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南沙守礁部隊在駐地建模擬礁堡進行實戰化訓練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88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中國政府在南沙永暑礁海域建立74號國際海洋氣象觀測站,自此,我人民海軍開始進駐南沙。至今,已整整24年。

  24年來,一茬茬南沙守礁官兵克服常人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不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不管南沙形勢如何嚴峻,不管海空情況如何複雜,他們始終“釘”在那裏,守衛著祖國的主權和尊嚴。24年來,一茬茬南沙守礁官兵用青春、熱血甚至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諾言:把南沙交給我們,祖國請放心。

  既是普通士兵,也是“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

  在全軍諸多的邊海防守備部隊中,南沙守備部隊是比較敏感的部隊,稍有不慎,擦槍走火,便會給國家的政治外交大局帶來被動。有人開玩笑説,在南沙,即便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從某種意義上講既是“國防部長”,也是“外交部長”。

  “連睡覺時也睜著一隻眼睛。”不少守礁官兵這樣形容自己在礁上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狀態。除了安排正常值班外,許多官兵每晚睡覺前都要喝下一大杯水,目的就是讓自己多起夜,以加強警戒。

  西太平洋上不太平,南沙群島海域多有“不速之客”。守礁官兵幾乎都遇到過敵方的飛機在我礁堡上空盤旋偵察、偵察漁船經常在我礁盤外海域遊弋的情況。

  一次,某國飛機飛抵永暑礁進行偵察活動,擔負雷達值班的分隊長張琪從雷達上的亮點變化判明飛機飛行的意圖後,立即報告領導。礁上戰鬥警報響起,不到1分鐘,全體官兵進入戰位,各種防空武器同時瞄準目標,隨著3顆紅色信號彈升空,某國偵察機倉皇轉彎逃離。

  東門礁礁長劉洪波記得,有一次,某國一艘武裝漁船突然闖入東門礁警戒海域,官兵們按照上級部署,組織炮火對空射擊示警,但對方置之不理。忍無可忍的官兵立即掉轉炮口,炮彈呼嘯著掠過敵船上空,嚇得他們掉頭就跑。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守礁官兵們都想真刀真槍地幹一次,但是為了顧全大局,官兵們都保持著理性和冷靜,果斷、及時、正確地處理海空情況。官兵們説:“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

  在後方駐地建模擬礁堡提高實戰化水平,訓練模式由“守備部隊”向“陸戰部隊”轉型

  南沙的守礁官兵知道,光有一腔報國熱血還不夠,只有練就剋敵制勝的過硬本領,才能把一座座礁堡鍛造成堅不可摧的鋼鐵堡壘。

  “後方苦練打基礎,前方精煉強綜合。”南沙守備部隊部隊長劉堂提出了島礁訓練新思路。

  在後方營區,守備部隊按照“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高標準、高強度、大運動量”的要求,狠抓官兵基礎體能訓練。

  為提高島礁實戰化水平,守備部隊結合守礁實際,在後方駐地修建起模擬礁堡,各守備連輪流進駐模擬礁堡,戰備執勤、學習訓練、工作生活均參照前方島礁模式執行。

  根據島礁作戰特點,他們還抽調精兵強將,組建“特訓隊”,提出訓練模式由“守備部隊”向“陸戰部隊”轉型。有針對性地開展擒拿格鬥、攀爬訓練、射擊、偵察與反偵察、臨檢拿捕等特戰技能訓練,部隊“以特製特”的作戰思想逐漸形成。

  此外,守備部隊還針對高技術條件下島礁攻防作戰特點,在全體守礁官兵中強化“一專多能、一兵多用”訓練。如今,守礁官兵每人都能熟練掌握7種以上武器的應用,掌握3套軍體拳和警擒拳、捕俘拳、匕首操等,400米障礙、5公里武裝越野、3000米武裝泅渡,人人都能合格達標。

  一系列行動,使南沙守備部隊的訓練管理日趨正規,部隊戰鬥力水平明顯提高。

  高新裝備落戶南沙,戰備執勤效率大大提高

  在南沙守備部隊軍史館裏,有一座守礁官兵矗立在齊腰深的海水中守衛南沙主權碑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官兵們泡在海水中守衛南沙主權的身影已成為歷史。隨著各種高新裝備相繼列裝南沙,守礁官兵足不出戶,礁盤周邊海空情況便能一覽無余。

  談起近年來南沙裝備的更新換代,永暑礁守備隊四級軍士長、槍炮班長常青感慨萬千。

  1997年12月,還是新兵的他第一次去南沙守礁,晚上班長帶他站崗時,除了帶的武器外,手中就一個手電筒。茫茫大海,漆黑一片,礁盤周邊的海空情況全憑目力觀測。擔驚受怕不説,要是碰上颳風下雨天,一班崗下來,常常淋得全身濕透。

  如今,各種現代化的監控裝備相繼落戶南沙礁盤,南沙站崗值勤邁入信息化時代。寬敞舒適的值班室裏,官兵們通過監控系統屏幕,就能將礁盤周邊的海空情況瞭如指掌。即使是漆黑的夜晚,通過先進設備也可使礁堡四週的景象一目了然。當發現不明海上目標時,官兵們也能準確測出目標方位和距離,大大提高了戰備執勤效率。

  這些年來,守礁官兵總是驚喜不斷。氣象工程師劉元兵現在的工作變得可輕鬆了,負責氣象數據收集的他,如今依託礁上自動氣象監測站,不用出門,就可以掌握到精確的風向、濕度、氣溫等氣象數據。它還可直接通過衛星,將自動生成的數據傳送至後方。

  這是幾年前根本無法想象的事。那時,不論颳風下雨,劉元兵每天都得手持風向標爬到樓頂,在風雨中測取數據。遇到颱風天,還得請戰友幫忙把身體與固定物綁在一起,再慢慢爬上樓頂,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任務。

  第一代南沙守礁人——專業標分隊工程師羅青松對南沙島礁上裝備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深有感觸。

  過去,羅青松和戰友每隔幾個月,就必須對每一盞航標燈進行檢查,為航標燈更換電池。遇上大風浪,巡查航標燈幾乎就變成一次生死遊。

  如今,南沙所有航標燈不僅用上了太陽能LED燈,而且全部實現了智慧化。通過衛星實施全時監控,在後方大陸終端,就能隨時看到前方航標燈的狀態,還能實現遠程遙控開關。

  永暑專業隊雷達分隊分隊長張琪在南沙守備部隊工作了17個年頭,他目睹了雷達裝備的變遷:從最初的半自動化到現在的全自動智慧化,從最初的故障百齣到現在的智慧修復。如今,南沙的“千里眼”看得更遠、更準了。

  地方大學生幹部、通信參謀楊昊宇談起南沙通信裝備的變化,更是滿臉自豪:短短5年來,南沙通信裝備有了質的改變,南沙和大陸之間聯絡得更加緊密,南沙島礁已徹底告別了“信息孤礁”的歷史。

  南沙守備部隊有個學術論壇,幹部、士官守礁3個月每人至少要交一篇論文。守礁官兵用文章交流、爭論、思索,也抒發著自己對南沙的夢想。

  “我們願作開發南沙的拓荒牛!”華陽礁礁長張衛説,“我們所有吃的、穿的、用的,全靠大陸用船運過來,國家每年為此就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我們盼望南沙82.3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能夠儘快為祖國和人民造福。”

  士官劉書勇説,希望我們礁盤的綜合保障能力再提高一些,作戰裝備再先進一些,這樣才能有更強大的威懾力。

  士官李金錘説,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希望能夠早日開發南沙旅遊資源,讓更多的人領略南沙的美麗。

  士官劉增華的夢想最浪漫:我希望將來有一天,南沙的礁盤像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那樣,遊人如織,桅桿林立。上面有商店、有學校、有讓人流連忘返的海洋公園、有徹夜不熄的萬家燈火。周圍的海面上,我們的漁民披著夕陽滿載而歸,我們的石油工人喊著號子為祖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

  劉增華的夢想贏得戰友們一片歡呼。歡呼聲表明,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夢。

熱詞:

  • 南沙島礁
  • 華陽礁
  • 高技術條件
  • 實戰化
  • 訓練模式
  • 訓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