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海軍“藍網工程”落戶南沙西沙 豐富文化生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7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島礁文化、高山文化、陸戰文化;威風鑼鼓隊、百人合唱團、文藝演出隊……撲面而來的文化新元素,宛如一張張鮮亮的軍營文化名片,傳遞著時代的氣息,映照著士兵的笑臉。沐浴著椰風海韻,置身於南海艦隊座座軍營,記者切身感受到了他們大力發展軍營文化的堅強決心,以及用強有力的文化建設,讓官兵胸懷遠大理想、堅定政治立場、勇擔使命重任,催生強大戰鬥力的喜人景象。

  搶險救災、遠洋護航、海上礪劍,在一次次多樣化軍事任務中,他們用軍營文化吹響“衝鋒號角”

  軍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南海艦隊領導反復強調:“軍營文化必須孕育戰鬥精神,凝聚兵心士氣,使之為部隊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理想支撐。”

  近年來,他們著眼使命任務繁重的實際,緊緊圍繞強化官兵“忠誠、使命、奉獻、榮譽”觀念,持續開展“崇尚榮譽、創先爭優”活動,激勵官兵立足崗位爭第一、扛紅旗、創佳績;大力弘揚萬山海戰、“八六”海戰、“西沙精神”、“南沙精神”、“護航精神”等獨有團隊精神,以及麥賢得、龔允衝、陳昌鋒等英模事跡,印成小冊子、編成情景劇、搬上大舞臺,譜寫“南海艦隊組歌”,組織“感動南海”人物評選,激勵官兵熱愛南海、建功南海,始終以文化凝聚兵心士氣,激發戰鬥精神。

  置身於南海艦隊所屬部隊營區,處處都能感受到濃厚的軍營文化氛圍。 “挺進深藍”、“礪劍”、“忠誠”等文化景觀石,“丟掉幻想、準備打仗”、“履行神聖使命,磨礪海上利劍”等標語燈箱,“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島礁共存亡”的礁聯,濃郁的戰鬥氛圍激人奮進;搏擊風浪的水手和眾志成城的南沙衛士雕塑,昔日海戰輝煌戰例和今朝軍營和諧發展的浮雕文化墻,時刻發揮著激發訓練熱情,激勵戰鬥精神的功能。

  哪有踏波蹈浪的威武戰艦,哪就有喜聞樂見、凝聚軍心的文化活動。前不久,一場實戰背景下的海上演練對抗正酣,險象環生,官兵心理壓力不斷增大。海上政工文化小組上戰位、下艙室,靠前服務,使“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口號,變為官兵的莊嚴承諾和自覺行動,催生出無堅不摧的精神動力。大家説:“演練成功,文化工作功不可沒,它是官兵思想情緒的調節器,精神鬥志的興奮劑,戰鬥力的倍增器。”

  用文化淬煉時代精神,點燃戰鬥激情。近年來,南海艦隊各部隊紛紛把軍營文化活動滲透到執行重大任務中,滲透到官兵意志品質訓練中,用軍營文化“軟實力”創造出“硬戰力”。“向國旗宣誓”、“投放主權碑”、“向祖國告別”、“越洋傳情”、“大洋劇場展播”……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活動,貫穿在遠海訓練、出國訪問、遠洋護航、參加重大演練演習等任務中,既活躍了軍營氛圍,又鼓舞了官兵士氣。

  一支向先進文化高地揮旗奮進的無敵之師,必定是一支高舉精神火炬戰功卓著的雄師勁旅。近年來,南海艦隊先後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演習演練任務和抗震救災、遠洋護航、奧運安保、國慶閱兵等10多項多樣化軍事任務,次次圓滿順利。

  沙灘競技、甲板健身、龍宮賽詩,在一陣陣歡歌笑語中,他們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南海組歌”

  南海艦隊地處沿海開放特區,五大兵種齊全,西沙、南沙群島相嵌其間,椰風海韻,碧水銀灘,形成了獨特旖旎的南海風情。面對駐地文化的多元性,艦隊黨委根據官兵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以“南海情”、“南海魂”、“南海頌”為主題,精心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文化艦隊”。

  記者在陸戰旅駐訓點沙灘運動會上,有幸目睹了“陸戰文化”的別樣風采。長達千余米的沙灘被官兵們劃分成了若干個“賽場”,沙灘雕塑、沙灘健美、沙灘摔跤、沙灘馬拉松等成了官兵的競技項目。“沙灘筆會”現場,官兵們以沙灘為紙、沙石為筆,用飽蘸情感的手,盡情揮灑著青春的智慧和豪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雖然航行在世界大洋上,但南海艦隊護航官兵們並不寂寞。“週末影院”、“休閒音樂吧”、“水兵書屋”、“藍盾TV”、“護航電子雜誌”、“鐵人五項”、“藍盾大講堂”,以及各種棋類、網絡遊戲等成為官兵自由消遣的地方,各艦還結合官兵的興趣愛好,成立了“護航春秋筆會”、“大洋攝影協會”、“健身俱樂部”、“深藍文學社”等各種組織,打造了一個亞丁灣上的“文化嘉年華”。

  “只有把寓教于樂和提高官兵思想覺悟以及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作為基點,才能打造出充滿兵味、海味、軍味,具有軍營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士兵特色為一體的南海特色文化。”南海艦隊政治部主任王華勇告訴記者:“把握住軍營文化特點規律,就能提高軍營文化的自覺,就能增強軍營文化自信,實現軍營文化的大繁榮。”

  西沙群島海水清澈,天空碧藍,素有“南海明珠”的美譽。西沙某水警區充分利用椰林、沙灘、貝殼等獨特資源,精心打造出“西沙韻、西沙情、西沙魂”系列特色文化活動,讓文化西沙、品味西沙、精神西沙扮亮小島俏麗的容顏,不斷昇華官兵對崗位、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南沙,遠離祖國大陸。寂寞的守礁生涯,形成了以“徵聯、唱歌、辦報、建園”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礁堡文化”。守礁官兵,將礁歌由“唱”向“演”拓展,礁花由“花”向“園”擴充,礁聯由“聯”向“詩”延伸,讓枯燥乏味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南海艦隊特色文化如同世界名著,每讀一遍一個深意,每看一遍一層理解,以它經典特有的蘊涵豐富著軍營文化,滋潤著官兵的心田,築牢了官兵的思想堡壘。

  椰林海畔、叢林高山、孤島礁盤,在一座座軍營哨所中,他們精心烹飪怡情益智的“文化盛宴”

  培育人和娛樂人,是文化的兩大功能。近年來,艦隊充分發揮軍營文化的育人作用,以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活動,最大限度地豐富“教”的娛樂形式,建設學習場所,使官兵在愉悅身心中獲得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水下尖兵大講堂”、“週末育才學校”、“水兵黨校”、“碼頭夜校”,以及依託政工網和“藍網工程”,建設覆蓋艦連、聯通島礁的遠程教育網絡;成系列開展書畫攝影展覽、影視音樂賞析、動漫DV創作等藝術活動,掀起建設“學習型軍營”的熱潮。

  把網絡打造成學習娛樂的新天地。在某驅逐艦支隊,記者隨手點開了“南海艦隊政工網”,海量的學習信息迎面襲來。“遠程教育”、“知識講座”、“音樂空間”、“法律在線”等30個主流板塊,網絡遊戲、聊天室等105個子欄目,政工資料、實用技術、專業知識等25個網上“信息資料庫”,300多部分門別類的電影,構成了集學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信息平臺。

  讓一線官兵當主角,把中心任務搬上寓教于樂的文化舞臺,讓官兵開放思維,增長才幹。一道道軍事搶答題通過投影在大銀屏上打出,參加挑戰的官兵紛紛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爭先恐後搶答題目。在某水警區,每月舉辦一期,以“建功於南海,成才在西沙”為主題的“軍營百科知識大挑戰”活動正在激烈進行,這樣的活動使許多官兵從牌桌上走到了圖書室,從迷戀遊戲到迷戀書本。

  走進某陸戰旅海訓場,記者就被張貼在官兵宿營帳篷上的《某新型步戰車武器系統解析》知識講座海報所吸引。這是該旅創辦的以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作為主要內容的“沙灘文化夜校”,以適應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和信息化戰爭的需要,培育高智慧高素質,拉得出打得贏的現代陸戰隊員。

  注重群眾性寓“教”,又不乏高雅藝術陶“情”。在某航空兵師,“英語沙龍”、經典音樂賞析、名畫名著欣賞等活動已經融入官兵生活。每逢節假日,他們都要組織書法比賽、演講比賽、吟詩作畫賽,讓官兵在藝術鑒賞中陶冶情懷,提高文化品位。

  “現代社會知識不是成幾何倍數增長,而是如核裂變似的更新……”走進某潛艇支隊禮堂,一場題為《增強本領恐慌,立足崗位成才》的講座,在該支隊“水下尖兵大講堂”裏開講,讓官兵主動登臺講課的同時,增長知識,接受教育。

  一路走來,記者看到艦隊各部隊和諧的軍營文化環境,處處展現著軍營特有的人文表情,凝聚著集體的記憶和軍旅感動瞬間。393間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學習室,25個多功能大型水兵俱樂部,大型軍港規劃試點文化協作區,為官兵提供了一流的學習娛樂場所;充滿文化氣息的燈箱標語、主題雕塑等鑲嵌在座座軍營;大氣厚重、軍味盎然的各類文化廣場、藝術長廊,成為生動的課堂、鮮活的教材。

  時尚娛樂、網絡互動、遠程教育, 在一次次創新實踐中,他們為官兵文化需求打上“時代烙印”

  隨著“80後”“90後”官兵成為部隊建設的主體,以及官兵對文化需求的變化,如何緊扣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打造新鮮超前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軍營文化活動形式?近年來,南海艦隊不斷綜合考慮未來文化建設發展的趨勢和條件,努力用合著時尚節拍的畫筆,描繪軍營文化建設的新前景,回復官兵對軍營文化的新期待。

  當網絡、數碼、手機等新事物伴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風潛入營”之後,時尚已不再是軍營隔岸的風景。

  走進某潛艇支隊網絡室,記者看到,60多臺純平電腦整齊排列,戰士肖鑫鑫正在埋頭寫著“微博”;“全速前進”、“魚雷攻擊”、“發射深水炸彈”……二級士官白志健正在和幾位戰友玩著一款水面艦艇與潛艇攻防的網絡遊戲,激戰正酣,而戰士蕭海南和王劍正在認真地查閱著復習資料,他們倆準備明年報考軍校。

  早就聽説艦艇部隊流行“聽書”。來到某驅逐艦支隊記者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在該支隊各艦都開設了“語音圖書室”,裏面有數千小時容量的音樂、相聲、小品、小説、評書、知識講座等內容供大家下載,官兵們在艙室裏戴上MP3就能博覽群書。

  創新的文化手段,有效排解了漫漫護航路上官兵的孤寂。在某護航艦上,記者看到,6個電腦學習室科學分佈在全艦6個艙室,90多臺電腦每天定時開放,供官兵們學習娛樂使用,遊戲競技比賽、護航博文等競賽活動,既滿足了電腦“發燒友”的娛樂慾望,又激發了官兵們的創作潛能。

  更讓記者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數字電視、海軍“藍網工程”、八一遠程教育中心相繼落戶南沙、西沙礁盤,官兵足不出戶就能看最新的電影、聽最流行的音樂、玩最時尚的遊戲。一座座數字礁堡矗立在南海之上,一所所“礁堡大學”成為官兵成才的樂園。

  飽含時尚元素,緊跟時代潮流而動的文化活動,成為艦隊官兵業餘文化生活的“美味大餐”,滿足了官兵內心的精神文化新需求。(高毅 曹海華)

熱詞:

  • 遊戲競技
  • 航空兵師
  • 萬山海戰
  • 海軍
  • 軍營文化
  • 主流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