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俄專家稱中國核戰能力有限易遭美國毀滅性打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中國二炮部隊發射井式新型戰略導彈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週刊2月17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長謝爾蓋-羅戈夫在撰文分析俄美能否避免新一輪對抗時指出,現在美國最為擔心的是21世紀的主要對手中國,而不再是俄羅斯。儘管中國軍事實力持續增強,但是美國全力打造的導彈防禦網現在就已經對中國核力量構成了直接而現實的威脅。

  超級大國美夢破滅

  羅戈夫認為,現在美國已經陷入涉及各個生活領域的全面危機。2008-2009年“大蕭條”的後果尚未消除,鉅額國債負擔仍舊居高不下,民眾對基本制度的信任度降至冰點,政治精英階層嚴重分裂,民主和共和兩黨激烈爭執,致使國債繼續增加,國家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美國企圖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夢破滅。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使美軍長時間過度緊張,奧巴馬政府被迫決定撤軍,儘量減少軍事冒險失敗的後果。與此同時,世界秩序正在由單極向多極轉變。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中承認,美國必須與之合作的世界新力量中心在持續增加,既有全球力量中心,如中國、印度、俄羅斯。也有地區力量中心,如巴西、印尼、南非、沙特、尼日利亞等。雖然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不再是世界頭號強國,但至少表明,美國與其他大國的差距正在縮小。

  把中國當作主要對手

  俄專家指出,現在中美關係已經走到了國際關係體系的前臺,中國已被美國當作21世紀的主要對手。2011年在22個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16個國家的多數受訪者認為,中國已經超過或很快就將超過美國,成為新興的世界超級大國,其中72%的法國人、67%的西班牙人、65%的英國人、61%的德國人、63%的中國人和45%的俄羅斯人持這種觀點。現在,中國的工業産值、投資、能源需求、商品出口、貨幣儲備都已躍居世界第一,在國內生産總值、科研和國防支出方面位居世界第二。專家預測稱,如果現在的發展趨勢得以保持,那麼2015年後中國在這些關鍵指標上也將超過美國,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購買力、匯率和資本市場。

  羅戈夫表示,英國《經濟學家》雜誌預測稱,到2025年中國的軍事支出也將超過美國。龐大的經濟基礎使中國有能力實現本國軍隊的全面現代化。現在中國不僅能夠保護本國領土,還能發展遠洋艦隊,具備遠程兵力投送能力。中國在太平洋的防線已經不再局限于所謂的第一島鏈(日本━台灣━菲律賓),而是突破延伸到了第二島鏈(關島)。中國還在積極利用本國海軍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在對本國需要的石油和其他原料運輸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南海和印度洋水域。中國海軍擔負起了打擊海盜、保駕護航的任務,已經向阿拉伯海護送了4200艘船隻。另外還積極參與從熱點地區大規模疏散中國公民的行動,2006-2010年間從黎巴嫩、乍得、海地、多哥、所羅門群島和其他幾國撤僑6000人,2011年從埃及、利比亞和日本撤僑4.8萬人。

  俄專家指出,與此同時,近年來中美經濟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局面,在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條件下表現得更為直觀。兩國貿易額達到4400億美元,中國不僅成為美國的主要商品供應國,還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現在奧巴馬政府呼籲中國與美國合作,承擔維護世界經濟和財政體系穩定的部分責任。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強調,務實有效的中美關係是應對21世紀主要挑戰所必需的。但是,中美之間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美國指責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煽動台獨、藏獨、疆獨勢力。另外,美國保護主義情緒明顯抬頭,不斷無理要求人民幣大幅貶值。經濟上的互相依賴迫使中美不斷妥協,但是美國既不願放棄謀求世界霸主地位,又不願承認中國為平等夥伴。

  美國擔心中國軍力增強

  羅戈夫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限制美國介入東太平洋,阻止美國霸佔太空和信息空間的能力不斷提高,令五角大樓日益擔憂。況且,中國還是唯一公開地全面增強核導力量的核大國。美國專家界一致認為必須遏制中國,傳統基金會和企業研究所建議美國與日本、印度結盟,聯合製華。新美國自由基金會建議在此方面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

  奧巴馬政府通過的一系列軍事安全文件都特別重視中國。美國對中國軍事實力的迅速增強公開表示憂慮。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公然鼓吹“中國威脅論”,指責中國阻礙美軍自由介入某些地區。這些指責通常是指中國不斷增強軍事力量,努力阻止美國海軍進入中國沿海,介入臺海問題。不久前,奧巴馬政府公開宣佈準備軍事重返亞太,確保介入這些地區。此舉不僅勢必會導致中美軍事對抗升級,而且還會關係到地區反導系統建設問題。美國正在全力打造亞太反導體系,確保消除中國數百枚導彈的威脅。

  俄專家指出,今年1月5日五角大樓宣佈,美軍戰略重心必將向亞太地區轉移。在美軍兵力部署的地區優先方向上,中東現已退居第二位,歐洲第三。五角大樓決定削減駐歐美軍4個陸軍旅中的2個,同時大力加強美軍在太平洋的戰鬥群,計劃在澳大利亞新建軍事基地,部署海軍陸戰隊部隊。而且,五角大樓在官方文件中首次把中國與伊朗並列為必須遏制的主要威脅,要求美國應當增強相應的兵力部署,保持地區兵力投送能力,確保遏制潛在對手,阻止他們實現自己的目標。美國聲稱,潛在對手對美國的軍事介入和行動自由構成了威脅,他們將會使用各種非對稱手段對抗美國,破壞美國的作戰計劃,包括電子戰和網絡信息戰手段、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新型防空兵器、水雷和其他方法。像中國和伊朗這樣的國家,今後將會繼續運用非對稱手段,阻撓美國的兵力投送。因此,美軍必須進行必要的投入,確保針對這些對手的有效行動能力,發展潛艇、反潛設備、新一代隱形轟炸機和反導系統,增強太空實力。

  美國反導系統威脅中國核實力

  羅戈夫認為,美國現在積極建設的反導系統,無論是在本土,還是歐洲和亞洲,都已經對中國核力量構成了直接而現實的威脅。根據專家估測,中國現在僅有180-200枚核彈頭,其中只有40-50枚能夠打到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太平洋沿岸各州)。另外,中國缺少戰略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因而本國核力量非常容易遭到美國先發制人的毀滅性打擊。儘管中國還有上百枚中程導彈,但不會對美國構成太大威脅。現在美國潛艇部隊的主力戰鬥群主要部署在太平洋,而不是美蘇冷戰時對抗激烈的大西洋。美軍在太平洋班戈基地部署有8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其中6艘已戰役展開,共有192枚潛射彈道導彈,其中156枚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美軍在大西洋國王灣基地只有6艘核潛艇,其中4艘已戰役展開,共有144枚潛射彈道導彈,其中96枚隨時都能發射。也就是説,美國大約有130枚潛射彈道導彈,攜帶500多枚核彈頭,隨時能在10-15分鐘內落到中國境內,對中國核導設施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在此情況下,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30枚)和加利福尼亞(6枚)的戰略攔截導彈完全能夠攔截中國殘余的幾枚核彈頭。至於中國發射的中短程導彈,完全可以使用出口到日本、韓國、台灣的“愛國者PAC-3”導彈系統以及海基“標準-2”、“標準-3”反導系統攔截。而在2010年,美軍21艘“宙斯盾”級反導戰艦中的18艘就已經部署到了太平洋。

  俄專家指出,可以説,中美確保互相摧毀的力量對比局勢實際上已經不再停留在核導領域,而是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在經濟危機影響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白宮2月13日向國會提交的2013財年聯邦預算草案要求增加經濟基礎設施改建資金4760億美元,增加聯邦預算赤字到1.3萬億美元,同時準備大幅削減軍事支出。國防部長帕內塔宣佈,今後10年美軍支出將削減4870億美元。而自1999年起,美國軍費支出已經連續12年增加。2011財年達到了7130億美元,2012財年略減至6750億美元。2013財年計劃削減到6250億美元,如果不算阿富汗戰爭所需的880億美元,五角大樓的預算支出應當為5250億美元。

  雖然美軍的武器裝備研發和採購費用將削減到1790億美元,同比下降12%。但是五角大樓仍然準備繼續採購最新型武器裝備。美軍計劃斥資476億美元採購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包括29架F-35、26架F-18、43架無人機、21架V-22“魚鷹”飛機。計劃採購196枚“戰斧”巡航導彈和D-5潛射彈道導彈。準備投入226億美元,建造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2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4艘瀕海戰鬥艦和1艘航母。

  俄專家指出,美軍在反導項目建設上更是不遺餘力,2013財年計劃撥款97億美元繼續打造反導盾牌。其中13億美元用於採購29枚“標準-3 Block 1B”攔截導彈,生産另外24枚同型導彈。9.03億美元用於採購波音公司生産的戰略反導系統。7.77億美元用於戰區反導系統建設,7.63億美元用於採購84枚“愛國者PAC-3”攔截導彈,4.01億美元用於美國、和意大利、德國聯合打造的中程增程防空系統。而在五角大樓80億美元的太空項目撥款中,將有9.5億美元用在監視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的反導衛星上。現在,反導項目支出約佔五角大樓總體預算的1.5%,約佔所有新武器和軍事裝備研發和採購費用的5.5%,可見美國極其重視導彈防禦問題,即便是在大幅削減軍費的情況下,也在盡可能地加大反導投入。(編譯:林海)

熱詞:

  • 中國二炮
  • 中國的軍事實力
  • 俄專家
  • 戰略導彈核潛艇
  • 瀕海戰鬥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