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廣州軍區防空旅整合三代裝備 打擊準確率超90%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1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該旅演練中發射導彈瞬間。劉先軍攝

  鄒國賢 石斌欣

  編者按:在新老裝備並存的情況下,如何攥指成拳,是各部隊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不可回避的課題。廣州軍區某防空旅的探索實踐啟示我們: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體系作戰能力,必須善於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技術代差,將新老裝備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互聯互通,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體系作戰效能。

  “年齡”相差二三十歲,射程遠近不一,性能各不相同,差異如此之大的“老中青”三代裝備同臺“演出”,卻獻上了一部精彩的防空“好戲”——在同一個指揮控制平臺調度下,新老裝備各展優勢,一體聯動,共同在藍天織就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讓來犯的數架“敵機”淩空開花。

  這是8月下旬廣州軍區某防空旅進行實彈防空演練中的精彩一幕。演練現場,旅長江明輝對記者説,旅裏通過信息無縫鏈結,構成統一指揮控制的新型防空作戰體系,“三代”新老裝備實現了信息兼容和優勢互補,使空情預警範圍成倍擴大,整體作戰效能和射擊精度實現躍升,作戰反應時間大大縮短。

  據悉,這個旅原有兩種主戰裝備是上世紀80年代配發的,加上最新列裝的某新型導彈,形成“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局面。提高體系作戰能力,必須突破三代主戰裝備自成體系、互不兼容的“瓶頸”。他們聯合有關科研單位和院校組織攻關小組,通過技術嫁接、接口改造、信息嵌入等方式,對不同口徑的高炮和某型導彈進行信息化改造,自行研製出“防空兵空情預警指揮系統”,破解了新老裝備互不聯通、戰場空情態勢無法共享等難題,使情報指揮系統、偵察預警系統、火力火控系統間實現互聯互通,構建起信息暢通、資源共享的指揮體系。

  記者在演練指揮中心看到:熒屏閃爍,某新型地空導彈發揮制導雷達探測精度高的優勢,彌補了某型高炮目標探測設備的盲區,某型高炮發揮預警距離遠的長處,彌補了某新型地空導彈預警時間短的弱勢,新老裝備攜手讓整個戰場態勢清晰可見。此刻,“敵”機詭譎撲來,對空觀察系統迅速顯示和實時更新跟蹤數據。“全群注意,導彈射擊!高炮射擊!”頃刻間硝煙四起,炮彈如雨、導彈似箭,交織成一道密集的“天網”。

  據悉,該防空旅近年來多次參加陸空對抗演練,發現空襲目標概率達95%、打擊目標準確率超過90%,使新老裝備初步實現整體抗擊一體化。

責任編輯:王騰

熱詞:

  • 裝備
  • 高炮射擊
  • 作戰反應
  • 制導雷達