紀20年代的,家裏唯一的電器是電飯煲。在一個老兵家,連木馬桶都是200多年前的。這些年來,許多公益人士在救助老兵,比如韓紅、陳坤等明星,他們給老兵的幫助很大,有的老兵現在每月可以領到幾百元。

  北京晨報:他們現在最關心什麼?

  方軍:他們不太關心錢,他們説,給了錢,自己又能拿多久呢?他們最關心的是紀念章,那代表著一種承認。

  軍人需要榮譽感

  北京晨報:這些老兵中有的參加過內戰,這恐怕是個問題。

  方軍:是的,但他們為此進過監獄,接受了懲罰,功是功,過是過,他們為國抗戰的經歷還是應當承認的。軍人需要榮譽感,一個老兵得到了承認,他對自己的孫子就能有個交代,一村的人就會覺得羨慕,知道為國打仗是件光榮的事,不論過去多久,國家沒有忘掉他們。以天臺縣為例,當年參加正面戰場抗戰的7000多人,許多是共産黨基層組織動員去當兵的,現在剩下不到20人,絕大多數都過了90歲。不少民間人士給老兵們製作了紀念章,但老百姓對老百姓,分量不那麼夠。

  再過兩三年,老兵們都去世了,可戰爭依然會有,我們依然需要一代代的年輕人站出來,為國家而奮鬥,應該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到,這是一種榮譽。所以説,善待老兵,就是善待我們的未來。

  搶救口述史刻不容緩

  北京晨報:您跑了這幾趟浙江,住在哪?

  方軍:我在寺廟裏住了一個月,因為吃住全免,我是自費在蒐集口述史,能省就省,只是早晚喝粥,終日食素,後來身體實在有點受不了,回來時我整整瘦了兩圈。和浙江老兵們接觸,最大的感受是他們骨子裏的那種愛國情懷,還在戚繼光的時代,浙江人就在和倭寇作戰,甲午戰爭時,不少浙江人參加了北洋水師,老兵們住的大多數是100多年前的房子,解放後幾十年生活沒著落,所以很多人還活在過去的精神世界中。1979年後,他們可以成為公社的正式社員了,許多老兵保存著當時的通知書,這意味著他們終於成了普通人,不再是壞人了。

  北京晨報:這兩三年,絕大多數老兵都將離開這個世界,他們的記憶也將被永遠帶走,目前有沒有搶救措施?

  方軍:沒有。我一個人在寫,能力終究有限,所以我呼籲浙江省宣傳部門要重視這件事,儘快組織一批人去做,每個縣至少要留下一兩本口述史,此外,我也希望中國作協能動員幾十名作家下去,搶救這最後的記憶。

  戰爭是一件慘烈的事

  北京晨報:您做了10多年抗戰口述史採訪工作了,這次在浙江採訪,是不是已經沒感覺了?

  方軍:正好相反,我被浙江抗戰的慘烈深深地震撼了。1942年,美軍空襲東京,飛機迫降在浙江,24名飛行員獲救,為了報復浙江人,日軍發動了浙贛戰役,殺死了30多萬浙江同胞,他們想以此讓浙江人永遠屈服,蔣介石對此感到非常震驚,他給美國總統寫信,説為了一次軍事冒險,我們卻承受了這麼巨大的損失。

  北京晨報:在老兵們的回憶中,他們怎麼描述這場戰爭?

  方軍:每個人都有很慘烈的故事。一位老兵告訴我,在日本宣佈投降的當日,我方放鬆了警惕,沒想到晚上日本人發動了最後一次衝鋒,他們衝進中國軍營,見人就砍,大家趕忙抵抗,一直打到第二天天亮,鬼子們跑到山上切腹自殺。這位老兵當時是少校,他的兩個同伴都是這麼犧牲的,8年抗戰都堅持下來了,可最後這一個晚上卻沒挺過去。還有一名國軍的指揮員,衝鋒時跑在最前面,被打傷了,他就坐在地上用手槍指揮進攻,結果日軍一槍把他的手槍打飛了,他就用手指揮。我方把敵人消滅之後,戰士們抬著他在戰場上走了一圈,看著敵人纍纍的死屍,他才相信:我們贏了。這些故事都是中華民族英勇的故事,我們有義務傳遞給下一代。

  對戰爭需要反省

  北京晨報:您這兩本書是怎麼出版的?

  方軍:是一位企業家掏的錢,否則沒有出版社願意出這樣的書。很多人問我,出書是不是很掙錢,其實我都是白幹,出版還得靠朋友幫忙,作家都梁幫助過5萬元,此外還有許多熱心人,老兵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貢獻過力量,當他們握著我的手説謝謝時,我心裏感到巨大的滿足,品嘗到幫助別人的光榮,我覺得,我至少沒給咱北京人丟臉。

  北京晨報:這些書就算出了,讀者願意看嗎?

  方軍:是的,現在大家太功利化,追求一時的愉快。在日本留學時,一名老鬼子給我看過一個漫畫,是法國人畫的抗日戰爭,一個小個子在打一個大個子,大個子被打得連連敗退,最後倒下了,但他的身軀卻把小個子給壓死了。這是不少外國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對此,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去反省。

  北京晨報:國無大小,忘戰必危,在和平時期做好下一場鬥爭的準備,也許是更明智的態度?

  方軍:是的。人類是通過戰爭逐步發展起來,在將來,也依然會有戰爭。

  北京晨報:老兵們都已老去,他們很容易被忽略。

  方軍:但他們的影響會長期存在,打個簡單比方,如果今天給潘石屹的爺爺以榮譽,他一定會拿出更大的努力來回報社會,如果今天給張藝謀的爺爺以榮譽,他可能會拍出更好的作品。畢竟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一個人只要為國家付出了,我們就應感謝他,就應該記住他,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陳輝/文

熱詞:

  • 浙贛戰役
  • 抗戰勝利
  • 正面戰場
  • 口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